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卵巢外腹膜原发性浆液性腺癌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卵巢外膜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卵巢外腹膜原发性浆液性乳头腺癌临床特征,并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卵巢外腹膜原发性浆性液性腺癌。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3.7岁,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基本正常,肿瘤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p53、PE1、AE3均阳性。结论:女性腹膜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是来源于第二米勒系统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诊断其为原发性腹膜浆液性腺癌时必须双侧卵巢,输卵管无同类型肿瘤,组化及免疫组化有助于与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鉴别,预后较卵巢浆液必乳头状腺癌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原发性阑尾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原发性阑尾腺癌,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2例均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症状。巨检阑尾内膜明显增厚,管壁结构破坏。镜检1例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1例异型腺体由印戒样瘤细胞组成。免疫组化CK8、CEA呈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阑尾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阑尾炎或其他阑尾肿瘤,光镜及免疫组化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张莹 《医学综述》2011,17(23):3666-3668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性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腹膜原发性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平均年龄67.7岁,以腹胀、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2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为黏液腺癌。免疫组化:EMA、广谱CK、CEA、p53均阳性。结论腹膜原发性腺癌罕见,预后差,与卵巢癌、恶性间皮瘤及胃肠道转移癌易混淆;应依据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我院1983年至2007年诊治的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膀胱腺癌患者16例,对其临床、辅助检查、病理组织学、特染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观察、归纳总结分析。结果膀胱原发性腺癌临床特点:主诉多为排尿不畅、血尿、膀胱刺激征;膀胱镜检特点:肿瘤块呈宽基底,蘑菇状,坚硬,表面有坏死或溃烂,或覆有粘液,或黏膜表面广泛糜烂出血,黏膜增厚欠平整;病理组织学管状或管状乳头状腺癌12例,粘液腺癌3例、透明细胞腺癌1例:PAS胞质紫红染阳性6例,免疫组化:CK7阳性11例,CK18阳性、CK19阳性、CK20阳性9例(CK7+/CK20-者6例、CK7+/CK20+者5例),CA19—9阳性者15例,CDX2者11例,P504S及β—Catenin全部阴性。结论临床特点与膀胱结石、膀胱炎相似,膀胱镜检可见肿块及肿块表面糜烂、出血、坏死,组织学特点多与结直肠腺癌极相似,免疫组化对鉴别膀胱原发还是继发腺癌很有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患者的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等指标表达,对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组化进行筛选.结果 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结论 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差异,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的鉴别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诊断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6例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二者分子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相对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肺原发性肠型腺癌肿瘤较大(P=0.044),病理分期较早(P<0.001),胸膜侵袭较为常见(P=0.02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均出现CK7和Villin免疫组化阳性表达,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KRAS基因突变率相当(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3例出现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中1例有HER2基因扩增,1例存在HER2基因突变。 结论 免疫组化CK7和Villin的阳性表达,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出现HER2基因扩增和突变阳性可能具有一定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对8例腹膜恶性间皮瘤进行标记,检测AE1/AE3、CK5/6、EMA、Vimentin、CEA、Calretinin、HBME-1蛋白表达,分析PMM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免疫组化蛋白表达结果,AE1/AE3阳性8例,CK5/6阳性6例,EMA阳性6例,Vimentin阳性8例,Calretinin阳性7例,HBME-1阳性7例,CEA8例均阴性。结论免疫组化能明显提高诊断腹膜恶性间皮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女性腹膜原发癌11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女性腹膜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1例腹膜原发癌病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病人除 1例外均为绝经后妇女,以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10例病人出现腹水且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组织学检查: 6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为低分化浆液性腺癌部分区域伴有鳞状细胞癌或移行细胞癌成分,1例为移行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的肿瘤组织对CK7及EMA均呈明确的阳性表达;其中8例肿瘤对S-100蛋白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部分病例对CEA、Calretinin及Vime ntin呈局灶弱阳性表达;没有病例显示CK20阳性.结论:女性腹膜原发癌是起源于第二Müllerian系统的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与卵巢肿瘤相似, 腹膜原发癌也可显示多种组织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区别胃肠道转移癌及间皮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胸腹水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胸腹水离心沉淀。