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植物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及其品质,而且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研究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采取主要植物样品,分析其N、P、K、Ca、Mg、S、Fe、Mn、Cu、Zn、Mo、B和Se含量,以期了解不同植物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3种主要植物含N量变异最小,而P、K、Mg、Mn、Cu和Zn含量的变异居中,Ca、S、Fe、B、Mo和Se变异比较大。总的来看,大部分禾本科植物K、Ca、Mg和S的含量比较低,藜科植物Ca、Mg、Mn和B的含量比较高,百合科植物S和Se的含量比较高,而Fe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植物,菊科植物含Cu比较多,阿氏旋花Fe和Mn含量比较高,苔草N、P、K和Mo含量比较高。包括优质牧草羊草在内的7种植物Se含量等于或低于0.05mg/kg,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特征,探明微量元素在土-草体系内的循环及其分布状况,以期了解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地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从而为治理草地退化提供理论依据,在天祝县选取4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采集48份土壤样品与草样,测定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Mo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Fe、Mn、Cu、Mo含量在优势植物及其土壤体系内总体增加,Zn总含量变化呈"U"形,在LD、MD样地的土-草体系内明显下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优势植物根际土壤Fe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土-草体系内的占比下降,优势植物Fe含量呈升高趋势,在土-草体系内的占比升高.优势植物地下部分及其根际土壤Mn含量在SD样地达到最大值,优势植物地上部分Mn、Mo含量在MD、SD样地的土-草体系内均占比明显升高;优势植物Zn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U"形变化,在LD、MD样地含量明显下降;优势植物地上部分Cu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增加趋势,在SD样地的土-草体系内占比达到最大值;研究地区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微量元素均充足.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供给水平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通过研究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Fe、Cu、Mn、Zn、B的分布特征以及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发现有效态Fe、Cu、Mn、Zn、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9.15、0.94、3.73、1.60、0.28 mg·kg-1,有效态Fe、Cu、Zn、B随海拔增加并未有显著增加或减少的规律,0-20cm土层的有效态Mn随海拔增加有显著(P0.05)减少趋势。有效态Fe、Mn、Zn具有空间异质性。0-20和20-40 cm土层,有效态Cu都对人为干扰响应敏感(P0.05),且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有效态Cu含量呈现富集现象,最大富集率分别为139.5%和181.8%。  相似文献   

4.
采用HNO3-HCLO4(体积比4:1)的消解体系,在常压低温微沸条件下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牛蛙体内8种组织器官(肾脏、肝脏、皮肤、心脏、肺脏、精巢、卵巢、肌肉)中Fe、Mn、Zn、Cu的含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牛蛙体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为Fe>Zn>Mn>Cu;4种微量元素在牛蛙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Fe和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14;Fe和Cu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855;Mn和Cu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584.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在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种植的5种优良防风固沙植物体内Fe、Mn、B、Mo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丰缺程度及其对动植物的生物学效应,不足或过剩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5种植物的Fe含量为95-425PPm,Mn含量为21-284PPm,B含量为69-119PPm,MO含量为3-9.5PPm。花棒、羊柴、白柠条的B含量超过了100PPm,是“富硼植物”。  相似文献   

6.
“活性蜂王浆口服液”是用优质蜂王浆、刺槐花蜜和几种滋补性中草药提取液配制而成的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剂。本品用山梨酸做防腐剂,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成品为浅琥珀色液体,甜中略带酸味,比重1.07±0.02,pH 4~5,总蛋白含量为0.659%;测定了17种常见氨基酸的含量,其总量为0.528%;10—HDA为0.112%;果糖159.5mg/ml;葡萄糖25.58mg/ml;蔗糖8.74mg/ml;矿物质Cu、Fe、Mn、Zn、Ca、Mg和P的含量分别为0.10PPm、1.460PPm、0.876PPm、4.665PPm、40.85PPm、67.75PPm和0.028%。这与市售的蜂王浆口服液相比,其特点是蜂王浆的含量高(一般制品为3.0%左右,本制品为5.0%左右),含糖量低(一般制品为60%以上,本品为20%),口感好。经动物试验表明,此产品对试验动物的血液、肝、肾功能无任何毒害,能提高受试验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增加其体重,提高机体对缺氧和急性溺水等恶劣环境的应急抗逆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三峡库区土壤、粮食、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庆三峡库区涪陵等15个区县的土壤、粮食、饮水中Cu、Fe、Zn、Mn、Se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土壤中Cu、Fe、Zn、Mn、Se含量不缺乏;但小麦、稻谷及玉米中Cu、Zn、Se含量缺乏;饮水中Cu、Fe、Zn、Mn、Se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限量规定,但从微量元素营养作用的角度看,该饮水为Cu、Fe、Zn、Mn、Se含量缺乏型饮水。  相似文献   

