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3.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4.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 (H3 )Ⅱ、Ⅲ、Ⅳ砂组为研究对象 ,对沉积微相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推导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1] (发育在西南部长桥扇三角洲和北部古城三角洲之间的沉积微相 )、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储层分布较分散 ,成藏条件苛刻 ,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  相似文献   

5.
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微相与油气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体系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水下部分,主要发育了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等微相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决口扇亚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由于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弱不同,导致对油层物性、含油气性以及油气产能的影响不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油层物性好,含油气性及单井油气产能最高,河口砂坝、席状砂、远砂坝微相次之,水下决口扇微相相对则较差。  相似文献   

6.
经过岩心观察、岩矿测试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对八面河油田面120区块沉积微相进行的精细研究认为.该地区发育了滨浅湖砂坝、滩砂、生物碎屑滩和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其中沙四段1砂组1 2小层主要为砂坝微相.沙三中亚段3砂组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沙三中亚段2砂组主要为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沙三中亚段1砂组主要为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  相似文献   

7.
八面河面南区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细砂岩、粉砂岩砂体 ,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储层物性最好 ,非均质较弱 ,河口砂微相坝砂体储层物性较好 ,非均质最弱 ,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砂体物性较差 ,非均质性较强 ,通过综合评价认为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砂体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而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微相砂体有利于油气运移 ,但不利于油气保存 ,因此不是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8.
依据岩心观察,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地质资料,系统研究了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组合,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分流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前扇三角洲泥等五种微相,并建立了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储集微相的物性特征,河口坝储集物性略好于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物性最差。水下分流河道砂为研究区主要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9.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聚合物窜流严重,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特点,基于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区核三段Ⅳ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侧翼和浅湖7种沉积微相.在湖平面上升时期物源供给充足,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三角洲前缘中心部位发育叠置的主河道砂体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砂体组合,向湖方向逐渐变为叠置的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在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微相垂向上主要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的正韵律构成的退积序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河道侧翼微相砂体储层物性较好,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微相砂体厚度较小,储层物性较差,水下分流间湾和浅湖微相砂体不发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分析溱潼凹陷西斜坡阜三段的岩石学、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及测井相特征,认为该区阜三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及浅湖-半深湖沉积,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5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单井相分析结果及小层划分为约束,绘制了台III、IV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发现阜三段砂体主要源自北部的三角洲朵体,具有分布广、岩性细的特点,蔡家堡-顾庄地区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华庄-叶甸-俞垛-边城地区则以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沉积为主,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与录井资料为基础,在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英台—大安地区泉四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6种微相。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确定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安塞油田南部延安组延9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以岩心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资料、储层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认为安塞油田南部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主要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工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表明该区储层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为主,河道储层物性较好,储油能力较强;分流间湾沉积薄层砂岩的储集物性很差,基本上无储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安棚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2800m的地层,层位以核三下亚段为主的勘探目的层系。沉积模式为靠山型扇三角洲复合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种亚相,进一步细分为近岸水下分流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河道间和前扇三角洲泥六种沉积微相。近岸水下分流河道和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在研究区的分布较广。致密低渗是该套储层突出特点,砂体类型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区中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的储集性能较好,是安棚深层系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应用岩心、录井、测井、古生物、重矿物和粒度分析等资料,采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对胜坨油田二区东营组三段沉积微相进行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河流相和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为辫状河流,可分为分流河道、河道侧缘和心滩等微相;扇三角洲相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河口砂坝等微相。通过各微相的特征分析,认为以水下分流河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柴北缘团鱼山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含煤段砂体分布广、厚度大,有可能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及测井曲线分析,并利用频率曲线、概率累计曲线、C-M图分析、散点图分析等对各微相沉积粒度特征及水动力环境进行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石门沟组主要为三角洲相沉积,进一步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种亚相和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及席状砂6种沉积微相; C-M图表现为典型的牵引流沉积特征,席状砂、分流河道间、河口坝主要集中在QR段,搬运方式以递变悬浮为主,水下分流河道集中于QPPO段,以跳跃搬运方式为主,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集中于PO-ON段,滚动组分较多,以跳跃搬运方式为主;砂岩总体向上变粗,呈逆粒序特征;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概率累计曲线均为2段式,以跳跃组分为主,三者曲线斜率依次变小,沉积颗粒分选变差,水动力增强;水上分流河道微相水动力最强,概率累计曲线为3段式,以跳跃组分为主,存在滚动组分,曲线斜率最小,分选最差。  相似文献   

16.
以岩心、测井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特征等,确定扶余油田中城区扶余油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并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测井相识别模式。研究认为Ⅰ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湾、席状砂和湖泥等6种沉积微相;Ⅱ、Ⅲ、Ⅳ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识别出分流河道、溢岸砂、决口扇、分流河道间湾等4种沉积微相。结合砂体以及沉积微相分布规律,总结了研究区沉积相模式,确定了砂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河道是油气的富集区和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为研究区剩余油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赵凹油田安棚深层系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棚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2800m的地层,层位以核三下亚段为主的勘探目的层系。沉积模式为靠山型扇三角洲复合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种亚相,进一步细分为近岸水下分流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河道间和前扇三角洲泥六种沉积微相。近岸水下分流河道和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在研究区的分布较广。致密低渗是该套储层突出特点,砂体类型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区中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的储集性能较好,是安棚深层系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8.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相对不发育是该区沉积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对以上各种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精细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根据录井油气显示、地层测试、试油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决口扇砂体、前缘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等主要储集砂体类型,为扶杨油层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微相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相对不发育是该区沉积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对以上各种沉积微相特征精细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根据录井油气显示、地层测试、试油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确定了4种主要储集砂体类型: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决口扇砂体、前缘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扶杨油层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研究了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构成和微相组合,共识别出截削式和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问湾等5种沉积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加组合、河口坝与远砂坝、席状砂的叠加组合等4类微相组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以三角洲前缘坡折带为界,将三角洲前缘分为“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3部分,各部分有独特的沉积微相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