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目的 为简化丁酸氯维地平的合成步骤,优化合成路线,节约反应时间,降低工业成本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找文献,对丁酸氯维地平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结果 丁酸氯维地平合成中所需的中间体4-(2,3-二氯苯基)-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它是通过Hantzsch法来制备的,然后再对所得中间体的侧链进行改...  相似文献   

2.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报道了西尼地平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质谱中发现低丰度的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为m/z492.190 4(计算值:492.189 7).质谱检测到5个较强碎片离子峰(>12%)可以作为鉴定西尼地平的特征峰.其中3个对应于不含4-硝基苯基的离子:m/z 370(100%),254(42%)和196(17%).另外两个m/z 117(21%)和115(12%)来自酯基的裂解碎片离子.此外,位于m/z375(2%)和331(2%)的低丰度碎片峰也很重要,它们来自含有4-硝基苯基的离子.这一结果对西尼地平的快速鉴定和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对位酯)是合成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研究并探索其合成工艺非常重要。综述了以乙酰苯胺、对硝基氯苯等为起始原料合成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的工艺路线,指出了各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对每条工艺路线作出了客观评价。在对合成对位酯中间体酯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的发展前景:重视新路线的开发,采用清洁工艺和新技术,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加快染料中间体的发展速度,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异三尖杉酯碱是异三尖杉酯碱的同系物,根据生源学说,它亦可能存在于三尖杉属植物中并具有抗癌活性。为了给药理实验和测定结构参数提供样品,进而研究这一系列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实验参照合成异三尖杉酯碱的方法,以6—甲基—2—氧庚酰基三尖杉碱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顺利地合成了预期产物——高异三尖杉酯碱及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收率约30%。合成路线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5.
贝诺酯是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的酯化产物,是一种效果优良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广泛.在贝诺酯的合成工艺路线以及致力于经济、环保且高收率的工艺优化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查阅分析,对贝诺酯的合成工艺进行综述,对常用工艺路线的优化策略进行总结,并对各种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贝诺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开展孪药合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尖杉酯碱是高三尖杉酯碱的同系物。前文[本刊,(1)71(1980);科学通报,576(1980)]我们报道了高三尖杉酯碱的合成,实验证明该合成路线也适用于三尖杉酯碱的合成,从而提供了一条合成三尖杉酯碱的新路线,其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油为基本原料,经过酯交换、环氧化、季铵化一系列反应合成酯交换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它的物化性能,并与季铵型阳离子大豆油表面活性剂和广泛使用的CTAB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酯交换合成的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较显著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8.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异硫氰酸酯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条新路线合成了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异硫氰酸酯,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反应条件,收率为78.7%.产物通过核磁、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路线适合水溶性不好的物质异硫氰酸酯化,进一步拓宽了二硫化碳/重金属盐法在合成异硫氰酸酯中的应用范围.另外,这条路线的整个合成过程,在低于5℃条件下进行,适合合成一些带有活性基团的复杂异硫氰酸酯.  相似文献   

9.
呋喃甲酰-2-咪唑啉酮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类新型结构的拟除虫菊酯中间体的合成.其合成路线是以糠醛为起始原料,经过氧化、酰基化后得呋喃甲酰氯,后者再与2-咪唑啉酮反应得到呋喃甲酰-2-咪唑啉酮胺.  相似文献   

10.
异三尖杉酯碱1是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它的合成已有三条成功的路线,这些方法都是先合成关键中间体α—酮酰基三尖杉碱2,然后再进一步反应而得到异三尖杉酯碱及其立体异构体。为了探索异三尖杉酯碱侧链酸与三尖杉碱(ROH)直接酯化一步合成异三尖杉酯碱新合成法的可行性,寻找异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氯化铵(TB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AC)合成肉桂酸苄酯的方法,考察了各种催化剂的用量和时间对反应及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可将肉桂酸制成肉桂酰氯,再与苄醇反应制得肉桂酸苄酯,讨论了物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3-甲基环己-2-烯-1-酮(Seudenone)是云杉红翅小蠹的抑制信息素,3-甲基环己-2-烯-1-醇(±-Seudenol)却是一种聚集信息素.本合成利用乙酰乙酸乙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缩合、水解脱羧和区域选择性还原三步反应合成了两个所需产物.  相似文献   

