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年前,有一部电影曾经让很多人惊恐万分,它就是以1996年非洲加蓬暴发埃博拉出血热为背景的大片《恐怖地带》。埃博拉出血热首次暴发于1976年7~11月,在非洲苏丹南部和原扎伊尔北部埃博拉河附近相隔1000公里处几乎同时暴发了一种新的可怕传染病。原扎伊尔有318人发病,死亡280人,病死率高达88%。经过全球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终  相似文献   

2.
1976年7月至11月在苏丹的南部和扎伊尔的北部几乎同时发生了一种病死率很高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热,后定名为埃波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这是世界范围内近30年来罕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的爆发流行,因而引致了全世界的注意.埃波拉出血热在苏丹和扎伊尔发生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外科手术疗效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358例,并对术后近期死亡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术后近期病死率为2.8%(94/3358),高龄、术前伴发病对术后近期病死率有显著影响(P<0.05).胸内吻合口瘘、术后心肺并发症对术后近期病死率有显著影响(P<0.05).手术方式、脾脏切除对术后近期病死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胸内吻合口瘘、术后心肺并发症、高龄、术前伴发病是导致食管癌术后近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有目的 地控制以上因素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术后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1 流行情况 1.1 历史 马尔堡病:1967年在德国、南斯拉夫,在研究人员和制造疫苗的人员中暴发流行,发病25人,死亡5人,续发病例6人,无死亡。系因接触非洲绿猴,处理猴肾而受感染,1980年在津巴布韦,1982年在肯尼亚均有本病流行。 埃波拉病,1976年在苏丹、扎伊尔发生流行,因流行于埃波拉河附;近故命名之。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病毒(EBOV)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疾病,使90%的感染者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与治疗方法。1976年,EBOV在前扎伊尔被发现,此后在苏丹、加蓬、前扎伊尔、科特迪瓦和乌干达引起出血热爆发。虽然其爆发呈自限性,但有效疫苗与治疗方法的缺乏引起了公共卫生界对这一病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许华茹  赵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419-3422
目的 了解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 - 2015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16例,死亡21例,年均发病率为 0.33/10万,病死率为18.10%。发病集中在章丘市(54例)、历城区(25例)和长清区(16例)。5 - 9月发病106例,占91.38%。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为1.32∶1;55~74岁年龄段发病88例,占75.86%;农民发病104例,占89.66%。发热为所有病例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食欲减退(99.12%)、乏力(85.84%)、全身酸痛(55.75%)和畏寒(51.33%)等非特异性症状。81.42%的病例居住在丘陵或山区,82.30%的病例有2周内户外活动史,67.26%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63.72%的病例自述居住地有蜱。死亡病例在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呕血和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3个问题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章丘市是我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的重点地区,应加强对居住在丘陵地区的农村人口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1994~1995年非洲的加蓬、扎伊尔等国发生了病死率极高的出血热流行.1996年流行呈扩大趋势,先后在加蓬、象牙海岸、利比亚和南非发现病例.几次大流行均引起国际卫生界的高度关注,WHO、美国CDC先后派专家赴流行区调查,确定了埃博拉(Ebola)病毒为病原体.该病毒为一种RN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病毒颗粒直径约100nm,长300~1500nm,表面有约10nm的突起.病毒感染Vero细胞可形成包涵体,内含原纤维或颗粒状物呈管状结构.该病毒现已确定有3个变种,即扎伊尔型、苏丹型和Reston型.病毒自身变异很大,如加蓬株与苏丹Maleo株同源性为77.3%,加蓬株与玛尔堡POPP株和Ma-soke株同源性仅为71.3%和69.4%.这种变异有可能使致病力更强,更易于传播和难以控制.由于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故国际医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就流行病学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省传染病流行规律及特点.方法利用陕西卫生统计资料,分析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果全年共报告传染病19种85 289例、死亡141例,发病和病死率分别为236.21/10万和0.17%,发病和死亡列入前3位的依次是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占总发病和死亡数的86.53%和60.53%.结论陕西传染病发病和死亡与往年相比有升有降基本平稳,但一些可用计划免疫预防的传染病仍有发生,提示防治工作有所放松.  相似文献   

9.
随着埃博拉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全球警戒"。美国拉响最高防疫警报,人类与这一致命病毒的抗争进入关键阶段。截至8月11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975例,死亡1069人。!四级病毒埃博拉于1976年最先在扎伊尔发现,此后在加蓬、苏丹、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和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也先后发现。埃博拉的死亡率在50%~90%,足以与历史上的鼠疫相比。  相似文献   

