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可通过外加磁场来控制磁敏橡胶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可解决磁流变液颗粒沉降、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磁敏橡胶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制备了尼龙帘线增强型天然橡胶/丁苯橡胶(natural rubber/styrenebutadiene rubber,NR/SBR)并用胶基磁敏橡胶,采用Zwick/Roell电子拉力机和力磁耦合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其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磁流变效应。结果表明,尼龙帘线的加入可以极大地提高磁敏橡胶的抗拉强度,同时也可提高磁敏橡胶的剪切模量和零场剪切储能模量;当加入三层帘线时,其抗拉强度可达到17.8 MPa,零场剪切储能模量为2.87 MPa;但随着尼龙帘线的增多,其磁流变效应则降低。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种独立磁头可控式永磁缓速器,分析这种永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采用ANSOFT软件对独立磁头的磁路磁场进行分析,得到磁头结构尺寸与磁头对转子磁吸力的关系,并仿真优化各个参数,得到磁铁厚度、过渡磁轭厚度、磁轭间隙以及外壳磁轭厚度等参数与吸力之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磁敏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铁基纳米微晶材料的磁敏特性和LC反馈式振荡器的特性,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磁敏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可用作弱磁场探测、磁敏开关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磁敏传感器中测装置建立50mT恒定磁场,以便加磁测试磁敏传感器元件芯片VH参数以及为使磁场激磁电流恒定,电流大小可调整设计的可调恒流电源。  相似文献   

5.
新产品     
磁敏传感器用于探测气缸中活塞的位置,这些传感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接触器和平滑舌簧开关系统。 在活塞上安装上一个磁性环。磁场穿透气缸的非导磁外壳。当接近磁敏传感器的敏感区域时,传感器改变其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磁真空泄漏原理的漏磁无损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磁折射的进一步推导与分析基础上形成一套缺陷磁真空泄漏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磁真空泄漏原理的漏磁检测新方法:清除较强的背景磁场,让被检测导磁构件体内磁通在缺陷处无反向背景磁压最彻底地泄漏到所创造的磁真空区域,形成最大化漏磁场并被置于该区域的磁敏元件所感应.采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对该原理及其方法进行可行性论证.阐述该原理与方法的特性所在.磁真空泄漏原理及其方法使得缺陷漏磁场在空间范围和强度上均有所增大,可提高磁敏元件的探测提离距离,从而可实现真正的远距离非接触式漏磁探伤.另外,可消除或减少传统磁空气泄漏漏磁检测方法中由强的背景磁场所引起且一直存在的缺陷信息失真、磁噪声以及某些磁敏元件如霍尔的饱和不工作现象.磁真空泄漏原理与方法的提出与分析在促进漏磁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应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漏磁检测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磁敏弹性体(MSE)是一种具有优良磁响应特性的磁敏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将产生垂直其表面的磁致法向力,结合聚偏氟乙烯(PVDF)的正压电效应,针对转速检测提出一种结合两者特性的转速传感器,在敏感单元中设计由MSE与PVDF压电单元组成复合结构,通过复合结构感知磁场激励以实现转速检测,并从微观与宏观层面分析了检测机理,采用自建测试系统确立了磁致法向力与磁场间的关系,PVDF的动态形变响应及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以复合结构为核心的敏感单元对测试转速的磁场激励表现出稳定的电压峰值响应,并能够实现对中高转速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8.
