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应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某院接受TACE术治疗的42例原发性肝癌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分别行16排螺旋CT检查、MRI检查、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治疗效果,以DSA判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MRI检查的疗效判断效果及价值。结果:MRI检查(96.55%)判断准确率显著高于16排螺旋CT检查(75.86%)(P<0.05);MRI检查(92.11%)判断敏感度显著高于16排螺旋CT检查(68.42%)(P<0.05);16排螺旋CT、MRI检查疗效判定特异性均为1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6排螺旋CT比较,MRI检查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肝患者TACE术后病灶疗效判断,可获得更好准确性及敏感度。  相似文献   

2.
蒋桂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50-19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原发性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前、术后7天、术后3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改变、肿瘤血供情况、记录肝动脉血流、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显著缩小、血供明显减少,肝动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判断肝癌术前术后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检验肝癌TACE术疗效评定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某院治疗的124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124例PHC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均采用MRI、CT检查评估TACE术后疗效.统计DSA诊断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原发性中小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共38枚病灶,行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2枚病灶局部复发,成功率94.7%.术后随访12~48个月,患者生存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CT与MRI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100例为对象,术后3个月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并以DSA结果为依据,观察CT与MRI的病灶残留检出率、复发检出率等。结果:术后3个月原始病灶残留诊断准确率、复发病灶检出率、新增病灶检出率方面:CT分别为89.12%、44.44%、33.33%,MRI分别为95.92%、77.78%、71.43%,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的诊断上应用MRI价值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检出病灶残留、复发以及新发病灶,准确评估介入术疗效,为术后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6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行二维超声、CDFI、PW、CDE,观察肿瘤大小、内部回声、血供变化、检测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主干血流平均流速等情况。结果 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明显减少(P<0.05),肝固有动脉平均流速较栓塞前明显下降,门静脉平均流速较栓塞前增快,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能量多普勒(CDE)超声亦可提高低速血流检出的敏感性。结论超声检查,包括二维检查、CDFI、PW、CDE,以其简便、无创伤、无痛苦,无放射线损伤、可多次重复以及价廉为特点。可首选作为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彭泽品  陆鹏 《安徽医药》2017,38(6):782-784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在肝癌经动脉化疗检塞术(TACE)前血供情况及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六安市中医院住院的28例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前先行上腹部平扫、增强及肝部腹腔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肝癌供血血管的起源和走行,评价128层螺旋腹腔血管成像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观察介入治疗后碘油沉积情况。结果 经TACE治疗4周后,CT观察碘油情况,7例全瘤均匀致密,21例病灶内散在沉积高密度碘化油影,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整,增强128层螺旋CT扫描显示17例患者肿瘤较治疗前缩小。结论 128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解剖结构,肝脏肿块内的碘油沉积分布情况,对介入栓塞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有助于临床制定肝癌介入治疗计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螺旋CT评价36例肝癌碘化油化疗栓塞疗效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治疗前后行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TACE治疗前后CT诊断明显,本组36例患者均在介入治疗后1个月左右,行碘油CT平扫,病灶内沉积高密度碘化油影,形态不规整,密度不均匀,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36例患者肿瘤较治疗前缩小33例(91.6%),其中3例患者在原肿瘤旁出现新的癌灶。结论 TACE治疗后螺旋CT平扫可以很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累及范围,对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及指导再次治疗时机选择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TACE、TACE PEI及PEI三种介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住院进行TACE、PEI或TACE PEI介入方案治疗的PLC病例,记录患者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AFP及B超、CT等检查情况并术后随访4~12周,复查实验室指标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三组的疗效以TACE PEI组最好(P=0.000),生存率以TACE PEI组最高,中位生存期最长(P<0.05)。AFP改善以TACE PEI组为最佳(P=0.000),肝功能分级改善率亦以TACE PEI组为最高(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无癌栓、治疗后肿瘤缩小率、TACE次数、是否行TACE PEI治疗、治疗后AFP值及肿瘤直径;多因素分析示:有无癌栓、是否行TACE PEI治疗对预后有意义。结论TACE PEI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EI方案,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少数患者可达临床治愈标准,生存期大于5年。门静脉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无癌栓、行TACE PEI治疗者的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关系,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的认识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从本科室2002~2008年6月期间CT检查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而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36例患者,对其介入栓塞术后的CT表现及临床征象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6例患者中有24例(66.7%),发生沉积区丢失碘化油现象其中第一次栓塞后丢失15例。24例中有14例,均出现碘化油不同程度的沉积不全,因肿瘤复发增大及肝功能下降等,在两年内死亡。生存两年以上的22例。12例碘油一直沉积,其余皆及时介入治疗使碘油保持沉积。结论采用CT扫描,动态随访,观察肿瘤部位碘化油沉积形态的改变,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维持疗效,判断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扫描对肾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作者对1995-05~2002-05本院CT检查46例肾损伤的病人作一分析,并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 全组共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4~68岁,平均34岁。均为外伤。病程0.5小时~5天。 1.2 临床表现 腹痛、腰痛、血尿、肾区  相似文献   