13.
从易得原料芥酸(2)出发,通过酯化、还原、溴代反应得到溴代二十二碳烯(5),将5分别通过与乙酰乙酸乙酯和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中间体6和7,二者经成酸水解后脱羧均得到了具有药物活性的目标化合物(Z)-15-二十四碳烯酸,产物经甲酯化后通过GC-MS检测,其顺式结构比例大于90%.其结构经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以乙酰乙酸乙酯(1)为原料,以醋酸为反应介质,通过与亚硝酸钠的肟化反应得到化合物N-羟基亚胺乙酰乙酸乙酯(2),化合物2在缓冲的乙酸溶液中通过锌粉还原、与环己酮(3)加成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2-乙氧羰基-3-甲基-4,5-四亚甲基吡咯(4),反应的总收率为38.95%.而采用"一锅煮"合成方法制备化合物4可使反应的总收率达到49.76%.考察了在该反应体系的pH值为3.8~4.0时,其他一些反应条件对目标化合物4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锌粉与反应物1的摩尔比为2.9:1,反应温度为95~100 ℃.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用元素分析、IR、1H NMR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及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是有机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中利用乙醇钠催化乙酸乙酯,发生Claisen缩合来制备。本文对该合成实验进行了全面介绍,分析了金属钠取用、摇钠和减压蒸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催化剂使用方法和改变蒸馏方式等改进措施,提高了该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负载铬酸氢根的季铵盐树脂 ,研究了负载铬酸氢根的季铵盐树脂作为一种氧化醇为醛的氧化剂 ,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溶剂和不同的树脂与醇的投料比对苯甲醇的氧化作用 .在优化反应条件下 ,即以苯为溶剂 ,树脂与醇的摩尔比为 3.0 ,反应回流 12h ,产物苯甲醛产率达6 5 % .并考察了该种氧化剂对肉桂醇、环己醇、丙烯醇、丁醇的氧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铬酸氢根季铵盐树脂是一种氧化醇为醛或酮的有效选择性氧化剂 .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些年世界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新能源利用技术特别是太阳能的利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在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设计并制备出了多种电子供体和受体材料,用以改善光电转化效率。设计出一种可溶的富勒烯衍生物(受体材料)的简单合成路线,采用丙二酸亚异丙酯和十二醇为初始原料,通过二者的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丙二酸十二醇单酯,再与叔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了不对称的丙二酸双酯中间体,最后与富勒烯C60进行Bingel反应制备出含C60的富勒烯衍生物,该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已被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氢钠作催化剂,由苯甲醛、环己酮、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合生成3种缩醛(酮),系统地研究了醛(酮)与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是:乙二醇与醛(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5: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1%,反应时间为1.5h,在此反应条件下,缩醛(酮)的收率达66.3%~84.4%。  相似文献   

19.
Phenylglycine 1 as a representative of natural resourceful α-amino acid was modified by red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 to afford the amino alcohol as a chiral building block 3. A new chiral compound, the chiral building block/spiro-cyclopropane derivative containing four stereogenic centers, compound 7, has been obtained in 52% yield with de⩾98% via the tandem double Michael addition/internal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 of 5-l-menthyloxy-3-bromo-2-(5H)-furanone 4 with the nucleophilic reagent, the amino alcohol 3. The new chiral compound 7 is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its analytical data and spectroscopic data, such as UV, IR,1H NMR,13C NMR, MS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interesting spiro-cyclopropanes 7 was establish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is result can provide new route and metho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chiral building block and the important synthetic strategy in synthesis of some complex molecules containing spiro-cyclopropane skeleton with multiple chiral centers and the study of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阿托伐他汀钙的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探索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阿托伐他汀钙的新工艺,建立了阿托伐他汀钙的生产新工艺,总收率60%以上.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阿托伐他汀钙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率高,产品纯度高,有机溶剂残留量低,符合药用标准,适应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