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仁夫 《甘肃地质》1997,(Z1):39-46
鲁西台背斜东缘沙沟地区深熔型花岗岩质量平衡分析表明:(1)以体积守恒为限制条件,深熔型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带入1.90%~1.92%的质量,微斜长石花岗岩带入4.46%~4.55%的质量,深熔型花岗岩类有K2O、SiO2、Rb、Ba的获得,TiO2、Al2O3、FeO、Fe2O3、MnO、MgO、CaO、Na2O、P2O5及Cr、Ni、Co、Sr、Zr、Ta、Nd则损失(残留);(2)花岗岩类的质量等比线显示:母岩及深熔型花岗岩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而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微斜长石花岗岩则有明显的质量带入、带出;微斜长石花岗岩有K2O、SiO2、Rb、Nd、Ta的明显获得,其余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则损失;(3)深熔型微斜长石花岗岩是熔体经过一定距离运移、聚集结晶而成,但基本未脱离深熔地体体系的半原地花岗岩,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则是就地定位、基本没有运移的原地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刘景波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3,18(6):757-765
蛇尾剪带中糜棱岩的质量平衡分析表明:(1)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该剪切带损失了10%±的质量和体积,糜棱岩类有Na2O,Zr,Sr获得;SiO2,TiO2,Fe2O3,MgO,MnO,CaO,k2O及Co,NiV,Cr,Cu,Y则损失了;(2)从初糜棱岩-糜棱岩,初糜棱岩-超糜棱岩和糜棱岩-超糜棱岩得出的质量等比线显示,同初糜棱岩相比,糜棱岩,超糜棱岩有CaO的获得,FeO,MgO,TiO2  相似文献   

3.
陆琦  周湖云 《矿物学报》1994,14(3):228-233,T001
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首次发现了沂蒙矿类质同象系列新的富Ti矿物(变)种。理想的晶体化学式可表达为:K(Ti5Fe3Cr2Mg2)12O19(简称K-Ti沂蒙矿)(Ba,K)(Ti5Fe4Mg2Cr)12O19(简称Ba-Ti沂蒙矿)从而与原来确定的沂蒙矿K(Cr5Ti3Fe2Mg2)12O19和钡钛铁铬矿(Ba,K)(Cr4Fe4Ti3Mg)12O19g一起构成了金伯利岩中AM12O19磁铁铅矿  相似文献   

4.
矿物3CaO·3Al_2O_3·BaSO_4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oreanu等[1]研究CaOAl2O3Mx(SO4)Y[M=Mg2+、Sr2+、Ba2+、Zn2+、Fe2+、Fe3+、Al3]系统中,形成类似于矿物3CaO·3Al2O3·CaSO4(硫铝酸钙)的可能性时,报道合成了新矿物3CaO·3Al2O3·BaSO4(简写为3CA·BaSO4);部分学者[2,3]研究过它的胶凝性能等。在有关文献中,研究者制备研究用纯矿物的煅烧条件、获得样品的矿相组成不尽相同。如文献[1]在温度1400℃保温240min,制备的样品包括铝酸钙(CaO·Al2O3…  相似文献   

5.
出露于加拿大苏必利尔罗灵河杂岩体中的含角闪石斑晶和单斜辉石斑晶的煌斑岩,具有碱性,含霞石标准矿物的玄武岩质成分(SiO2<50wt%),成分变化从原始岩浆到分异岩浆[Mg/Mg+∑Fe)=0.66-0.40;Ni=200-35ppm],岩石富含LREE[Ce/Yb)m=16-26,Cen=60-300;n=球粒陨石标准化],Sr(870-1800ppm),P2O5(0.4-1.3wt%)和Ba(1  相似文献   

