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1临床病例女性患者,20岁,汉族,未婚,主因发热12 d,胸闷气短5 d入院。入院前因受凉后出现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40.0℃,伴寒战,四肢肌肉酸痛,咳嗽。曾就诊我院发热门诊,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前5 d,患者出现腹泻,黑便,门诊查便常规潜血阳性,患者咳嗽加重,胸闷气短,活  相似文献   

2.
病例简介 患者,女,26岁,主因“间断发热9个月”入院。患者9个月前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畏寒、寒战,偶伴全身肌肉酸痛,偶有上腹胀。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关节痛,无心悸、憋气等。发热可在1日内间断2~4小时反复达峰,或数月发作1次。不规律反复使用青霉类、头孢类等抗菌药物治疗(疗程最长12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段某,男,45岁,农民,住院号47211持续发热五十余天于1984年6月21日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五十天起感到全身不适、中等度发热,无畏寒、寒战,伴多汗、无盗汗,曾用青霉素、退热剂治疗无效。约二十天后体温渐升至39~40℃,仍多汗,并感乏力、体重减轻,胃纳逐减。起病以来,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咽痛及咯血,无腹痛及关节肌肉酸痛,亦无皮疹及出血现象,大小便如常。在院外曾用氨苄青霉素及麦迪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胸闷、气短半年,加重20 d"于2018年5月2日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可耐受一般体力活动,无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发热、乏力、消瘦,无皮疹、眼干、口干、关节肌肉痛等症状。20 d前胸闷、气短进行性加重,无其他明显不适。遂就诊于当地医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现将我院所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 女,40岁。因畏寒、咽痛8天,全身皮疹3天,于2002年12月23日入我院。患者于8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伴畏寒、咽痛、发热,未治,渐加重,起病4天后到外院就诊,以“感冒”给予头孢噻肟钠静滴及感  相似文献   

6.
<正>患儿,男,7个月。因发热1周,全身皮疹,伴咳嗽,气喘3 d人院。患儿于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7℃,家长自行予口服头孢氨苄,双黄莲,百服宁3 d后热退。出现全身皮疹,先耳后渐波及全身,同时出现咳嗽,咳痰,有痰不易咳出,气喘,口服药物症状无缓解,遂就诊于我院。查体:  相似文献   

7.
张伟  周平 《世界感染杂志》2004,4(5):464-464
男性,36a。因间断畏寒、高热15d,于2003年9月15日入院。病人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畏寒、高热发作。病初隔天一次下午出现畏寒、高热,体温在39.500℃,发病d4~5后,持续每天发热,午后明显,同时伴有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热退时伴有大汗。病后无咳嗽、咳痰、胸闷、心悸、气短、腹痛、腹泻等。在门诊予以抗炎和对症治疗十余天,无明显疗效。以不明原因发热收住院进一步诊治。平素体健,无其他病史记录。入院时查体:T39℃、R24次/min、P102次/min、Bp120/75mmHg,一般状态尚可,皮肤、眼结膜轻度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和扁桃腺未见充血红肿,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发热、间断鼻衄、血痰2月余,气短、全身皮疹1月于2004年2月24日入我院。患者于2003年12月底,轻触鼻腔出现鼻衄,填塞后停止。同时感发热及四肢大关节痛,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明显规律,偶有寒战高热。于2004年1月上旬饮酒后再次出现鼻衄,伴咳嗽、咯痰带血,体温达39℃以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农民。因发热、全身关节及下肢肌肉疼痛和反复出皮疹40余天,于1982年8月11日入院。患者1982年7月初,无明显原因出现畏寒继而高热,体温达40℃,夜间汗出热退。全身大关节疼痛,尤以膝关节,严重时红肿伴肌肉酸痛。热度升高时,下肢皮肤见皮疹,时发时愈。当地医院拟诊:败血症、关节炎,曾用多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无明显效果。既往史:否认结核史和关节炎病史。 体检:T37.8℃,P94次,R22次,BP120/60。神清、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一),肝脾无肿大。四  相似文献   

