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同种异体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生理、稳定的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受体胰腺,制造Ⅰ型糖尿病模型。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或肠系膜前静脉吻合;移植物的腹主动脉下段与受体腹主动脉下段吻合;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吻合。结果 16例动物移植后效果满意,胰腺功能良好。同时,猪的免疫和胰腺解剖与人极为相似。结论 在胰腺移植的研究中,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的、符合生理的门静脉回流、空肠内引流术式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40头四川本地杂种猪分为供、受体两组(n=20)。采用UW液低温灌注的方法,整块切取供体全胰十二指肠,保留腹主动脉Carrel片和门静脉。UW液保存、修整后的胰腺十二指肠移植物用髂血管延长的动脉与供体腹主动脉段端-侧吻合;门静脉与供体肠系膜上静脉端-侧吻合;十二指肠与供体空肠侧-侧吻合。结果共完成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20例。胰腺移植术后1例因麻醉过深,呼吸抑制而术后未能复苏;1例移植胰腺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另1例死于肠瘘导致的腹腔感染。17例术后第2天检测外周血血糖正常。结论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门静脉回流、空肠内引流术式大动物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L-精氨酸对大鼠移植胰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同系大鼠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外源性应用L 精氨酸(L Arg) ,研究是否可以增加胰腺组织NO含量 ,是否可以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而减轻胰腺再灌注损伤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和移植手术 :①实验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2 5 0~ 30 0g,实验前 1周受体鼠经阴茎背静脉注入链脲霉素 5 5mg/kg ,制备非空腹血糖 >19 4mmol/L的大鼠糖尿病模型。②移植手术 :依据Lee等〔1〕的方法进行同系大鼠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 (2 )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 3组 :L Arg处理组、L NAME处理组和对照组 ,各组分别于移植…  相似文献   

4.
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胰肾联合移植(SPKT)大动物模型,进而应用于临床Ⅰ型糖尿病肾衰的病人。方法 选用杂种猪作SPKT的供受体,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吻合,近端及带腹腔、肠系膜上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及肾以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输尿管置管外引流,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此后取无心跳供体胰肾分别移植于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的两侧髂窝,血管均分别吻合于两侧髂外动、静脉,输尿管及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左右侧。结果 13头移植猪中2头死于内环境紊乱及吻合口出血,其余11头平均存活(9.1±2.4)d。接受移植的病人胰肾功能恢复良好,已存活7个多月。结论 建立猪SPK模型是可行的,SPK对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符合解剖生理的猪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选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46头(体重25-32kg),分为供受体两组(n=20),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供体全身肝素化,用UW液从腹主动脉灌注、门静脉流出,压力80-100cmH2O。切取供体的胰十二指肠,修剪供体、供体髂总动脉及髂内、外动脉分别与移植胰腺的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Y”型吻合。切除受体胰腺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端-侧4吻合;呈“Y”形的髂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吻合;供体的十二肠与受体的空肠侧-侧吻合。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术后输液。观察术后手术合并症,术中,术后1~7d检测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移植物存活,急性排斥反应。结果进行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23例,手术中因麻醉意外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为95.6%。发生手术合并症2例,其中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为4.6%。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漏1例,发生率4.6%。在切除胰腺30min可见血糖升高,手术后第2天开始恢复正常水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切除胰腺30min内开始下降,术后第2天开始恢复正常水平。术后第1天开始出现排斥反应,且逐渐加重,第7天达到高峰,但是未出现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和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结论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手术保持内分泌稳定,符合解剖生理,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猪的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手术模型的成功建立为临床开展胰腺移植门、肠引流手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无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在减轻无肝期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失衡的同时 ,也带来血管受损、血栓形成、操作繁琐等缺点。我们通过完善手术技巧 ,缩短无肝期 ,控制无肝期输血量等处理 ,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6月不用静脉转流情况下施行猪原位肝移植 13例。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健康杂种猪 2 6头 ,雌雄不限 ,体重 2 5~ 3 0kg ,供、受体各 13头 ;供血猪 3头 (前 3次实验用于供血 ) ,体重 3 0~ 3 5kg。术前禁食 2 4h ,禁水 12h。2 .手术方法 :予氯胺酮 12~ 15mg/kg体重肌肉注射行诱导麻醉后给予气管插管及复合麻醉维持。受体组经耳静…  相似文献   