6.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侯德封奖评选委员会公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古生代造山带中的花岗岩可分成两个序列,即白音宝力道序列和巴颜哈拉图序列。前者主要由角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同源岩石组成,化学成分以富FeO、MgO、Na2O、Co、Ni、Sr和贫SiO2、K2O、Rb为特征,稀土分布型式为平坦型,负铕异常不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4~418Ma。后者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化学成分以富SiO2、K2O、Rb和贫CaO、FeO、MgO、Co、Sr为特征,轻重稀土较强分馏,负铕异常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63Ma。两个序列花岗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均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并平行于其南侧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带和高压蓝片岩带。白音宝力道序列属于岛弧型花岗岩类(I型),巴颜哈拉图序列属于碰撞型花岗岩类(S型),在构造上它们分别代表古生代期间华北板块相对南蒙微板块俯冲及其互相碰撞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陈斌  徐备 《岩石学报》1996,12(4):546-561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古生代造山带中的花岗岩可分成两个序列,即白音宝力道序列和巴颜哈拉图序列。前者主要由角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同源岩石组成,化学成分以富FeO、MgO、Na2O、Co、Ni、Sr和贫SiO2、K2O、Rb为特征,稀土分布型式为平坦型,负铕异常不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4~418Ma。后者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化学成分以富SiO2、K2O、Rb和贫CaO、FeO、MgO、Co、Sr为特征,轻重稀土较强分馏,负铕异常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63Ma。两个序列花岗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均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并平行于其南侧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带和高压蓝片岩带。白音宝力道序列属于岛弧型花岗岩类(I型),巴颜哈拉图序列属于碰撞型花岗岩类(S型),在构造上它们分别代表古生代期间华北板块相对南蒙微板块俯冲及其互相碰撞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86,自引:9,他引:77  
陈培荣 《岩石学报》1998,14(3):289-298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12.62%),富硅(SiO2为75.66%~76.74%),偏碱(Na2O+K2O为7.93%~8.90%),FeOT/MgO值高(59~148),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10%~0.65%和0.01%~0.02%),富含REE(Eu除外,ΣREE平均为500μg/g),Y、G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F,Sr和Ba较低。这些特点与本区的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寨背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表明赣南地区在燕山早期即进入拉张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9.
产在吉南元古宙石英岩内的宇宙尘是一个宇宙尘系列,由4亚型4小类组成:(1)金属球粒:1,纯铁球粒;2,FCN(Fe、Cr、Ni)球粒;(2)氧化物球粒,3,普通磁性铁质球普;4,FCS(FeO、Cr2O3、SiO2)球粒;(3)玻璃质球 ;(4)氧化物-金属过渡型球粒。其中FCN球粒和FCS球粒为富铬闰,在地球上属首次发现;FCN球普为天然的奥氏体不锈钢球粒。FCN球粒的发现表明冶金学与地外源事件  相似文献   

10.
张宏飞  骆庭川 《现代地质》1994,8(4):453-458
扬子克拉通北缘的铁船山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其岩石类型为霓石-钠铁门石花岗岩,岩石富碱质、St、Fe、REE和高场强元素,而贫Al、Ca、Mg、Sr、Ba、Co、Ni等组分,δEu=0.20,A/KNC=0.85,K2O+Na2O/Al2O3=1.09,A·R=9.28,岩石属典型的A型花岗岩,Nd、Sr和O同位素示踪反映其成岩物质来自于壳幔混合源区。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的张裂构造环境,属活动板块边缘拉张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重晶石中钡铁和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德君  陈利平 《岩矿测试》1998,17(4):317-318
重晶石经Na2CO3熔融,水浸取,过滤。沉淀经HCl溶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主成分BaSO4和次量成分Fe2O3以及滤液中的SiO2,结果与部颁标准方法符合。方法精密度好,主量组分BaSO4测定的RSD(n=6)为0.24%,次量组分Fe2O3和SiO2的RSD(n=6)分别是3.69%和1.45%。  相似文献   

12.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的星叶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了星叶石。该矿物产出于火成碳酸岩脉中,与白云石、方解石、镁橄榄石、镁铝尖晶石、金云母、韭闪石、磷灰石、镁钛矿、石榴石以及三种未定名副矿物共生。该矿物的晶胞参数为:a0=5.356(1),b0=11.607(4),c0=11.851(6),α=64.57°(3),β=76.98°(4),γ=85.45°(3)。化学成分(%)为:SiO235.22,TiO211.47,Al2O31.18,FeO28.90,MnO5.15,MgO1.51,CaO1.75,K2O5.90,Na2O2.46,总和93.54%,化学式为:(K,Na)3(Fe,Mn,Mg,Ca)7Ti2Si8O24(O,OH)7。  相似文献   

13.
“海州式”磷矿床中磷灰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式”磷矿床中的磷灰石主要由变质改造再活化、混合岩化交代重结晶而成,有微碳氟磷灰石、氟磷灰石两种,晶胞参数σ0=9.3653-9.3819nm,C0=6.8797-6.8936nm,晶体化学式为(Ca5.00F30.02Sr0.01TR0.01)5.04〔(P2.99C0.04)3.03O12〕F0.80,(Ca4.94Fe0.02Mg0.02Sr0.01TR0.01)5.00〔(P2.90〕  相似文献   