10.
乙型脑炎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严重的危害了儿童身体健康。1988年我省有少数县发生较大流行,全省发病率较1987年上升163.35%。现将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流行强度1987年发病959例,发病率为1.91/10万,死亡91例,病死率为9.49%;1988年发病2582例,发病率为5.03/10万,死亡227例,病死率为8.79%。1988年与1987年比较,发病率上升了163.35%。个别县市发生局部暴发,如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武汉市25~45岁居民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的流行病学展开调查,为降低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率提供依据。 方法 以武汉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方案(MONICA方案)10万监测人群中2014-2016年25~45岁居民中急性冠心病患者1 969例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院前病死率,并分析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结果。 结果 武汉市2014-2016年WHO-MONICA方案监测25~45岁人群中共统计急性冠心病1 969例,发病率约1.97%(1 969/100 000),总死亡病例1 240例,病死率62.98%。其中院前病死率40.98%(807/1 969),院内病死率37.26%(433/1 162),急性冠心病院前病死率高于院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院前死亡病例大多分布在年龄25~35岁之间(占65.67%)、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占70.13%)、居住地较偏远(占56.13%)的未婚者(占81.66%)。院外死亡地点,2014年82.10%死于家中,17.90%死于送诊医院途中,2015年78.68%死于家中,21.32%死于送诊医院途中,2016年89.85%死于家中,10.15%死于送诊医院途中。分析院外发病后死亡时间,807例院前死亡病例发病在1 h之内死亡占63.57%;发病1~24 h内死亡占29.12%;发病24 h以上死亡占7.31%。 结论 武汉市25~45岁居民急性冠心病还存在较高的院前死亡率,且大多集中在25~35岁之间、文化程度偏低、居住地较偏远的未婚者,大多院前死亡病例在发病1 h内,且家中是院前死亡主要地点。提倡加强远郊居民院前急救能力,可在社区或村镇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解;针对独自居住的人群可定期由专员电话或上门访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性休克发病原因及死亡相关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救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发病与病死率的关系,并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与无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失代偿期休克组与代偿期休克组,分别计算其病死率,对组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存活34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44.26%.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42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59.52%,无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1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0.53%,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30,P<0.01);失代偿期休克组33例,死亡20例,病死率为60.61%,代偿期休克组2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38,P<0.01).结论 提高对休克早期诊断的认识,加强对高危儿病情变化的监测,积极进行脏器功能支持,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去年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上升22.72%2月18日,卫生部公布了2004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去年全国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3906566例,死亡7248人,发病率为289.71/10万,死亡率为0.54/10万,病死率为0.19%。报告显示,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3180327例,死亡7151人,发病率为235.85/10万,死亡率为0.53/10万,病死率为0.22%。全年除脊髓灰质炎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传染病均有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淋病、甲型肝炎,占发病总数的85.01%。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占死亡总数的82.65%。  相似文献   

14.
卫生部公布2007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007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4769860例,死亡13037人。报告发病率为362.87/10万,死亡率为0.99/10万,病死率为0.27%;较2006年分别上升了2.95%、20.91%和17.45%。2007年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3580477例,死亡12954人。报告发病率为272.39/10万,死亡率为0.99/10万,病死率为  相似文献   

15.
锦州地区1984年首发流行性出血热(EHF)并酿成爆发流行,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1984~88五年间共发生EHF4339例,死亡44例,历年病死率分别为1.14%,0.90%、1.20%、1.10%、0%。为探讨家鼠型EHF死亡原因,改进防治和抢救措施,对资料完整的29例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29例死亡病例中;1984年7例(发病11例),1985年15例(发病23例),1986年  相似文献   

16.
吴子承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15-4316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对本院62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等。结果本组62例肺心病患者中,合并心肌梗塞的11例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为72.72%,其他51例患者中死亡22例病死率为43.14%。合并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的病死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为急危重症之一,易发生并发症,且预后差、病死率高等。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肾衰竭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5例老年ARF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保守治疗,死亡19例,病死率51%.28例接受透析治疗,死亡6例,病死率21%.结论 老年人易患ARF主要原因是感染、低血容量、肿瘤、心功能衰竭等原因.加强原发病的整体治疗,尽早发现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8例.结果 本组治愈4例,好转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41.7%.其中手术治疗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死亡3例.结论 胰性脑病是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抑制胰酶释放是预防此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维持生理功能正常、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是预防胰性脑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50%~90%,其病原为一种丝状病毒,形态学上与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相似但免疫原性不同,以该病流行严重的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命名为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埃博拉出血热的特点常为急性发热、衰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痛,继有呕吐、腹泻、皮疹、肾肝功能减退及内外出血。自1976年在非洲中部的苏丹和扎伊尔两国相继发生流行后,至今已有6次流行,但均发生在非洲,具有明显的地理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院前急救的结果。方法:收集某医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资料,对其中出诊现场抢救与直接来医院抢救的患者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现场抢救75例,发病后死亡4例,病死率5.3%,11例现场未经处理直接送入医院,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27.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显著降低有机磷中毒病死率,为急救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