12.
急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临床上较常见,多以CT扫描作为诊断手段。我们对80例CT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CT表现特点及其血肿的演变规律,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我们收集了近年来我院CT诊断及追踪观察的急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病例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1.96:1。年龄28~38岁,平均57岁。临床表现:起病急,约84%的病人出现偏瘫,其次为昏迷、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等,有13例做了腰穿检查,颅压在2.62~3.87kPa。所有病例均作了2次以上CT检查,首…  相似文献   

13.
14.
曹兵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119-1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管癌患者的CT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49例经手术、ERCP、经皮穿刺话检并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胆管癌可出现多种CT影像表现,表现下述特点:多出现胆管扩张“软藤”征;胆总管扩张并突然截断;强化CT表现不明显,延迟扫描出现高密度强化表现。结论CT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清晰的显示胆管癌原发病变、胆管扩张程度及对周围浸润范围,在早期发现胆管癌和鉴别渗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评价,CT常规扫描与高分辨CT(HRCT)扫描对眼眶单纯内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眼眶单纯内壁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27例,女13例。所有病例都行轴位扫描,加冠状位扫描8例,其中10例行HRCT扫描。结果筛骨眶板骨折40例,诊断精确率高。结论CT常规扫描特能细致的显示眼眶内侧壁的解剖结构,能精确的显示眼眶单纯内壁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并发症,是最重要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HRCT扫描是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溢血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影响高血压脑溢血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分析术前意识水平、CT显示的出血部位、量、破人脑室的形态分布及中线结构移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阐述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深昏迷死亡率为57%,浅~中度昏迷死亡率为15%;深部出血死亡率为70%,是浅部出血的9倍。出血量大于50ml的死亡率为小于50ml的2倍,中线结构移位≥10mm死亡率为49%,出血破入脑室并扩展到第三脑室导水管者死亡率为100%。结论对浅部血肿及小脑血肿以超早期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以减压为目的,不强求彻底清除血肿,以锁孔开颅清除血肿较为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图像计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1例颅脑损伤病例,于伤后24h行头CT扫描,依图像计分,并于伤后3个月对每例患者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二者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头颅CT图像计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行头CT图像计分能初步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CT动脉造影在已我国应用,主要为肝脏肿瘤的诊断,肝以外消化器官应用情况较少。现对CT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肿瘤疾病,作以下探讨。1 CT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意义1.1消化道肿瘤的CTA表现多血供的肿瘤在CTA上均表现为明显强化,原发性肝癌为不均匀增强,转移性肝癌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X线摄影和CT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0例患者均有X线平片,30例行CT扫描。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60例中56例显示骨质改变,40例显示病灶边界,22例显示骨膜反应,20例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30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10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结论X线平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二者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吸虫病患者的肝脏CT表现。结果CT主要表现为肝包膜下末梢胆管小囊状、细枝状扩张(18例);肝门区胆管树枝状扩张(8例);同时合并末梢胆管及肝门区胆管扩张(7例)。结论肝包膜下末梢胆管小囊状、细枝状扩张,扩张的末梢胆管较肝门侧胆管的管径粗为肝吸虫病CT表现特征。肝吸虫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