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6,26(3):120-120
2006年3月14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办的能源与安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和伊朗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空间,两国应加强在有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冯飞表示,中国将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中国到2020年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5~6亿吨。中国到2020年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将增长4%,这表示中国将增加石油进口。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能源署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00年,世界海上油田的石油产量将大幅度增长,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日产量将从1995年的700万桶增加到820万桶,非欧佩克组织产油国的增幅将会更大,日产量将从1995年的1410万桶增至1930万桶。 报告指出,海上石油增产主要原因有:勘探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深海钻井、建立海上浮动储  相似文献   

3.
要赢得与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合作主动权,将其框架下的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需要中国全方位的努力。 2006年5月25日,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正式供油!这是中国首次实现从陆路进口石油的重大突破,既是中国能源国际化、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的成功案例, 对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声音     
<正>伊核协议对世界能源版图的影响远远超出伊朗本身。总体来说,由于油价承压,中东石油输出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协议促成在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家大力发展核能,可能进一步导致石油消费量的减少。—9月17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施训鹏发表文章称,伊核协议不仅使核能在伊朗成为可能,而且会促进核能在中东其他产油国家的发展未来几年全国将形成8万亿至10万亿元的环境保护市场规模,环保产业逐渐  相似文献   

5.
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后,俄罗斯媒体及专家学者对中俄间能源合作作出了高度评价。俄媒称,从一些信号判断,中国新领导人打算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此次中俄在油气合作上达成突破,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中俄能源合作将驶入"快车道"。《彭博社》载文说,在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达成交易之后,中国预计会在5年之内成为俄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但是,石油又是一次性不可再生的能源,它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如果我们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替代能源还未形成产业化规模,那我们的供需将可能产生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加大。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7000万吨。目前,我国人口达13亿之多,如果消费完全依赖石油,那么必将会发生能源危机,因此,发展替代能源迫在眉睫。 据报道,美国为了实现更大程度的能源安全,他们努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积极  相似文献   

7.
信息传真     
宏观动态中美确定能源合作重点领域中美双方日前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将深入开展大规模风电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页岩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并着重在维护石油安全、扩大清洁能源的双向投资和贸易、深化能源科技合作等领域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     
《中国石油企业》2008,(11):13-14
第七次中欧能源合作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普京说俄应在影响世界油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沙特阿美公司明年仍计划扩大石油产能;欧佩克轮值主席称不排除再次减产原油可能;芬兰拟大幅增加能耗中可再生能源比例;  相似文献   

9.
石油石化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朱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展望石油石化业未来发展,有以下趋势:国际油价预计仍将会在较高价位波动,对世界经济、世界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石油市场和各国能源战略与能源结构的调整仍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对国际油气资源的争夺将更趋激烈。  相似文献   

10.
正国际能源署(IEA)和中国建立了三年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开展能源安全、建设、数据和统计方面的合作,该项计划也支撑了中国的能源转型、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和空气质量问题。国际能源署和中国国家能源局(NEA)还将在各种关键能源领域问题上扩大合作,包括石油应急管理和储备、天然气基础设施、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整合、能源效率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紧缩继续打压能源需求的情况下,美国能源情报署在其最新的短期能源展望下调了2009—2010年石油需求预测。该机构表示希望美国2009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8%,以减少主要能源的消费量。2009年,全世界石油的平均消费量预计每天减少近140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国家的石油需求量每天下降160万桶。美国能源署评估认为,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0.8%,到2010年,将增长2.6%。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2006年6月20日晚签订了在伊朗格尔曼沙尔地带(位于伊朗中部,萨玛兰、库姆和德黑兰省交界处)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合同。据悉,该协议得到了伊朗经委会的同意。“我们已在石油领域开展了更大范围的运作,伊朗在近三个月中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5万桶。”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努扎里表示。努扎里认为,伊朗总统内贾德的三天中国之行是伊中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个“拐点”。“我们国家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位于全球第二。”他称,伊朗将在全球的石油供给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驻伊朗大使刘振堂也在会上强调,中国将伊朗的能源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伊中关系目前还局限在能源领域,我们还应在其他领域也展开合作。”他同时提到中国公司拥有这个想法与能力,与伊朗公司在更丰富的领域展开合作。据悉,这是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公司继签署卡桑地带和达什德山合同之后签署的第三份合同,也是和中石化签署的第二份合同。合同规定,测震、勘探、掘井等活动费用由合同方承担。合同方至少承诺投人资金1961万美元,活动期四年,如果发现油气需要加强勘探和打更多井,承诺资金将增加到585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展望石油石化业未来发展,有以下趋势:国际油价预计仍将会在较高价位波动,对世界经济、世界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石油市场和各国能源战略与能源结构的调整仍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对国际油气资源的争夺将更趋激烈。  相似文献   

14.
石油石化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朱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展望石油石化业未来发展,有以下趋势:   国际油价预计仍将会在较高价位波动,对世界经济、世界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石油市场和各国能源战略与能源结构的调整仍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对国际油气资源的争夺将更趋激烈.   ……  相似文献   

15.
从深层次看,国际油价下跌有益于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和国际能源合作,这关系着更长久的能源供应。一般而言,在低油价时期"走出去"会比较容易,除了价格比较低,谈判也会比较容易,因此可以增加国际能源合作力度。从长远筹谋我国能源生产与供应角度,应尽快对石油天然气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加强对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多元资本对这一领域进行投资,这也是推进混合所有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     
《中国石油石化》2006,(16):10-10
EIA:2006年天然气价格将低于2005年;CERA:全球石油产能到2015年将增25%;伊朗表示不会减少石油产量;非洲将会成未来整洁能源重要供应地;美国能源部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俄计划2013年前解决石油价格偏低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进步的基础,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在不断增长。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将会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对石油和煤炭的依赖程度将有所下降。但埃克森美孚公司总裁RexW·Tillerson认为,到2030年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主要能源,其合计所占一次能源比例仍会保持在60%左右。受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影响,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石油工程建设》2011,(4):55-55
2011年7月初,中石油与古巴国家石油公司签署能源合作文件,双方表示将在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古巴国家石油公司(CUPET)一位高层7月13日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发表演讲时透露,中石油目前正与古巴商讨共同开发海上石油,内容涉及在古巴的墨西哥湾一侧租赁一个或多个海上区块。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中国石油企业》2006,(4):20-21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韩长斌到大庆石化公司调研,石油开采企业须按规定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财政部考虑对新能源利用实行税收倾斜,发改委将尽快修改完成全国天然气利用政策,我国将与德国合作钻探可燃冰实物样品,能源消费电气化将成为中国能源发展新思路,加拿大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供应国。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近年来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迅速。为了弄清哈萨克斯坦未来油气出口规模以及中哈两国油气合作前景,有必要对哈萨克斯坦油气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未来,哈萨克斯坦油气产量将进一步增长,到2030年石油年产量达到1.18×108 t,天然气612×108 m3(含煤层气等非常规气);能源出口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石油出口规模达1×108 t,天然气则主要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出口规模较小。为此,中哈两国作为近邻,能源互补性强,石油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