10.
王国春  卢昕  马丽  罗杰  吴东海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59-2862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乏力,气短4个月,发热和关节痛1个月余”于2001年11月26日收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外出旅游后出现乏力,活动后气短,休息后可缓解,未作治疗。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5℃,乏力气短加重,伴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疼痛。发病以来患者无皮疹、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无口干和眼干等症状。既往史:40年前曾患肺结核;6年前患冠心病;无肝炎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10·6kPa,发育正常,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11.
例1 女,34岁,工人。因发热,皮疹,关节痛6个月,于1981年4月及8月两次住院。发热呈间歇热型,每日午后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次晨降至正常。全身多关节疼痛而无红肿。反复出现全身性皮疹,初为风团样,后为点状红色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尤以四肢、胸背及面颈部为著,瘙痒明显。另尚有咽痛、咳嗽、多汗及颈淋巴结肿大等。上述症征在发热时明显加重,热退减轻,病人虽长期发热但精神良好。化验:自细胞14.900~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6岁,因发热伴咳嗽1周于2008年1月4日于我院呼吸科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下午体温升高明显,最高39.7℃,无畏寒、寒战,有盗汗,伴咳嗽,为非刺激性轻咳,无痰,伴有全身肌肉酸痛,无全身骨痛,无口腔溃疡,无光过敏,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腰酸、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胸闷、心悸,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 患者女,67岁,因发热、气短、肌痛4个月,咳嗽咯痰半月于2008年1月22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伴气短,全身肌痛.自服抗生素无效.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2岁,因发热全身皮疹十三天,以发烧待查于1979年9月8日入院。患儿因癫痫病于79年8月17日开始服用苯妥英钠0.1克,一日三次,服用10天后开始发热37~38℃之间,2~3天后持续高烧40℃,伴有头痛、周身不适,寒战,但精神好,无咳嗽流涕等症状。在发热同时全身出现密集的玫瑰色充血性皮疹,皮疹时隐时现、痒甚。既往有四环素、土霉素过敏史、发病后曾服用清热解表解毒凉血中药,因高烧不退皮疹加重住院治疗。在门诊检查:白细胞5700,中性60%,酸性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2岁。乏力40余天,发热伴气短20余天于2011年6月29日入院就诊。患者缘于40余天前喷洒“氧化乐果”农药后出现周身乏力,伴食欲不振及头痛。当时无发热、头晕、胸闷、气短,无视物模糊及意识不清,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大汗及肌束颤动,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口服中药及西药(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但病情进展不明显。于入院前20余天出现发热,体温38.0~384℃,自行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不能持续,6~8h后体温再次升高,波动于38.0~389℃之间,发热以夜间为主,多伴有发冷、头痛,自觉膝关节及肌肉酸痛,发热无寒战。同时患者逐渐出现气短,表现为呼吸费力,伴有轻度咳嗽、咳痰,痰为白黏痰,量少不易咳出,无咯血、胸痛、心悸,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肺CT检查后诊断为“肺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仍有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42.0℃,伴寒战、气短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男,24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皮肤巩膜黄染1周,加重半天于1990年9月2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下田劳动3天后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体温39℃。病后第2天出现尿黄,如浓茶样,皮肤巩膜发黄,伴轻度咳嗽,偶咳出少量血丝痰。入院前1天在当地乡卫生院诊治,诊断不明,给予输液、肌注青霉素钠80万u。当晚畏寒、发热加重,严重乏力、全身酸痛,尤以腰肌及腓肠肌疼痛最为突出,不能行走,伴明显头晕、眼花、出冷汗、尿少而急诊入院。体格检查:T36.7℃,R22次/min,P94次  相似文献   

17.
王奎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200-20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农民。因发热、咳嗽2天,皮疹1天收住。2天前患者出现发热,未测体温,阵咳,咳中等量白黏痰,个体诊所给予口服“复方新诺明片”(共4片),效差。第2天出现躯于部皮疹,发痒。四肢肌肉酸痛,心悸,入院于2007年1月5日。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发热、咳嗽30多天,全身皮疹伴疼痛5 d。患者于2011年11月底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最高体温达39℃(腋温),伴寒战、头痛、四肢乏力,皮肤黏膜未见明显皮损。在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数为27×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72.3%,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2周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但发热缓解不明显。2011年12月底患者双手背、颈、躯干、四肢逐渐出现数个小米大红色皮疹,有轻度压痛,后来皮疹增大并明显隆起,部分损害表面呈水疱样,双手背皮疹触痛明显。患者平素体健,既往无类似病史,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家族成员中亦无同样病史。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三种由呼吸道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 麻疹 起病就发热,体温38℃~40℃,咳嗽、打喷嚏、眼睛发红、流泪、怕光,3~4天后在口腔颊粘膜处可见在红斑基础上的点状灰白色小疹子,称科氏斑,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随即出现皮疹,先从耳后,再到面颊,后全身四肢,一般经3天出齐,5~6天后皮疹渐退,全身症状减轻。病程约2周痊愈。但常因发生肺炎、脑炎、中耳炎等并发症而病情凶险。 风疹 起病发热不重,38℃左右,随即出皮疹,先面部,后全身,皮疹散在。常见  相似文献   

20.
<正> 患男,16岁。因间歇性发热、皮疹、关节疼痛8年入院。1990年出现发热、咳嗽,发热时胸、腹部出现充血性小米粒状皮疹,热退皮疹退;肝功异常;X片:右上肺阴影;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诊为肝豆状核变性。1月后症状消失。1993年、1997年上述症状复现,且出现多发性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