细胞蜡块切片联合7种抗体(CEA、EMA、Vimentin、Calretinin、CK7、CK20、CK18)做LSAB法,其结果与32例病理确诊病例及HE涂片对照。结果:32例胸腹水中,免疫组化诊断26例为恶性肿瘤(25例腺癌,1例间皮瘤),5例非肿瘤性及1例胃癌伴腹水诊断为增生的间皮,与病理诊断相符,与16例HE涂片诊断一致,明确了16例疑难涂片诊断。讨论:联合使用CEA、EMA、Vimentin对鉴别胸腹水恶性上皮肿瘤细胞与间皮细胞、间皮瘤有用,CK7/CK20组合可提示肿瘤原发部位,CK7、CK18确定肺腺癌有参考价值,Calretinin阳性极可能为间皮及其肿瘤。免疫组化对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病理特性、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4例LGESS进行分析.结果 LGESS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肿物直径2.0-6.5厘米.HE染色镜下见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构成.弥漫束状排列,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舌状浸润性生长,可见丛状分布薄壁螺旋动脉样血管.免疫组化CD10 4/4、Vim 4/4、PR 2/4、ER 3/4、linhibin 0/4、CK 0/4、8MA 1/4.结论 LGESS临床少见,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向平滑肌、性索样组织分化,故易误诊为平滑肌肿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合临床、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本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恶性间皮瘤进行免疫组化的对比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在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对22例恶性间皮瘤和20例对照组腺癌组织进行EMA、CEA、CK、vimentin、间皮细胞(M-cell)等5种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 恶性间皮瘤的阳性率分别为 M-cell 91%,CEA 9%,vimentin 73%,CK82%,EMA64%;而腺癌的阳性率为分别为M-cell5%,CEA 85%,vimentin 15%,CK100%,EMA 100%。结论 在恶性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M-cell和CEA是较理想的标记物,尤其是M-cell,CEA和vimentin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更具有价值。而在恶性间皮瘤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还应联合使用CK和EMA。  相似文献   

12.
朱瑞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685-686,F0003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指标calretinin、vimentin、CK5/6、AE1/AE3、EMA、CEA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和25例肺腺癌中calretinin、vimentin、CK5/6、AE1/AE3、EMA、CEA的表达情况。结果calretinin、EMA、CEA、viment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皮瘤最敏感的抗体是vimentin和AE1/AE3,而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是calretinin。在肺腺癌中,敏感性最高的抗体是AE1/AE3,其次是EMA、CEA,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是CEA。结论calretinin、vimentin、CEA一组抗体兼具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恶性间皮瘤和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首选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胃原发性绒毛膜癌的发病因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男性胃原发性绒毛膜癌病例进行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镜下显示部分瘤细胞似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部分瘤细胞为低分化腺癌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CK7表达阳性;合体滋养细胞HCG表达阳性;腺癌细胞EMA、CEA表达阳性。采用手术加化疗的综合治疗,6个月后患者因肺转移,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发生于男性胃原发性绒毛膜癌极其罕见,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以综合治疗为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和形态学分析在胸腹水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良恶性胸腹水各30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其脱落细胞的核面积、浆面积、核浆比、细胞周长、平均直径、圆度和形状因子. 结果: 恶性胸腹水中腺癌细胞(B组)CEA表达均阳性,EMA部分阳性,vimentin均阴性;增生性间皮细胞(A组)EMA和vimentin部分阳性,CEA均阴性. 腺癌细胞的核面积、浆面积、核浆比、细胞周长、平均直径和形状因子高于增生性间皮细胞(P<0.05), 两组间细胞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免疫细胞化学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形态学定量分析可提供参考, 二者综合分析是提高胸腹水细胞学阳性诊断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CEA含量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勇霞  赵蓉 《广东医学》2001,22(1):28-30
目的 研究CA125,CA199及CEA在卵巢肿瘤诊断及评价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MEIA法及RIA法测定126例卵巢肿瘤(良性肿瘤62例、恶性肿瘤44例及交界性肿瘤20例)患者术及18例交界性或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3-4周血清CA125,CA199及CEA浓度。结果 ①卵巢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血清各项指标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CA125与CA199对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但恶性肿瘤中CEA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③Ⅰ期及Ⅱ期恶性肿瘤患者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Ⅲ期及Ⅳ期患者,联合CA125和CA199检测可明显提高Ⅰ期和Ⅱ期患者诊断的阳性率;④CA125水平是判断卵巢癌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结论 CA125和CA199在卵巢肿瘤诊断及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和疗铲评价中有较大的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Ⅰ,Ⅱ期卵巢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章文华  周虹  李丹丹  孙丽娟  徐如君 《浙江医学》2015,37(18):1501-1504,1509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具有细胞 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 112 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 HE 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 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 腺转录因子 -1(TTF-1)、细胞角蛋白 5/6(CK5/6)、钙结合蛋白(CR)等 5 种免疫标记对细胞块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3 种检测方 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免疫标记诊断肺腺癌与间皮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 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细胞涂片 HE 染 色仅 49.3%,细胞块切片 HE 染色为 6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达 95.9%。