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在电厂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传感器作为控制系统中的测量信号装置,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开展对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感器故障诊断中需要从故障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诊断规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离散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粗糙集(RS)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传感器故障类型的误判率。  相似文献   

2.
描述为了探讨在多大程度上单向冷凝能改进固定式燃气轮机的铸造叶片性能而作的研究。在现有的真空浇注设备上添置了附加装置,以制得晶轴相互平行的柱状晶组织的叶片。下文将叙述所使用的设备,研究的过程和所生产的试验叶片的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绿色能源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无污染的突出优点,是21世纪最有吸引力的发电方法之一.高品位的废热使得它可以和燃气轮机组成混合装置系统,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装置整体效率,在分布式发电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及混合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装置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做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
热力学优化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近年来在不可逆热机理论、回热式燃气轮机循环分析、类热机装置分析和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些进展,并简要阐述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燃气轮机不同的运行负荷下,通过改变湿式电除尘器的喷淋水量、操作电压以及煤气入口条件,对煤气脱水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曲板脱水装置的极限风速和阻力除取决于曲板的角度、折板块数及板间距外,还与电除尘运行状态有关。通过分析,确定了电除尘系统运行的操作水压和工作电压的最佳范围,并给出了曲板脱水装置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燃气轮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燃蒸复合动力装置,旨在增加出力,提高效率,改善燃气轮机的循环性能.即燃气轮机自蒸汽轮机引注蒸汽,而其排气来为抽汽回热式蒸汽轮机的给水加热,从而实现两种热机的有机结合.本文对其特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出指导性结论,并在两个举例中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这种复合装置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的性能,在循环过程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数学模型,并针对某型三轴燃气轮机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变工况性能.结果表明:燃料发生蒸汽转化反应提高了其热值,装置循环效率相对提高量可达32%以上;在装置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涡轮进口温度下降明显,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机寿命,且排气温度大幅度降低;在保证燃机结构几何尺寸不变的条件下,该循环的共同工作线将向着远离压气机喘振边界移动,对于提高压气机喘振裕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对现有中型燃油机组更新改造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是最有吸引力的技术,具有改善机组循环效率,提高电站出力,改造周期短,改进环境污染等特点.结合125MW燃油机组改造为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的方案实例,计算分析补燃比和燃气轮机排气量与原有锅炉参数匹配对循环效率的影响,为燃气轮机选型和参数选择提出了一个优化准则.  相似文献   

9.
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是用来支撑燃气轮机转子保证其稳定运转的结构装置,其工作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燃气轮机整机工作效率及安全可靠性.针对燃气轮机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稳定性问题,采用动力学模态分析对其中心标高自适应对中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对六种不同支承板数量和七种不同位置角度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态数值分析,通过不同模态分析对比研究,获得各种机座前9阶次下的中心标高变化情况,揭示机座中心标高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地研究燃气轮机转子工作稳定性和提高燃气轮机工作效率及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克服传统PI控制器的不足,满足燃气轮机对高品质控制性能的要求,对常规PI控制算法进行分析,找出了常规PI控制器不能获得最佳控制效果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原理和燃气轮机运行过程的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得出燃气轮机模糊PI控制规律,设计出了透平转速和燃气轮机排气温度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仿真试验结果证实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而且实现方便——只要在原系统上增加一个微处理器,完成模糊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双工质平等复合循环燃气轮机的特点和玻璃管低温换热器的应用,从循环基本理论出发,对大幅度降低动力装置气温度,利用部分注入蒸汽的凝结相变潜热,以增在注汽量,进一步对提高机组的比轼和效率进行了讨论。可暂时称之为改进的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记为IDFC(Improved Dual Fluid Cycle)。  相似文献   

12.
探索复合动力装置的一般热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相比,新的复合循环能达到相当高的热效率和比功.而且,当大气温度变化时,这种型式的燃机对于减小热效率和比功的变化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将建设大批350 MW 及以上级别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以350 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探讨了在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燃气轮机并优化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的匹配关系,分析了余热锅炉补燃与不补燃的应用条件及各自特点,给出了几种蒸汽轮机循环系统的布置方案,并分析了蒸汽循环系统的选择方法,对联合循环电厂的轴系布置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分析了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为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采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海水中的大量海生物直接影响到凝汽器的传热效果。为了保证机组的高效安全运行,前湾电厂委托广东省中试所进行循环水加药试验,从而找到最优的加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沼气设备的研发,基于Aspen PLUS分别建立了回热式和外燃式热力循环模型,研究了增压比π、涡轮前温度T3、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和涡轮出口压力对系统特性的影响,100kW级沼气燃气轮机的增压比选取值为其总体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对比2种热力循环的特性发现,外燃式热力循环更易于回热器的匹配设计,同等涡轮前温度和低增压比的条件下,外燃式整机热效率略优于回热式。  相似文献   

16.
烟气—蒸汽联合回热循环是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新概念,它将锅炉烟气和汽机蒸汽回热循环统一考虑,以求整个动力循环的热能利用最大化,通过时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的计算,可将发电煤耗降低6.9g/kWh.  相似文献   

17.
以某联合循环电站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为原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型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建模,并进行了全工况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物理过程相吻合,说明此模型可以用于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偏低且易受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由吸收制冷机(含空气冷却器)和回热燃气轮机组成的新型循环-进气冷却式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对此循环建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循环能达到相当高的性能水平,且能有效地减少了燃气轮机性能对大气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