7.
猪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猪同种异体带胰头和十二指肠的肝小肠联合移植动物模型(LSBT)。方法 动物为杂交长白猪,供器官包括少部分胰头、十二指肠、肝脏以及近端空肠2~3m,整块移植物移植到去除肝脏和全部小肠的受者猪。结果 在没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猪移植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2h,最长时间为196h,其中有75%的动物术后生存时间超过24h。结论 猪的带部分胰头和十二指肠的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的成功建立,为临床肝小肠联合移植的开展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切除血管和重建的区域性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切除的Ⅰ型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SMPV等多根血管切除的Ⅱ型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6例胰腺癌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胰体癌联合切除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肝动脉行人造血管间置移植术,术后存活13个月死亡; 5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间置移植术,随访 5~34个月,无复发,超声和CT显示移植人造血管通畅.结论在严格选择的病例中可施行联合切除血管的胰腺癌区域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异体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移植物动脉和静脉分别与脘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吻合,空肠末端外置造口,10例动物移植技术获成功,早期胰腺功能恢复良好。认为猪是理想的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研究动物。  相似文献   

10.
胰腺的血供来自腹腔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脾动脉的分支,以及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构成异常丰富的网状动脉血供.其静脉回流则形成许多小静脉支分别进入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最终汇入门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血管的解剖特点,为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实施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剖学标志。方法:对4具成人尸体标本作解剖学观察,并分析96例上腹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与13例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视频资料。结果: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可分为3个部分,包括胰腺上段,左侧可有胃冠状静脉汇入(22.1%);胰腺段,有较多的属支汇入,主要有胃结肠干、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胰十二指肠下静脉等,并可有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该段左侧(7.5%);十二指肠水平段,未见血管分支,且左侧与肠系膜上动脉紧密相邻。肠系膜上动脉在胰头十二指肠区域内走行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左后侧,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为其主要分支,另见有与第一空肠动脉共干起源者(33.0%)。肠系膜上动脉起源的替代肝右动脉2例(1.8%)。结论:充分认识肠系膜上血管及其相关血管的分布及走行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系膜上静脉的十二指肠段可作为钩突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术对进展期胰头癌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 手术操作步骤同Whipple。在处理血管时首先确认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肿瘤累及范围 ,阻断门静脉血流。阻断时间 30~ 5 0min ,平均 40min。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节段切除 3例 :切除长度 >5cm2例 ,采用Gore Txe人造血管移植 ;血管断端吻合1例。楔形切除 2例 ,予以局部修补。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胃吻合 ,胆肠、胃肠吻合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 5~ 7h ,平均 6h。术中出血 80 0~ 12 0 0ml,平均 10 0 0ml。平均输血 12 0 0ml。术后并发切口裂开 1例 ,顽固性腹水 1例 ,肝功能损害加重 1例。临床治愈 4例 ,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 1例。结论 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是超范围手术 ,应在有条件的医院选择适宜的病例施行。同时 ,必须达到肉眼根治性切除 ,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需切除受侵的门静脉 ,如切除长度 4~ 5 cm时则不需静脉移植血管以完成重建 ,可直接行端端吻合。如切除长度较长 ,常需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修复。作者介绍一简易手术方法以直接修复切除 6~ 10 cm的门静脉段。作一长正中切口 ,按常规游离胰头 ,在其颈部切断 ,备作胰十二指肠切除。先结扎脾静脉 ,不需再建脾静脉。如作全胰切除 ,不切断胰颈部 ,在肠系膜上和门静脉旁游离全胰。在连接肠系膜上和门静脉处切断脾静脉。如估计静脉两切端不能拉拢时 ,作下列手术。完全游离右侧结肠、结肠系膜和肠系膜根 ,从十二指肠和胰腺处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 ,42岁。因巩膜、皮肤黄染 1个月 ,以胰头癌入院。CT提示胰头癌并浸润肠系膜上静脉。术中仔细分离出肠系膜上动静脉 ,发现肠系膜上静脉在脾静脉汇合处以下1cm处与胰头钩突肿块致密粘连约 4cm ,管腔狭窄约 1/ 2。向下约 1 5cm是回结肠静脉汇合处。先处理胰头、十二指肠 ,继离断右、中结肠静脉和 2~ 3支空肠静脉 ,将约 5cm肠系膜上静脉联同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直径 10mm绦纶人工血管 5cm ,稀释肝素灌洗后 ,用 5 0无损伤缝线 ,先远端、后近端 ,固定 2点 ,与肠系膜上静脉两端连续缝合吻合。之后 ,先松远端血管夹 ,人工…  相似文献   

