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应用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胶囊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Kromasil,4.6×250mm,5 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LSD雾化温度为50℃,载气N2流速为1.2L/Min.结果:测得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分别在2.18 μg-16.35 μg、2.10 μg-15.60v-g、0.59 μg-8.85 μg、0.73 μg-9.90 μg线性关系良好;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8%、97.68%、98.34%、99.5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好;本方法可用于银杏叶胶囊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脉平片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制剂中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进行定量分析。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mm×250mm 5μm);流动相四氢呋喃-乙腈-水(12∶10∶78),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银杏内酯C在1.11~6.66μg,白果内酯在2.232~13.392μg,银杏内酯A在1.912~11.472μg,银杏内酯B在1.502~9.004μg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6%,97.18%,97.71%,96.57%;RSD分别为1.0%,1.4%,2.1%,1.4%。结论: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对银杏叶片中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进行测定。结果银杏内酯A在2.12~1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0%;银杏内酯B在2.1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4.6%;银杏内酯C在1.97~9.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2.4%;白果内酯在4.12~2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3.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银杏制剂萜类内酯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银杏叶中萜类内酯化合物的含量为指标,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方法 将银杏叶在酸、碱、氧化、加热及光照的加速降解条件下放置后,采用HPLC法测定银杏叶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共4种萜类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费罗门C18分析柱(4.6 mm × 150 mm,5 μm);甲醇-水(30 ∶ 70)为流动相;漂移管温度:40 ℃ ;氮气压强3.4 bar。结果 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分别在0.995~24.875 μg、0.568~14.200 μg、0.489~12.225 μg、0.495~12.37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酸碱条件,特别是酸性条件下出现降解现象。结论 银杏叶中的萜类内酯在酸及氧化条件下稳定性稍差,储藏时需注意。  相似文献   

5.
李瑾  周凯  王倩倩  杨曼  朱美娟  潘梓衡 《中药材》2016,(10):2288-2289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检测银杏叶滴丸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K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30∶69;流速:1.0 m L/min;柱温:30℃,蒸发光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60℃,载气流量25 L/min。结果:5个批号银杏叶滴丸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K的含量分别为14.6~15.7 mg/g、7.9~9.1 mg/g和4.2~6.7 mg/g。结论:该实验建立的HPLCELSD方法同时检测为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6,(1)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白果药材中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方法白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8∶62);柱温30℃,体积流量0.8 m L/min。结果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分别在1.01~40.40μg、1.03~41.20μg、2.37~94.80μg、1.51~6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7.3%~99.2%之间。5个不同产地(山东济南、临沂、泰安,广西桂林和江苏泰兴)白果药材中四者的含有量分别为75.55~219.73、54.79~135.88、200.37~853.39、119.31~498.06μg/g。结论白果中4种萜内酯类成分的总含有量以江苏省泰兴市产者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黄琴伟  李樱红  郑成 《中草药》2011,42(12):2456-2458
目的 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为对照建立银杏叶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nun×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体积流量0.8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体积流量3.0 L/min.结果 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分别在1 672.2~10 033.2、1 026.4~6 158.4、527.8~3 166.8、2 200.8~13 204.8 ng呈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及总萜类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 (RSD 2.5%)、108.1% (RSD 3.5%)、116.0% (RSD 4.9%)、90.4% (RSD0.6%)及99.3% (RSD 1.1%).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行、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叶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定量测定,并为中成药中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萜类内酯含量考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吉  袁林  厉进忠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1):655-657
 目的:对国内外20个厂家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萜类内酯的含量进行考察,以对比国内外银杏叶制剂的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A,B,C的含量,回收率及精密度良好。结果:萜类内酯的含量参差不齐,所考察的国内绝大部分产品萜类内酯含量低,或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比例失调。结论:为保证我国银杏叶制剂的质量与疗效,对我国银杏叶的提取与制剂工艺进行深入的规范化研究并严格统一质量标准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苏静  谈锋  李连强  谢峻  冯巍  陈斌 《中草药》2008,39(11):1644-1648
