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徐峰 《法制与社会》2014,(16):96-97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现状,从民间借贷概念,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高利贷的区别入手,对于民间借贷进行法律界定,剖析了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发现法律规制中存在的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完善建议,藉此规范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市场已经进入高级阶段,资金供需两旺,并具有迅速走红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然而,民间借贷相关立法滞后,市场监管缺位,司法主导突出,整个市场呈现出产生发展的内生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交易形式的电子化、法律规则的零散化、法律地位的尴尬化以及裁判结果依赖指导性解释等特征。民间借贷组织的主体地位问题、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管制问题、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问题以及民间借贷交易的信息监测问题等日益突出,加强监管立法和监管机构主动执法,依法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严厉打击高利贷,已成为金融生态建设中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在我国的历史非常久远,近几年,民间借贷案件经常发生,这也暴露出我国民间借贷的风险及相关的法律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断降低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是引导民间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降低民间借贷风险不仅需要从法律方面考虑,还涉及到国家政策、国家行政手段及宏观的金融环境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文章主要对民间借贷风险的法律防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发生,民间借贷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民间借贷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法律的规制三个方面分析民间借贷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其中,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主要集中讨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体准入、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以及民间借贷的利率限制。  相似文献   

5.
曹冬媛 《河北法学》2012,(12):132-135
借贷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所谓民间借贷是从近代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极大发展以来所做的区分,从其本身意义来讲就具有强烈的意思自治性和非固定性的特点。但即便是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越发繁荣的今天,民间借贷也不曾偃旗息鼓,因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相关法律和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通过要素分析和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式,以有限的篇幅初步勾勒出一个民间借贷利息的法律轮廓,抛砖引玉,以求更好地促进针对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现状和资本市场发展方向的利息相关法律之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民间融资的地位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对其实行监管,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其作出明确的界定.但在实际生活中,它却以一种“灰色金融”的方式存在着,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融资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民问借贷产生的原因以及民间借贷的现状、问题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减少民间借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的风 险.因此,为了使民间借贷正确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并且不增加现行金融体系的风险,就需要对其进行制度和法律上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市场的不断深化,民间借贷①作为正规金融的合理补充而日趋活跃。近年来,民间借贷已成为企业、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获得资金来源的重要借贷渠道。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相对不健全,民间借贷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加上法律漏洞和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叠加显现,民间借贷纠纷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前,亟需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以法律规制为主的综合性监管体系,规范民间借贷的合理发展。民间借贷的现实境况民间借贷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浓厚的传统渊源,在我国早期社会就已存在。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8.
刘泉谷 《法制与社会》2013,(29):171-172
民间借贷在我国具有悠远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长久存在的借贷形式,民间借贷现象的存在还是具有一定的正当性的。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制度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这就需要法律对其进行更多的引导和规则,而并非一味的封杀。但是我国现今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管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从立法角度、制度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其独有的灵活性、高效性赢到了众多经济主体的青昧,在一定范围内弥补了商业银行贷款某些方面的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的任意性带来许多现实性问题.本文指出为了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活动的健康发展,化解和防范借贷风险,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在学习我国香港特区立法经验的同时,更要注重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使民间借贷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汪丽丽 《法学论坛》2012,(3):111-118
各地民间借贷风波与非法集资类案件的频发日益困扰着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正常发展,继而影响到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对于这种内生性的融资行为缘何转化为犯罪行为,厘清其界限,并进行制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金融抑制政策、法律规定的不健全、法律责任体系的不完善等一系列制度诱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的不畅通,继而从外部诱发不正当民间融资行为的产生。故而,需要明确民间融资的法律地位、厘清监管边界、健全法律责任体系,从制度上变打击为预防。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借贷的存在不仅具有其历史因素,也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从民间借贷形成以来,其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双方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相应的法律关系.现如今,即使民间借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理论与法律基础还是非常薄弱.在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民间借贷的司法实践有待完善.从民法角度而言,民间借贷存在多种法律问题.虽然民间借贷的规模在逐步扩大,但同时民间借贷存在的法律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民法问题.本文就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瑞 《法制与社会》2012,(10):108-109
近两年,民间借贷问题在中央领导人的谈话中多次被提及,该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此制度的发展,实践与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及建议。其中,许多学者认为在看到对民间借贷强烈需求的同时,应分析我国现存制度中的不足,理智及平衡地从法律制度入手发展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是融资的渠道之一,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还没有关于民间借贷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已有的相关规定非常混乱,存在诸多弊端,我国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合同法律法规,解决因民间借贷引起的纠纷,促进民间借贷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来,涉及民营企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激增,民营企业民间借贷所引发的法律风险亟待引起重视。民营企业借贷纠纷案件往往标的额巨大、涉案当事人众多,且事实认定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法院应加强案件的审理和宣传工作,立法部门应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而金融部门则应进一步拓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姚舜 《法制与社会》2012,(26):93-94
从2008年以来,各类因民间借贷异化为非法融资的案件层出不穷,如震惊全国的吴英案.在有关民间借贷的学术著作中,学者对个人借贷的监管的研究趋于成熟,但在企业与个人借贷,民间资本金融市场准入规制问题上研究甚少,对其的法律监管更是缺乏.由此,本文将以吴英案争论焦点为切入点,明确民间借贷与非法融资界限,分析民间借贷异化为非法融资的原因,提出建立非刑法民间借贷规制模式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诉讼纠纷的日益增多凸显了我国在民间借贷和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民间借贷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着重分析民间借贷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和促使民间借贷在我国广泛存在的外界因素,从而阐释民间融资活动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推动民间借贷法制化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发展也是如日中天,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我国企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企业的扩大化再生产离不开融资,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企业很难从正规渠道获得融资,民间借贷也就成了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平衡资金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局面,但是也面临着资金流向无序性、风险大以及监管困难的问题。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民间借贷风险及预防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民间借贷存在风险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在民间借贷风险及预防控制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民间借贷规制的重点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解决我国民间借贷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通过法律创新形成制度激励,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民间借贷立法应当采用自然演进与建构相结合、一般规范与分类规范相结合的多层次立法体系。在重点借鉴美国、英国、香港地区及我国古代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和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情况,应当尽快修改相关法律并制定专门性法律文件。民间借贷的专门立法应当只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且专门从事借贷业务的机构和个人的商事借贷行为进行规范,重点是对主体准入、放贷利率、经营区域、放贷人的资金来源等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借贷,即Peer-to-peer-lending。是一种依靠网络而形成的新型金融网络服务模式,在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借贷,其借贷方式比较灵活简单,从而提供了一种比较新式便捷的融资渠道,是现有银行金融服务的一种补充。2005年最先诞生于英国,我国是在2007年出现了第一个P2P的网络贷款平台——拍拍贷,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借贷市场中的发展,由于法律的缺失和监管的不利,暴露出许多损及贷款债权人利益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P2P网络贷款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P2P网络借贷债权人利益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以及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就保护P2P网络借贷债权人的利益提出了自己的的制度设想与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的不足。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由于疏于规范,其无序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本文从民间借贷的问题出发,在分析其法律规制缺陷的基础上,对引导民间借贷走回法律正轨进行了探析,并就立法所牵涉的规制范围、利率管制、准入机制、监管体系四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