15.
Qin RY  Zou SQ  Qiu FZ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66-369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技巧.方法 在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术前采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和血管重建技术评估56例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邻近血管是否受侵犯和肿瘤的可切除性;术中运用预置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脾静脉三阻断带或四阻断带(附加肠系膜下静脉),以及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交叉牵引下完整切除胰腺钩突部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56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结果 术前判断胰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可切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8%和100%.56例患者中,37例行三阻断和2例行四阻断后用5-0无创血管缝合线缝合肠系膜上静脉出血点;1例行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手术时间5~8 h;出血量200~600 ml.无术中及术后大出血和胰瘘发生.随访至今,2例患者因肝脏多发性肿瘤转移,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9个月死亡.其他54例至今存活良好.结论 术前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血管重建技术可较准确地判断胰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是否可根治性切除;采用三阻断或四阻断和肠系膜上血管交叉牵引方法可较顺利地完成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相似文献   

16.
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附2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因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病人,根据病理有无真正的血管侵犯分为A、B两组,A组:无真正的血管侵犯,B组: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结果25例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0%、28.0%,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并非胰腺癌根治术的禁忌证,只要仔细选择病例,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可安全施行,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维拉帕米提高移植胰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胰腺移植中应用维拉帕米提高移植胰的功能。方法 :将 2 0头健康小型猪 ,随机分成A、B两组 ,每组 10头 ,两组均作带十二指肠袢的同种异体胰腺移植 ,除B组供体标本灌注及术后加用维拉帕米外 ,两组围手术期处理均相同。结果 :2 0头猪中 18头及其移植胰存活两周以上 ,A、B组中各有 1例术后第 1天血栓形成致移植胰功能丧失。术后 1~ 3d两组C 肽有所下降 ,第 5天开始回升 ,维持 2w以上。两组同一时段比较B组C 肽高于A组 ,P <0 .0 5。术后第三天起 ,两组胰液淀粉酶开始升高 ,维持 2w以上 ,两组同一时段比较B组高于A组 ,P <0 .0 5。结论 :胰腺移植中供体器官灌注和术后使用维拉帕米可明显改善移植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7月,我们进行了猪的同种异体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AHPLT)实验,现将实验情况与供肝动脉重建有关的内容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家猪15头,体重25~35kg,雌雄不限,供受体配对移植。2.手术方式按手术模式不同分两组:A组:共8头,受体肝脏保持原状,其门静脉捆扎缩窄85%以上(直径缩窄至1/3),肝动脉结扎;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其肝动脉结扎,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行端侧吻合,胆总管与受体空肠行端侧吻合(内置T…  相似文献   

19.
活体小肠移植术供肠灌洗和保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理想方法。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开展这项研究工作 ,而开展临床活体小肠移植的则更少 ,全世界至今仅报道 9例[1] 。我们于 1999年 5月 2 0日施行了国内首例临床活体小肠移植 ,现将供肠灌洗和保存过程中的初浅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供体男性 ,44岁 ,为受体之父。受体 ,男性 ,18岁 ,因肠扭转坏死行小肠大部切除 ,仅残余空肠 40cm ,每日腹泻 10余次 ,均为未消化食物 ,诊断为短肠综合征。2 .供肠的灌洗、修整及保存 :仔细分离好支配供肠的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分支后 ,经周围静脉注入 5 0 0 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中器官簇的切取、修整、血管整形方法及移植效果。方法供体器官簇获取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胆管及十二指肠同时灌注降温。器官簇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分别与供体髂内、外动脉吻合,通过髂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受体为胰腺囊腺癌并肝内转移患者,行上腹部肝、胆、胰、脾、十二指肠、全胃、空肠上段及大小网膜切除,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结果移植后器官簇存活及功能良好,肝、胰功能均在术后4天恢复正常,患者现已完全康复,未出现明确并发症。结论获取质量良好的上腹部器官簇及合理血管整形,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前提;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治疗上腹局部晚期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