8.
采用HNO3-HCLO4(体积比4:1)的消解体系,在常压低温微沸条件下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牛蛙体内8种组织器官(肾脏、肝脏、皮肤、心脏、肺脏、精巢、卵巢、肌肉)中Fe、Mn、Zn、Cu的含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牛蛙体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为FeZnMnCu;4种微量元素在牛蛙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Fe和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14;Fe和Cu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855;Mn和Cu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584。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矿物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川  张浩  王宗礼  张英俊 《草业科学》2018,35(6):1332-1342
为了解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分布特点,指导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地区草地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Fe、Na、Ca、K、Mg、Mn、P、Zn、V、Cr、B、Ni、Cu、Co和Sn,其中Ca的变异性最强,K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Ca、K、Mg、P、Fe、Na、Sn、Mn、Cr、B、Zn、Ni、Cu、V和Co,其中Na的变异性最强,Ni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Co的含量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Mg、P、K、Mn和Cu的含量只能满足或部分满足家畜基本生长发育的需要,Na和Zn的含量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而植物中Fe的含量对家畜可能是过量的。放牧和割草利用对草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显著提高了植物中P、Fe、Na、V、Co、Mn、Cu、Zn和Cr的浓度(P0.05)。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常见的20种植物中,Ca在蓬子菜(Galium verum)中含量最高,在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中含量最低;Mg在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中含量最高,在针茅(Stipa capillata)中含量最低;Mn在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中含量最高,在马蔺(Iris ensata)中含量最低;Zn在针茅中含量最高,在披针叶黄华中含量最低。针对家畜营养需求,采用适宜的草地利用方式、牧草品种和矿物元素补饲措施,有利于维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利用西藏饲料资源,采集西藏常用19种植物饲料,分别测定了其水分和7种微量元素(Fe、Zn、Mn、Cu、Mo、Cr、Se)的含量。并将测定结果与我国现行猪鸡饲养标准规定的微量元素供应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崔红 《饲料广角》2009,(6):36-36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轮虫、卤虫和挠足类3种生物活饵的Cu、Fe、Mn和Zn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1%~5.21%,样品的回收率为94.91%~98.03%。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加义  赵红梅 《草业科学》2008,25(10):66-69
在N、P、K肥料的基础上,采用Fe、Cu、Zn、Mn、B、Mo 6种微肥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用量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Fe 0.05%、Cu 0.07%、Zn 0.40%、Mn 0.10%、B 0.60% 和Mo 0.20%与对照组相比增产差异显著(P<0.05)。适度的Fe、Cu、Mn、B和Mo能提高黑麦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粗蛋白提高3.72%~6.67%,无氮浸出物含量呈降低趋势,喷施Zn肥降低了粗蛋白含量,喷施B肥提高了粗脂肪含量。黑麦草中Cu、B、Mo的含量随喷肥量的提高而增加,喷施Cu 0.1%、B 1%和Mo 0.3%时,黑麦草中的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喷施Zn 0.40%、Mn 0.1%、Fe 0.05%时牧草中相应的微量元素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找种公牛精液品质下降的原因并探讨精液品质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试验测定了种公牛基础日粮及血液、被毛、精液中锌(Zn)、铜(Cu)、铁(Fe)、锰(Mn)、铬(Cr)5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Zn、Cu含量明显低于美国NRC推荐标准,Fe、Mn、Cr三种元素能满足种公牛的营养需要;精液品质正常牛及异常牛血液、被毛、精液中Fe、Mn、Cr差异不显著(P>0.05),被毛、血液中Zn、Cu两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精液中Zn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Cu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桑树新梢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新生桑枝中的铁(Fe)、锰(Mn)、铜(Cu)、锌(Zn)、硫(S)、硼(B)、钼(Mo)和氯(Cl)等8种微量元素的分布格局。以农桑14号为研究材料,在雾化栽培的条件下研究枝条中8种微量元素对枝条粗细和空间位置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枝条的Cu、Zn、Mn、S、Mo和Cl含量对空间位置无显著的响应,而枝条的Fe含量表现为中部基部上部的趋势,B含量则表现为基部中部顶部的趋势。桑枝粗细对新梢的Cu、Fe和S含量无显著影响,枝条的Zn、Mn含量表现为中枝粗枝细枝,Mo含量表现为枝条越粗含量越高,B含量表现为细枝粗枝中枝,Cl含量则表现为中枝细枝粗枝。这些微量元素在枝条上的空间分布的差异暗示了桑枝剪伐后追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唐精  叶元土 《饲料工业》2007,28(24):27-30
试验主要探讨4种微量元素Cu、Fe、Mn、Zn对胡子鲶体表色素含量的影响。对L(934)正交设计养殖的胡子鲶,测定各试验组鱼体皮肤总的类胡萝卜色素和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胡子鲶背部皮肤类胡萝卜色素含量随Cu、Fe补充量的增加而升高,随Zn、Mn补充量的增加而降低;胡子鲶背部皮肤叶黄素含量随Cu、Fe、Mn补充量的增加而升高,随Zn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胡子鲶腹部皮肤类胡萝卜色素含量随Cu、Fe、Mn、Zn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胡子鲶腹部叶黄素含量随Cu补充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Fe、Mn、Zn的补充量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广西山羊毛几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12个县(市)的山羊毛中7种微量元素Co、Cu、Zn、Mn、Fe、Se、I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微量元素Se、Mn、Cu的含量较高,不同毛色、不同地区的山羊毛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而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 kg左右的健康 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 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 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 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 <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 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 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8.
几种优良人工牧草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占池  杜菁昀 《四川草原》2003,(1):26-28,41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利用西藏饲料资源,采集西藏常用19种植物饲料, 分别测定了其水分和7种微量元素(Fe、Zn、Mn、Cu、Mo、Cr、Se)的含量.并将测定结果与我国现行猪鸡饲养标准规定的微量元素供应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30~60kg的生长猪和60~90kg的肥育猪为对象,对四川省4种典型猪基础日粮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将基础日粮中必需微量元素Fe、Cu、Zn和Mn的含量与饲养标准所推荐的需要量进行比较,进而判定生长肥育猪基础日粮中Fe、Cu、Zn和Mn的盈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基础日粮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在整体上表现为:Fe和Mn呈现不同程度的富余;Cu基本满足需要;Zn则呈现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