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国飞  张文达  白培康  杨晶 《铸造》2014,(3):268-270
研究了不同复合热处理制度(深冷处理和常规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不同组合)对A319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对A319合金有预时效作用,可促进随后的常规热处理中富铁相和富铜相的弥散均匀析出;经复合热处理的试样均比仅常规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高。其中,先经常规热处理再进行深冷处理的复合处理工艺获得的试样力学性能最高,抗拉强度达299 MPa,伸长率达4.8%,比常规热处理试样分别高13%和33%。  相似文献   

2.
在挤压前分别对AZ80镁合金进行了常规均匀化处理和复合均匀化处理,并进行了挤压态AZ80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均匀化处理相比,复合均匀化处理能显著提高挤压态AZ8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25℃的抗拉强度增加75 MPa、屈服强度增加87 MPa、断后伸长率增加10.9%;腐蚀电位正移309 mV。  相似文献   

3.
以新型高强度低合金低温钢20MnV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温度的正火处理,采用OM、SEM、力学性能测试、低温冲击性能测试等试验方法,研究正火温度对高强度低合金低温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20MnV钢热轧态试样组织由条状铁素体、少量针状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组织中有明显珠光体条带;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条状、针状铁素体逐渐消失,组织更为均匀,且混晶组织逐渐等轴化。860℃正火处理后20MnV钢的塑性和低温性能最佳,伸长率达到21.5%,低温冲击吸收能量为59 J;920℃正火处理后20MnV钢的综合性能最佳,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达到450 MPa与744 MPa,伸长率达到20.5%,低温冲击吸收能量为45 J。  相似文献   

4.
对AZ31镁合金钨极氩弧焊焊接试样在360℃下进行了2 h的固溶处理,水冷后在140℃下进行时效处理。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和试样拉伸设备研究了时效处理时间对试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0℃的时效处理没有使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出现强化相,只是出现了铝元素富集区,说明较低温时效处理没能有效提高焊缝组织的硬度,但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焊后时效处理2 h的试样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室温下拉伸强度与伸长率分别达到了224 MPa和8.5%。  相似文献   

5.
采用欠时效代替传统峰值时效处理,再结合低温回归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拉伸及电导率测试等方法,研究RRA处理中预时效处理对低温回归和再时效后喷射成形707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16 h的欠时效预处理比120℃、24 h峰值时效预处理更有利于合金在160℃低温回归过程中晶内析出相的回溶,并且晶界相粗化、断开,合金抗腐蚀性能改善。欠时效预处理的合金经低温RRA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为773 MPa、724 MPa、8.8%和37.2%(IACS),力学性能均高于T6峰值时效和传统低温与高温RRA的水平,且耐蚀性能也接近传统高温RRA制备小尺寸试样的,此工艺更适用于大型件的工业化热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欠时效代替传统峰值时效处理,再结合低温回归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拉伸及电导率测试等方法,研究RRA处理中预时效处理对低温回归和再时效后喷射成形707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16 h的欠时效预处理比120℃、24 h峰值时效预处理更有利于合金在160℃低温回归过程中晶内析出相的回溶,并且晶界相粗化、断开,合金抗腐蚀性能改善。欠时效预处理的合金经低温RRA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为773 MPa、724 MPa、8.8%和37.2%(IACS),力学性能均高于T6峰值时效和传统低温与高温RRA的水平,且耐蚀性能也接近传统高温RRA制备小尺寸试样的,此工艺更适用于大型件的工业化热处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凝固过程中局部加载行波磁场对ZL205A合金薄壁件缩孔、缩松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铸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获得的未施加行波磁场的铸件进行对比,施加行波磁场的铸件缩孔、缩松缺陷得到大幅改善;经过T6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由436.61 MPa、390.22 MPa、3.29%提高到470.24 MPa、416.97 MPa、4.15%,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33.63 MPa、26.75 MPa,延伸率提高了26.14%。  相似文献   

