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对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取主动筛查,早期发现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植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入住综合ICU的374例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其中1—6月的178例患者为对照组;7—12月的196例患者为实验组,进行接触隔离及去定植等组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者患者在年龄、疾病评分、三管使用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监测的374例住院患者中,实施干预前后,对照组、实验组入ICU患者MDRO检出率分别为24.72%、23.4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ICU的患者MDRO检出率为分别为23.03%、1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感染人次率及感染例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及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入住大庆市人民医院ICU病房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综合征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为ICU更好地控制MDROs定植或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患者593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MDROs定植或感染的264例患者设为病例组,未发生MDROs定植或感染的3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7.0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MDROs定植或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手术、住院天数、入住ICU天数、中心静脉插管等11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住院天数15d、留置尿管、"三管"留置总日数20d、慢病史、昏迷为ICU患者发生MDROs定植或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ICU患者MDROs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手术、住院天数15d、留置尿管等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ICU患者MDROs定植或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心外术后ICU谵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11月入住ICU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5),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谵妄发生率降低,ICU治疗时间与总住院日缩短,28 d生存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作为主动预防措施较于传统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能有效降低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姜娟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05-520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维护中心静脉置管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4月间入住我院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78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实施循证理论支持下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将2015年9月—12月间入住我院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CLABSI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CLAB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CLABSI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在家属探视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ICU 33例清醒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2年12月ICU 40例清醒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探视期间进行简单介绍,家属有疑问时给予回答;观察组在家属探视期间主动向家属介绍患者当日监测指标及护理注意事项等,2组均不涉及病情及治疗主张,对2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ICU护士利用探视时间进行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灵活执行探视制度,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81-108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重症监护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检查表(ICDSC)评估患者ICU住院期间谵妄发生情况,统计谵妄发生率、初次谵妄发生时间和谵妄持续时间;记录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治疗费用。结果 2组患者入住ICU 8 h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 8 h以后谵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初次谵妄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每次谵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ICU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祛痰效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祛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祛痰总有效率达94%,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祛痰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入住我科ICU的25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28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人数、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入住ICU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接受MV治疗的时间及入住ICU天数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把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行MV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P发病率,缩短接受MV治疗的时间和ICU入住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值得在ICU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广玉  陈龄 《海南医学》2016,(13):2232-223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ICU>48 h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入住ICU的3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ICU的556例患者为干预组,分析总结对照组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干预组在对照组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针对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如强化手卫生教育和监管、加强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等,然后分析比较两组院感指标的差异。结果实施干预前后,分别发生医院感染33例和20例,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02%和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17例和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9.56‰和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并落实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显著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结合护理干预对其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ICU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3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3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ICU机械通气各时间段谵妄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ICU机械通气8 h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 8~48 h、48 h及ICU住院期间谵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谵妄首次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利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谵妄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谵妄发生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干预效果较单纯实施护理干预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32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及VAP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及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较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0.05)。结论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VAP的发病率,较大的缩短了患者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临床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3.
张昌碧  何磊 《重庆医学》2013,42(15):1719-1721
目的探讨集束化循证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VAP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将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入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入职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循证策略预防VAP。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6,P<0.05),但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集束化循证策略应用于临床可以有效防止ICU 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取该院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感染、颅内感染、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获得性肺炎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7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干预组给予获得性肺炎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入住ICU期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干预组患者入住ICU期间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获得性肺炎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可以使缩短患者入住ICU期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减少入住ICU期间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1年入院的1815例肿瘤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入院的2134例肿瘤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跌倒措施,观察组采用防跌倒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0.88%,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住院患者中采用防跌倒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肿瘤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ICU危重症患者68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47%(P<0.01);干预组患者压疮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胃肠道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按护理方式不同将2016年1-12月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入住ICU的122例住院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对照组,n=64)和集束化护理组(干预组,n=58)。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EN中断喂养的发生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入住ICU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EN耐受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EN中断喂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SAP患者EN耐受性并发症的发生率、EN中断的发生率,有效提高SAP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并缩短ICU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在预防重症肺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ICU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ICU-AW发生率、转出ICU时巴氏指数评分(barthel index,BI)、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及转归情况。结果:干预组ICU-AW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3.3%(P0.05);干预组转出ICU时BI评分为(46.50±8.60)分,高于对照组的(38.00±6.37)分(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5.37±1.29)d,ICU住院天数(8.70±2.93)d及死亡/放弃治疗率13.3%,均低于对照组(9.26±2.21)d、(14.70±5.82)d及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ICU-AW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提前预防重症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收治VAP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VAP发病率以及入住ICU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病率,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ICU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入住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VAP患者进行护理,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预防了重症患者VAP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