光纤磁场传感器的磁场探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纤磁场传感器的探头是光纤磁场传感器中最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根据光纤传感器的测量要求和磁敏元件(磁光晶体:BiGd:YIG-Y3-x-yBixGdyFe3O12)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必须在光纤磁场传感器探头中产生线偏振光,同时为了在磁敏元件加入传感器探头后不至于增加固有损耗,故在探头两端使用了两个光纤准直器。介绍了在探头设计中,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的GaAs霍尔元件是一种新型的磁敏元件。本文介绍了用核磁共振(NMR)方法测量其线性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了测量仪器,给出了霍尔电势与外加磁场的关系曲线,讨论了校准测量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传统寄生式时栅位移传感器采用线圈传输电信号,不能保证线圈本身及绕线质量,导致寄生式时栅位移传感器体积大、灵敏度低、功耗大。根据寄生式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选择一种基于磁敏元件代替绕制线圈的方法。用ANSOFT/Maxwell对磁钢和磁敏元件的气隙磁场、磁敏元件与被测齿轮之间的距离、磁钢大小和形状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可知3mm×3mm×2mm的长方体磁钢在气隙为3mm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磁敏元件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磁敏二极管是继霍尔元件和磁敏电阻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磁电转换元件。它具有体积小、磁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磁场检测、自动磁力探伤、工业自动化和电子技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以磁化硅橡胶为基体,在有磁场和无磁场条件下制备了多种组分微米级(粒径5~8μm)和亚微米级(粒径200 nm)软磁颗粒掺杂的磁敏弹性体(MSE)试样,通过电导试验装置和磁致电导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MSE试样的磁致电导特性,探究磁致电导机理.结果表明:在有磁场条件下制备微米级颗粒填充的MSE的磁致电导特性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低功耗磁敏电阻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铁磁性薄膜制作的低功耗强磁体磁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及其典型应用。该元件具有输出灵敏度高,功耗低的特点,对弱磁场检测和用电池供电的场合下应用,具有特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超磁致伸缩泵驱动磁路建模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面向固液混合作动器的新型超磁致伸缩泵结构。对超磁致伸缩泵驱动磁路进行了数学建模,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超磁致伸缩棒上磁感应强度的理论计算值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采用磁场有限元法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棒的轴向磁场与径向磁场均匀性,发现径向磁场均匀性明显高于轴向;针对不同长度的棒进行了轴向磁场均匀性分析,揭示了其影响与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驱动磁场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发现在输入电压恒定时超磁致伸缩棒内的磁感应强度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提高而衰减,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西德 Neumüller 厂生产了一种新型磁敏半导体元件,它可用来作为磁场探测器(代替霍尔探针)、电子罗盘、无整流子直流电机或电子接近开关的敏感元件。该厂生产的作为单个二极管(MD130C 型)和双二极管(MD230A 型)销售的磁二极管在反向电流为10μA 时所具有的最大反向电压为50V。在无磁场影响时5V 正向电压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在液压阀工作空间环境限制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体积精小、结构紧凑的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针对该种致动器内部偏置磁场强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其偏置磁场分布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设计,通过引入磁场不均匀度及平均磁场强度两性能指标对偏置磁场分布结构进行区别,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最佳偏磁分布结构为超磁致伸缩棒段数n=3时;制作了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试验样机,并对样机磁场强度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棒表面的磁场分布与仿真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其磁场不均匀度约为22.7%,说明所设计偏置磁场结构是合理的,该研究对于液压阀件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磁场产生器的三维磁场计算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NSYS软件对不规则模型的磁场产生器进行三维静磁场计算,阐述了在漏磁不能忽略的情况下磁场产生器的磁场计算过程,分析影响漏磁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其原因,重点讨论了空气隙的大小对漏磁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优化设计方法对模型尺寸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驱动器驱动磁场的性能,通过采用电流励磁法,建立基于磁感应强度为控制变量的单层空心线圈、多层空心线圈和带超磁致伸缩棒的多层线圈的轴线磁感应强度数学模型,分析超磁致伸缩棒、线圈长度和线圈半径对驱动磁场的均匀性和驱动磁场大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减小超磁致伸缩棒与驱动线圈之间的气隙,能提高驱动磁场的线性度;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增加线圈长度,减小线圈半径,能够提高驱动磁场均匀性;仿真结果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驱动磁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轴承》2021,(8)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通电测磁的钢球表层微细裂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钢球表面微细裂纹所产生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数量级,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然后,选择高灵敏度隧道磁敏电阻传感器拾取磁场信号,并设计了弧形差分阵列探头实现全覆盖扫查;最后,分析通电电流频率和强度对不同深度和走向裂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影响,优化了交流激励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交流电频率的增大,漏磁场逐渐减小,扰动电流产生的扰动磁场逐渐增大;随电流增强,磁场呈增大趋势。另外,设计了一套钢球微细裂纹检测系统,采取沿钢球表面螺旋展开扫查,机械手配合钢球的旋转运动,实现钢球表面的全覆盖自动化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工作性能以及磁场环境问题,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磁场强度、漏磁以及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磁场均匀率进行了研究,并基于GMM设计了一种双线圈换能器。在分析了GMM特性以及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大GMM棒磁场强度、减少漏磁和提高磁场均匀率为设计原则,将GMM棒轴线方向上磁场强度作为评价标准,采用COMSOL Multiphysic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双线圈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三维磁场仿真,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在工作过程中上下导磁体和导磁回路的结构参数对磁场均值大小和磁场均匀率大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导磁体半径的增加,GMM棒磁场均匀率先增加然后增幅缓慢趋于平衡,磁场均值先不变,然后大幅降低;随着导磁回路相对磁导率增加,GMM棒磁场强度均值大幅增加,当相对磁导率达到1 500时,磁场强度均值基本趋于平衡,经过优化,磁场均匀率从59.7%提高到90.5%,增幅为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