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论是在教学媒介单一的过去,还是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现在,课堂教学都是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最主要场所和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着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环节,使学生在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中获益良多,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益.本文从模型建构、师生互动、多维自学以及以学生为根本等四方面,深层次、多方位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环节的优化策略.一、模型巧建构,宏观树思维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的基本模型,并在建模过程中树立宏观的数学思维,以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步步提升.建构数学模型作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在实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师去进行,而学生往往处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水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推动课堂教学民主化进程,营造宽松和谐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3.
邹昭兵 《时代教育》2014,(10):216+222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高质高效课堂教学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课堂上要增加师生互动,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本论文立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本论文立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新精神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交往互动.在这精神的指引下,不少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实践与探讨.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的互动,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现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成为必然趋势。而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求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讨论了加强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性,就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推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常静 《新疆教育》2013,(3):54-5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以此标准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效教学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组织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优质高效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的优质高效,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构和发展认知结构,通过师生的互动,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是青少年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协作互动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最终有效优化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众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课堂教学,推动了数学课堂的进一步改革。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协作互动教学活动开展,增加师生交流频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数学教学活动 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教师也在主动地革新自身的授课模式.在此背景下,师生协作互动教学形式随之出现,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促使高中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对高中数学教学成效的提高具有促进效用.高中数学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协作互动式教学的关键意义,继而以高中生的发展为前提,在授课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和他们进行交流互动协作,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来完善协作互动教学策略,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基于此,文章围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的吸收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策略是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改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让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课改不断深入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如今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及对此的一些思考和看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以及对于未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田小飞 《考试周刊》2012,(36):49-50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教学观认为,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教学过程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师适时地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吸收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新知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通过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一个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发展的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兴趣,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师生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课堂是学生、教师、教材的组合体,在教学中它们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师生互动的内涵和重要性,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将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戴敏丽 《考试周刊》2012,(67):64-6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阵地,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主渠道。因此,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