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荒川变成米粮仓文\许世俊1995年底,面对林区“两危”的状况,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作出开发“五荒”的战略部署,柴河林业局党委立即行动,定方案,发文件,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号召,广泛发动。山上林场积极响应,下岗职工踊跃承租“五荒”,试点单位搞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区私有经济发展与林业“五荒”开发Thedevelopmentofprivateeconomyinthestate-runforestregionwithexploitationontheforestry“fiveKindsofwasteland...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对森工林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决策。为解决森工林区经济危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和发展契机。本文着重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基本思路——针对森工林区的性质和特点、搞好调研、编制调整改造实施方案及各龙头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最终实现“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翁牛特旗公开拍卖“五荒”地。据《内蒙古日报》报道,翁牛特旗将未开发的荒山、荒沙、荒坡、荒沟、荒滩作价拍卖。这个旗现有未开发的“五荒”8000多万亩。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群众达小康步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个旗旗委、政府决定,把“五荒”资源开发推向市场,采取公开、平等竞争、自愿认购的办法进行拍卖。旗内外农牧民、社会团体和广大客商,都可以签约购买。谁购买,谁限期投资治理,谁受益、使用,经营权50~100年不变。(林辑)  相似文献   

5.
拍卖治理“五荒”致富奔小康姚国树林西县板石房子乡大马金沟村从1994年开始,本着“公开招标,平等竞争”的“五荒”拍卖原则.对全行政村范围内的1000公顷荒山荒坡进行公开拍卖,全年累计拍卖“五荒”面积500公顷。全村共有62户人家买了荒山,占全村总户数...  相似文献   

6.
开发木片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是林区一个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全国已有不少省、区森工企业生产和出口木片,既提高了木材综合利用率,也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木片生产在陕西林区尚未发展起来,不少人对此缺乏认识,本文就森工企业开发木片生产的必要性、可行性、工艺与设备、组织、管理问题等作一初步探讨。1 开发木片生产的必要性木片是利用林区“三剩”,如枝丫、小径木、木材加工的边角废料等削制成4~40mm  相似文献   

7.
薛洁  沈源 《林业科技》2001,26(3):60-61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地域辽阔 ,森林广袤 ,在林业“两个体系”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 ,资金现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 ,使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既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又不同于一般的可持续林业。客观地分析这些特点 ,适时系统地采取科学措施 ,才能使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尽快摆脱困境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 森工林区发展的有利条件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历史的机遇。特别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和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是森工林区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潘杨  王春霞  姜颖 《林业科技》2005,30(1):57-59
依据森工林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林业的要求及笔者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观察。就落实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三个地位”的发展战略,结合“两大体系”建设的国家林业发展方针进行了讨论。提出要培育森工林区的生态产业,促进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确立森工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加速林产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森工林区的主导产业,促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确立森工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要推进相关制度的创新,把生态和产业优势迅速地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确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森工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在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和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坚持深化改革、健康发展,使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林区社会全面进步。一、“十五”森工规划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累计实现产业总产值676.5亿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开发新能源产业的现状,探讨了新能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应按规划积极布局该省森工林区新能源产业开发,破解新能源发展瓶颈,通过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开发,积极推进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展森工林区林产品地理标志建设,是当下森工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各类产业产品实现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对促进森工林区产业转型发展,规范林产品地理标志的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区域林产品市场竞争力,改善地区生态和民生,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黑龙江省林区养殖业生产大体包括家畜类、家禽类等,野生经济动物有:皮毛类、药用类、水产类、观赏类和昆虫类等项生产。其发展是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1983年以来,随着森工工作重点的转移,为缓解森工企业“两危”,开发替代产业,从而使养殖业成为林区多种经营重要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森工企业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林区森工企业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资源和经济危困使森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林区向何处去,如何改变“两危”的困扰,成了林区人和有识之士议论的话题,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1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厂家——卫生筷子厂面临的形势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现有卫生筷子厂家近百个,年消耗原料 30万 m3左右的原木资源,约占我省森工林区木材产量的二十分之一,且所消耗原料大部分为 18cm以上的大、中径级原木,造成森林资源的极大浪费。   随着我省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的进一步调减,将进一步造成林产工业厂家原料供给的严重不足,迫使其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实施“关、停、并、转”战略。做为林产工业的厂家——卫生筷子厂,也同样面临困境。要想转变目前状况,一是转变产品生…  相似文献   

15.
林区城镇化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途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自1964年开发至今近40年来,遵循“先山上后山下、先生产后生活”,“以场轮伐、以场定居”的建设方针,先后建成大型森工企业10个,林场74个,形成林区城镇35个。由于林区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社会功能不全,人员就业渠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下文从林区实际出发,在详细分析林区城镇化发展有利因素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林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绿色食品 促进生态经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森工林区实际情况,提出森工林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走生态经济之路。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契机,建设森林生态经济体系。讨论了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森工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经济的特点,全面地分析了森工企业在市场开发中的不足,针对林区多种经营产品的市场开发,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森工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经济的特点,全面地分析了森工企业在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林区多种经营产品的市场开发,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关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结构调整的研究施双林,许江,贺力(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1森林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几十年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森林结构严重失调,森林质量严重下降,从而就造成森工企业经济危困、可采资源危机的严重局面。要想摆脱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20.
薛洁  沈源 《林业科技》2001,26(3):60-61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地域辽阔、森林广袤,在林业“两个体系”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资金现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即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既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又不同于一般的可持续林业,客观地分析这些特点,适时系统地采取科学措施,才能使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尽快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