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发病机理 ,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统计分析 36例小儿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结果 本组以小儿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其次为感染、恶性肿瘤、肝病、药物等所致。结论 小儿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发病机理复杂 ,但均可随原发病好转而改善。  相似文献   

2.
张静  张蕾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4):11-11
目的:探讨小儿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发病机理,指导临床诊治。方法:统计分析36例小儿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结果:本组以小儿结缔组织病最常见,其次为感染、恶性肿瘤、肝病、药物等所致。结论:小儿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发病机理复杂,但均可随原发病好转而改善。  相似文献   

3.
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占恩  许洪志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201-202,206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它是多种病因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血液学表现。病因复杂,按照病因分类,可以分为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李刚 《医药世界》2010,(11):1380-1381
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本院360例初诊时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 360例患者中,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共267例。非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共93例。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与病因,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11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73.6%,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占26.4%。结论全血细胞细胞减少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和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骨髓细胞学检查可明确病因,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全血细胞减少症(PCP)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学异常,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可由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造血系统疾病是其主要原因,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也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且易引起漏诊及误诊。现将我院血液科近2年来收治的53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4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例中140例查明病因,1例不明。血液病为主要病因,占75.2%,非血液病占24.1%。各疾病按所占比例排序前5位依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系统全血细胞减少病因以恶性及难治性疾病为主。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复杂多样,除造血系统疾病外,需排除非造血系统疾病,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方法对252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84例,占73.9%;非造血系统疾病68例,占27.0%。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骨髓象分析,有助于临床正确的诊断治疗,对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有着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娟  王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0-111
目的分析外周血"三系减少"患者骨髓象查明病因,提供临床诊疗。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已被临床医师熟知,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外周血三系减少未引起临床重视,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9例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的患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筛查血常规,同时WBC〈4.0×10^9/L、HGB〈110g/L、PLT〈100×10^12/L定为"三系减少"。现将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及其他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造成"三系减少"的病因一类为造血系统疾病,占72.5%,另一类为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7.5%。结论今年来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需引起临床的重视,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0.
全血细胞减少多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但亦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临床上常引起误诊或漏诊。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急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血细胞减少多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但亦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临床上常引起误诊或漏诊.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急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全血细胞减少症在临床可分为由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两大类 ,对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医师皆熟知 ,但对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尚缺乏一定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 1 995年以来 1 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例资料 ,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以促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门诊及住院病人确诊全血细胞减少者 1 96例 ,男 1 0 1例 ,女 95例 ,年龄 4~ 72岁。1 2 全血细胞减少诊断判定标准 血常规检查均 >2次 ,Hb <1 0 0g/L ,WBC <4 0× 1 0 9/L ,BPC <1 0 0× 1 0 9/L。1 3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1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血液系统疾病占78.18%;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0.00%,不明原因占1.82%,而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巨幼细胞贫血(MA)最为多见(占27.27%),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肝脏疾病最为常见(占7.2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期全血细胞减少症这一临床常见的血液学现象的致病原因,提高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近10年来住院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患儿病例62例,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病因诊断中,造血系统疾病51例,占82.26%;非造血系统疾病11例,占17.74%。造血系统疾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常见,其次为急性白血病及地中海贫血。结论导致儿童期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复杂多样,结合患儿临床表现、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参考现有文献和本地区疾病特征,并注意观察随访,全面综合分析,多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97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造血系统疾占84.5%,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占31.9%,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占18.6%,巨幼细胞贫血(MA)占12.4%,急性白血病占(AL)10.3%。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5.5%,不同疾病有各自特点。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较多,其中造血系统疾病占多数,依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可进行鉴别,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附613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及时、准确治疗;方法对本院4976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其中61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按国际及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诊断分析及预后转归评价。找出发病原因,总结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诊断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指标;结果发现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病因众多,其中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急性白血病、MDS、MM)1815例中,有287例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占46.8%;造血系统难治性疾病(AA、PNH-AA)286例中有124例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占20.2%;造血系统良性疾病(ACD、自免贫、巨幼贫、缺铁贫、继发贫、粒减、ITP)1379例中有120例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占19.4%;在非造血系统疾病(脾亢、病毒感染、免疫相关疾病、胶元病、恶性癌肿)1272例中有82例,占13.3%为全血细胞减少症;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不只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亢、巨幼细胞贫血等传统疾病。还有许多非造血系疾病,如免疫性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病因复杂全血细胞减少症及病因不明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血涂片和骨髓象检查技术对1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1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外周涂血片和骨髓象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50例,其中慢性肝炎20例,肝硬化3例,肺癌4例,恶性肿瘤10例,心内膜炎3例,结缔组织类疾病7例,胃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脾功能亢进1例;造血系统疾病引起13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7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0例.结论 外周涂血片和骨髓象检查有利于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骨髓象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自限性、可逆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滞,通常表现为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预后良好,多数去除病因1~2周后恢复,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渡过危象期,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3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和骨髓检查结果,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患儿的常见病因类型。结果 131例儿童全血细胞减少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87例(66.4%)]、发热[86例(65.6%)]、出血[45例(34.3%)];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122例(93.1%),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最常见的病因[54例(41.2%)],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8例(36.6%)];非造血系统疾病9例(6.9%),其中病毒感染性疾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脾功能亢进、神经母细胞瘤和尼曼-皮克病各1例。结论 儿童全血细胞减少主要病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不同环境因素病因可能会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血小板减少患者4368例与假性血小板减低患者600例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血液系统疾病、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脓毒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肝病、脾功能亢进;造成血小板假性减低原因有血液凝集,同时还有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大血小板、冷凝集。结论造成临床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液系统疾病,药物与脓毒症同样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因素,而血液凝集则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