8.
挤压铸造AZ81镁合金均匀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挤压铸造AZ81镁合金组织的不均匀性,对铸态试样进行均匀化热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AZ81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400℃、8h均匀化处理后,AZ81合金有效地消除了枝晶偏析,改善了材料的组织状态;合金硬度由HRE73.72下降到HRE57.68,屈服强度由130MPa增加到138MPa,抗拉强度由226MPa增加到258MPa,伸长率则由7.6%增加到13.6%;试样的室温拉伸断口均为准解理断裂,经均匀化处理后断裂方式由沿晶界的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火热处理+20%冷轧变形+650℃高温回火1 h的工艺制备了高强度低温用结构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高强度细晶粒低温用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的试样显微组织由粗大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以及少量上贝氏体组成,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组织为铁素体和回火粒状贝氏体,920℃、950℃完全正火处理后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正火处理后试样晶粒尺寸均得到细化,晶粒尺寸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具有最佳的强韧性匹配,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637 MPa、706 MPa,-20℃和-50℃下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63 J、40 J,比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试样的冲击韧性提高了约4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火热处理+20%冷轧变形+650℃高温回火1 h的工艺制备了高强度低温用结构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高强度细晶粒低温用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的试样显微组织由粗大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以及少量上贝氏体组成,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组织为铁素体和回火粒状贝氏体,920℃、950℃完全正火处理后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正火处理后试样晶粒尺寸均得到细化,晶粒尺寸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具有最佳的强韧性匹配,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637 MPa、706 MPa,-20℃和-50℃下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63 J、40 J,比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试样的冲击韧性提高了约4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对ZW61-x Al Ti C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ZW61-x Al Ti C合金经均匀化热处理后,第二相的数量较铸态有明显增加。当Al Ti C中间合金含量为0.15%时,第二相的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201.1 MPa和伸长率14.6%,比均匀化处理后ZW61合金的抗拉强度180.6 MPa和伸长率12.3%,分别提高了11.4%和18.7%。ZW61-x Al Ti C合金的断裂机理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2.
利用XRD、OM、SEM、TEM和室温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对Mg-5Gd-3Y-1Nd-2Zn-0.5Zr(mass%)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主要由等轴的α-Mg基体、晶界上的(Mg,Zn)3RE相、14H型LPSO结构相及靠近晶界处α-Mg基体中的堆垛层错组成;均匀化热处理后,(Mg,Zn)3RE相和堆垛层错都消失了,在晶界上出现了网状形貌的14H型LPSO结构相。室温拉伸实验表明: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70 MPa,120 MPa和2.0%;经过520℃均匀化热处理32 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40 MPa,158 MPa和10.0%。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低碳球铁的两组化学成分,通过金相、拉伸及硬度实验,分别研究了相同奥氏体化工艺(890℃×40 min)、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低碳球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组成分试样奥氏体化后,在340℃×60 min工艺下获得最好的力学性能(σb=1 103.98 MPa,δ=6.84%);B组成分试样在320℃×120 min工艺下获得最好的力学性能(σb=1 352.58MPa,δ=10.67%)。对比金相组织后发现,在最低温度等温淬火的B组成分试样组织最好。球化处理加二次孕育后,其球化级别及石墨球径级别提高、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4.
将脉冲磁场和稳恒磁场组成复合磁场作用于Mg_(93)Zn_6Y_1合金的凝固过程,分析复合磁场对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磁场,经复合磁场处理后合金的凝固组织细化更为显著,初生相的形貌转变为蔷薇状和多边形状共存,平均晶粒尺寸仅为146μm;第二相的形貌转变为不连续网状,其分布也更为均匀和弥散。经复合磁场处理后,合金表现出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室温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72 MPa、231 MPa和3.39%,相比未处理合金提高了73.4%、68.6%和63.1%。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学显微镜、直读光谱仪、万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再生7050铝合金铸锭均匀化热处理、板材固溶及时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再生7050铝合金中主元素Cu、Mg、Zn偏析率均保持在8%以下,低倍组织无裂纹、气孔等铸造缺陷;铸锭经470℃×20 h的均匀化热处理后,晶界处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形成的共晶组织消失;板材经过475℃×0.5 h的固溶处理后,晶界处第二相回溶较彻底,伸长率达到34%;再经过120℃×24 h的时效处理后,晶内弥散析出颗粒状析出相,板材的力学性能达到最高,其中抗拉强度为608 MPa、屈服强度为539 MPa,同时伸长率为17.5%。  相似文献   

16.
对齿轮锻坯进行了三种不同工艺的正火处理,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正火相比,等温正火试样的磨损体积减小35%,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13%、25%、27%;磁场正火试样的磨损体积减小63%,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28%、38%、46%。汽车齿轮锻坯正火工艺优选磁场正火工艺。  相似文献   

17.
固溶处理对316L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箱式电阻炉,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固溶处理实验,并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强度和硬度指标下降,伸长率迅速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其强度和硬度指标逐渐下降,伸长率在保温30 min时间内变化不大;水冷要比雾冷得到的综合力学性能优越.试样厚度为4 mm时,合理的固溶处理工艺为:1050℃保温6 min,然后水淬处理.固溶处理后试样内部组织均匀、晶粒大小适中、铁素体含量少,力学性能明显改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65 MPa和220 MPa,伸长率为64.5%,硬度为73.1 HRB;拉伸试样断口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韧性高于热轧态产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oCrNi中熵合金分别经低温(-196℃)和室温(25℃)冷轧及分别700℃和800℃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经低温冷轧+700℃退火后具有优良的强度-韧性匹配,抗拉强度为1023 MPa,总延伸率为34%,相比于室温冷轧+700℃退火、低温冷轧+800℃退火和室温冷轧+800℃退火,其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6%、13%、37%,主要是由于试样内发生回复与再结晶产生退火孪晶,细化晶粒,减小位错密度,阻碍位错的移动,提高合金强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传统退火和固溶+高温回火球化预热处理对GCr15轴承钢碳化物及最终淬火+低温回火态轴承钢屈服强度、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传统退火工艺处理的GCr15钢试样碳化物更为圆整,固溶+回火工艺处理的GCr15钢试样碳化物更为细小,随着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增加,固溶+回火处理的GCr15钢试样组织中碳化物的尺寸逐渐增大,越来越均匀。经最终840℃×30 min油淬+180℃×2 h回火处理后,预处理工艺固溶+720℃×2 h回火的试样硬度为64.2 HRC,屈服强度为1843 MPa,与传统球化退火处理试样相比,分别提高了4.6%和11.8%。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3104铝合金经不同复合热处理制度(深冷处理+均匀化处理)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征。先经深冷处理再均匀化处理的试样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比仅经常规均匀化处理的试样提高了29%、41%和11%。经均匀化处理的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而仅经受深冷处理的试样没有出现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这表明先深冷处理再均匀化处理可以促进3104铝合金中第二相弥散析出,大量细小、均匀分布的沉淀相强化了溶质原子对位错的钉扎效应,提高了3104铝合金的临界应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