CK7、CEA、TTF-1 在肺腺癌中高表达,CK5/6、CR 在 间皮病变中高表达。TTF-1、CK7、CEA 三者中任意两者(+)且 CK5/6 或 CR(-)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6.8%。 CK5/6 或 CR(+)且 CK7、CEA、TTF-1 三者中任意两者(-)对间皮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8.6%。 结论 细胞块切 片免疫组化染色与细胞涂片 HE 染色相比可明显提高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选择特异性免疫标记并将其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标 记的互补与反证作用可有效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患者胸腔积液,分别行常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7、MOC-31、CD15、BerEP4、CEA、TTF-1、CK5/6、Calretinin、WT-1和Desmin的表达,筛选肺腺癌和间皮病变鉴别诊断相关的免疫标记组合。分析临床与随访资料与不同细胞学诊断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细胞块制片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二者HE染色对胸腔积液细胞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块免疫组化明显优于单纯细胞涂片,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17,P<0.01),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分型诊断符合率达97.2%,组合性抗体检测显示,肺腺癌中CK7、MOC-31、CD15、BerEP4、CEA、TTF-1呈高表达,间皮病变显示CK5/6、Calretinin、WT-1、Desmin高表达。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免疫组化选择适当的抗体组合对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以及与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例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并输卵管腺癌患者通过其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5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进行性腹胀。手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卵巢。大体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切开呈蜂房状或海绵样,见多个小的腔隙,质软。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瘤细胞呈弥散性、巢片状、岛状及梁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部分呈嗜酸性,有小片状坏死,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侵入同侧输卵管壁内,输卵管腔内及管壁肌层内见中分化腺癌组织。免疫组化:卵巢肿瘤细胞弥散阳性表达CgA、CD56、Syn、NSE、Ck-pan、EMA;灶性阳性表达CK20、CK7;不表达CD99、vim、S-100、TTF-1、α-inhibin、CA125。结论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是一种组织起源不明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多数患者在1年内死亡,手术后辅以化疗及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本例患者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为一种重复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查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的诊断鉴别作用。方法收集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7例以及肺腺癌患者3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D141、WT1、calretinin、EMA、CK5/6、B72.3、Ber-EP4、AE1/AE3、CEA的表达依次为82.4%、58.8%、58.8%、58.8%、64.7%、0.0%、5.9%、82.4%、0.0%,与肺腺癌的3.0%、9.1%、0.0%、97.0%、9.1%、72.7%、63.6%、100.0%、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变间Moc-31与HBME-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以calretinin、CD141、WT-1、CEA与B72.3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Ⅰ/PGⅡ)及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脂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PG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CA199、CA242、CEA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分别检测130例胃癌患者(均有病理学诊断明确为胃癌患者)、3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12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的水平,统计学分析3组间的差异;并比较上述各单一肿瘤指标与联合肿瘤指标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的差异。 结果 相较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和正常健康体检对照组,胃癌组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PGⅠ及PGⅠ/PGⅡ和CA199、CA242、CEA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所有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相比较,联合检测5项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为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特异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和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远远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项目检测的灵敏度,血清的PGⅠ及PGⅠ/PGⅡ和CA199、CA242、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对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