14.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洋多金属结核中多种元素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李国会  王晓红 《岩矿测试》1998,17(3):197-202
采用粉末压片和熔融法制样,理论α系数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在3080E2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测定多金属结核中的Na2O、MgO、Al2O3、SiO2、P2O5、S、Cl、K2O、CaO、TiO2、V、Cr、Mn、Fe、Co、Ni、Cu、Zn、Ga、As、Se、Br、Nb、Zr、Y、Rb、Sr、Pb、Ba、Mo、Tl、La、Ce、Nd、Th、U和W等37种组分。方法经大洋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分析验证,其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符合,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经10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方法的精度(RSD,n=10):对大多数主、次组分小于1%;其余痕量元素除As(9%)、Cr(6%)和La(9%)外,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5.
南天山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59,自引:23,他引:36  
姜常义  穆艳梅 《岩石学报》1999,15(2):298-308
在南天山褶皱带,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类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侵位顺序,岩石类型依次为:闪长岩、似斑状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精确的锆石U-Pb法研究证明,它们形成于石炭纪末期至早二叠世末期。闪长岩、似斑状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而二云母花岗岩充分表现了S型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洋中脊花岗岩相比,它们不同程度地富集K2O、Rb、Th而贫于Ta、Nb、Zr,显示了碰撞造山阶段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碱长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和富羟铁云母组分的黑云母组成。它们普遍具有高的SiO2、Na2O+K2O、Nb、Y、REE(Eu除外)丰度和Fe/Mg比值,以及低的CaO、TiO2、Sr、Ba、Eu丰度。从而,系统地显示了A2型花岗岩的普遍特征。证明它们形成于后造山垮塌阶段。各种岩石的εSr(t)界于+37.75和+2100.7之间,而εNd(t)界于-4.42和-6.51之间,证明它们全部源自于陆壳物质的深熔作用。北天山古洋盆于晚石炭世的闭合导致了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而在早二叠世末期,更大范围的大陆伸展作用与南天山的后造山垮塌作用同步。  相似文献   

16.
刘虎生 《岩矿测试》1995,14(3):199-201
样品经HF-HNO3-HClO4分解,在2mol/LHNO3介质中,采用感耦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法对铀矿石尾标准物质中的As、Ba、Be、Cd、Cr、Ni、Pb等和Sn进行定值分析。同一样品平行测定6次,其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10%。分析结果均落在标准值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7.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中的辉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石化学成分研究,证明辉石的化学成分受寄主岩石类型的制约,从超镁铁岩相到角闪辉长岩相斜方辉石的化学成分由富MgO、SiO_2、Al_2O_3、Cr_2O_3到富FeO、TiO_2、CaO、MnO;单斜辉石化学成分由富Al_2O_3、Cr_2O_3、Na_2O、MgO到富FeO、MnO、CoO。在同一寄主岩石中,单斜辉石比斜方辉石富TiO_2、Al_2O_3、Cr_2O_3、CaO和Na_2O,贫MgO、SiO_2、MnO和FeO。根据辉石化学成分特征得出黄山东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为上地幔石榴二辉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拉斑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浙西石炭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西石炭纪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中FeO、MnO、TiO2、Al2O3、MgO、CaO、Na2O、K2O等含量相对较高,富集As、Sb、Bi、Au、Ag、Ga,Fe2O3/FeO、SiO2/Al2O3、SiO2/(Na2O+K2O)、SiO2/MgO比值较小,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包裹体富含气相组份CH4、CO2、N2、CO、H2,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Fe—Mn—(Ni+Co+Cu)三角图及SiO2—Al2O3、SiO2—Fe2O3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中硅、氧同位素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Ce/Ce※值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为98℃~152℃  相似文献   

19.
基性岩超基性岩中痕量铂的催化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性岩超基性岩中SiO_2,Al_2O_3,Fe_2O_3,MgO,CaO等含量高的特点,确定了1mol/L盐酸—0.1g/L硫酸肼—3×10 ̄(-3)mol/L甲醛底液测定痕量铂的体系,通过控制温度与改进熔矿方法,增强了体系稳定性,消除了SiO_2等的干扰。用于铜镍矿、铬铁矿和硅酸盐管理样的测定,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家军  郑明华 《岩石学报》1999,15(1):145-154
西秦岭寒武系中的硅岩是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岩石之一。含矿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硅岩单层厚度一般为30~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硅岩的Al/(Al+Fe+Mn)比值低于0.3(平均0.153),投点于Fe/Ti-Al/(Al+Fe+Mn)图解和Al-Fe-Mn三角图解上,均落于热水沉积物区。硅岩中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如Cu、Cr、Pt、Pd、Os等),而且还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如W、Mo、U等)。硅岩中稀土以总量(3.29~100μg/g)低和铈亏损为特征。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比值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硅岩的δ18O值为17.60‰~23.24‰,据此得到它形成的温度为70.9℃~118.1℃。硅岩的δ30Si值主要为+0.4‰~+0.8‰。上述硅岩的特点均显示其与喷流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硅岩中P2O5含量、Sr/Ba比值、δCe值以及δ30Si值表明,它主要是在深海—半深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