目的从银杏叶中分离纯化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方法银杏叶提取液经醋酸乙酯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和Al2O3柱纯化后得到总内酯提取物,提取物再经两次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4种内酯单体。结果25%乙醇热提取、醋酸乙酯萃取、D-101柱、pH4.0的Al2O3柱对总内酯的提纯最终使总内酯质量分数达到44.98%。经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得到的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98.3%、98.9%、98.8%、98.4%。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为银杏叶中内酯单体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蓓 《中草药》2010,41(2):236-23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方法样品以甲醇溶解,蒸干后水溶,醋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HPLC-ELSD法测定,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4.5 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35∶10∶65);体积流量:0.8 mL/min;气速:2.85 L/min;漂移管温度:105℃;柱温:30℃。结果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03.5%、99.7%、101.6%,RSD分别为2.5%、1.9%、2.8%、2.0%。结论建立的滴丸制剂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定量方法可行性好、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牛胆汁中胆酸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制定中药炮制辅料牛胆汁的药用标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5C18-PAQ Waters柱(4.6min×250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72:28:0.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蒸发光检测器载气流速2.2L/min,漂移管温度85℃。结果:胆酸在1.648μg--4.944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4.2%。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牛胆汁中胆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Thermo C18 (4.6×250mm,5m),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0.8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00nm[1].结果 欧前胡素在0.07595 μg∽0.455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 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仙灵骨葆胶囊中的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为研究对象,采用Eclipseplu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60∶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隐丹参酮在线性范围52.8~528μg/mL(r=0.999 99)及丹参酮ⅡA在线性范围72~720μg/mL(r=0.999 99)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7%,RSD为1.06%和97.60%,RSD为1.6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成品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大黄中4种蒽醌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0.5%磷酸水溶液,C为乙腈,洗脱梯度:0~5min(9%A,80%B,11%C),5~20min(9%~8%A,80%~72%B,11%~20%C),20~35min(8%~7%A,72%~60%B,20%~33%C),35~50min(7%~5%A,60%~50%B,33%~45%C),50~60min(5%~4%A,50%~36%B,45%~60%C),60~80min(4%~0%A,36%~9%B,60%~91%C);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4种蒽醌在80min内即可达到完全分离,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97~19.40μg.mL-1、1.08~21.60μg.mL-1、0.97~19.40μg.mL-1、1.60~3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黄中大黄酸、大黄素在6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率最高。结论:提取溶剂不同对大黄饮片中蒽醌成分含量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使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0℃,载气流速1.5L·min~-1。结果:目标峰分离良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4~102.80μg·mL~-1、20.16~322.56μg·mL~-1、40.24~402.40μg·mL~-1、10.06~100.60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6.7%、101.5%和98.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耐用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银杏酮酯软胶囊中的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50×4.6mm,5μm);流动相: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25℃;ELSD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115℃;载气:N2;流速:3.5 L/min。结果分别以白果内酯峰面积对数(lgA1)、银杏内酯A峰面积的对数(lgA2)、银杏内酯B面积的对数(lgA3)和银杏内酯C面积对数(lgA4)与进样量m(μg)对数(lgm)作一次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分别为:lgA1=1.004 4lgm+5.241 2(r=0.999 9)、lgA2=0.985 1lgm+5.306 3(r=0.999 8)、lgA3=0.996 8lgm+4.874 1(r=0.999 9)、lgA4=1.0154gm+5.042(r=0.999 6),表明白果内酯在3.246μg~21.64μg范围内、银杏内酯A在2.864μg~17.184μg范围内、银杏内酯B在2.163μg~14.42μg范围内、银杏内酯C在1.311 0μg~8.740 0μg范围内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法较国家标准中采用的示差检测器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选择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作银杏酮酯软胶囊中的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杠板归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5μm,250×4.6m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结果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回收率分别为99.6%、100.8%;线性范围分别为0.158 93.178μg、0.006 993.178μg、0.006 990.279 6μg。结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RP-HPLC-RID测定中药和保健食品中低聚果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和保健食品中低聚果糖(包括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3种成分)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NH2(4.6 mm×2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水-乙腈(32:68),流速1.2mL.min-1;视差折光检测器,内部温度35℃。结果: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26~22.6μg,2.16~21.6μg,2.10~21.0μg;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6.32%,96.98%,95.67%。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含低聚果糖中药和保健食品中以上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维生素C粉针剂中维生素C和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氨基柱(5μm,4.6mm×250mm),柱温25℃,流动相为0.02mol.L-1的磷酸二氢钾液(pH=3.0)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1∶1),系统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30.0μg.m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小于0.53%、2.98%;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12%,RSD=2.44%。结论:此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维生素C粉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止嗽立效丸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1∶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盐酸麻黄碱浓度在0.63~4.38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22%。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