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分析尿液样品中的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尿液样品中阿特拉津(ATZ)及其代谢物脱乙基阿特拉津(DEA)、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IA)、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EDIA)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硫酸钠脱水、弗罗里硅土净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分析。对样品萃取时的pH值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DEDIA 0.0025 mg/L,DEA、DIA、ATZ 0.005 mg/L。4种化合物在进样量为0.2~8 ng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方法对阿特拉津生产厂工人的尿液样品进行了分析,尿液中4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DEDIA 0.003~0.301 mg/L,DEA 0.005~0.011 mg/L,DIA 0.006~0.276 mg/L,ATZ 0.005~0.012 mg/L。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土壤中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甲醇-水(4∶1,V/V)作为提取溶剂,使用涡旋振荡提取,采用HPLC-MS/MS法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01、0.2和5.0mg/kg三个添加浓度水平下,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3.7%~10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4%~5.1%;阿特拉津,羟基阿特拉津在土壤样品中的方法检出限均0.045μg/kg,而脱乙基阿特拉津、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及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在土壤样品中的方法检出限则分别为0.090、0.45和0.90μg/kg。本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且简便、快速,能较好的解决目标物极性差别大及样品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等问题,可以满足土壤中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残留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沈斐  许燕娟  宋挺  陈静  王晔 《色谱》2018,36(10):1018-1021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 line SPE-UPLC-MS/MS)测定地表水中超痕量阿特拉津的方法。样品经滤膜过滤,HLB Direct Connect HP在线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纯化,甲醇溶液洗脱,以Acquity BEH 130为分析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阿特拉津在1.0~5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9;该方法检出限为0.2 ng/L,阿特拉津的回收率为83.0%~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1.6%~5.3%(n=7),满足超痕量分析测试的要求。该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对于保障水环境安全、及时提供污染信息、有效应对环境应急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米中12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残留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敬波  姜文凤  董振霖  赵守成  卫锋 《色谱》2006,24(6):648-651
建立了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同时检测玉米中12种三嗪类除草剂(西玛通、西玛津、阿特拉津、扑灭津、特丁通、特丁津、环丙津、西草净、扑草净、特丁净、甲氧丙净、环嗪酮)残留量的方法。玉米样品用乙腈萃取,强阳离子交换(S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 i.d.×0.25 μm)分离样品,氮磷检测器测定。12种三嗪类除草剂在0.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最低检测限为0.01 mg/kg;添加回收率为84.0%~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0.9%~4.7%。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牛奶中阿特拉津及其两类代谢物残留的同步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1%HCl和0.265 mol/L Na2S2O3后,由冰乙腈提取,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在0.4~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在1~25μg/L浓度范围内,除脱异丙基羟基阿特拉津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较低约为64.2%外,其它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5.0%~11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5%~14.5%;脱乙基阿特拉津、羟基阿特拉津、脱乙基羟基阿特拉津的检出限为0.1μg/L;其余目标物的检出限为0.5μg/L。本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且简便、快速,可以较好地解决目标物极性差别大及样品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等问题,可以满足牛奶中阿特拉津及其两类代谢物残留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醇固定化的微球菌AD3对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药厂的工业废水和污泥的混合物中分离到高效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AD3菌株。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进行AD3菌株的固定化,对影响固定化细胞降解阿特拉津的因素(如阿特拉津浓度、温度、pH)和操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30℃、pH7.2、阿特拉津浓度500mg/L)固定化细胞的阿特拉津降解速度明显高于游离细胞。固定化细胞在低温、低pH和高阿特拉津浓度条件下的阿特拉津降解率,以及贮存和操作稳定性,也明显好于游离细胞。固定化细胞在15℃、pH7.2、阿特拉津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培养72h以后,阿特拉津降解率为90%,在相同条件下游离细胞的降解率仅为35%。固定化细胞在pH5.0、30℃、阿特拉津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培养72h以后,降解率为96%,在相同条件下游离细胞的降解率仅为40%。固定化细胞能够快速降解1000mg/L的阿特拉津,而游离细胞则不能。稳定性实验表明,固定化细胞重复使用30次以后其降解活力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乔雄梧  马利平  H E Hummel 《色谱》1995,13(3):170-173
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阿特拉津及其主要代谢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2-羟基阿特拉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因土壤种类和化合物而异:78~121%(阿特拉津、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40~75%(2-羚基阿特拉津),最小检测浓度为0.005mg/kg;应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前三种化合物和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进行了定性分析,谱库检索匹配程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的12种三嗪类和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固相萃取柱MCX和C8对12种除草剂的吸附能力.用C18固相萃取柱萃取分析1 L水样,分别研究了上样速度、pH值、有机改性剂、不同的洗脱溶剂和用量及穿透体积对回收率的影响.用内标法定量,加标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1、1.0μg/L时,除两种代谢物(去乙基阿特拉津和去异丙基阿特拉津)的回收率相对较低外,其它除草剂的回收率在82%~95%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10-0.035μg/L,用该方法可实现对环境水体中痕量三嗪和酰胺类除草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环境样品中阿特拉津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2011~2015年内环境样品中阿特拉津残留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超声提取、微波辅助萃取等分离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生物技术等检测方法,以及上述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阿特拉津的检测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46篇)。  相似文献   

10.
小分子阿特拉津和罂粟碱检测的免疫芯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蛋白芯片竞争法对小分子半抗原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在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前提下,首先将阿特拉津半抗原进行了衍生化,然后将该衍生物和氨基罂粟碱分别与载体蛋白质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实验证明新合成的完全抗原能够与其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实验还对蛋白芯片检测阿特拉津进行了条件优化,其抗体固定化时间为2h,用卵清蛋白为封闭液的封闭时间为1h,样品稀释液pH值为8.0。并对阿特拉津及罂粟碱进行了定性、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信号强度随待测物浓度的降低而增强,有一定的线性趋势,阿特拉津检出限为0.001mg/L,罂粟碱检出限为0.01mg/L。  相似文献   

11.
王淼  李荣  邹世平 《色谱》2008,26(6):775-777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南美白对虾(Penaens vannamei)为实验材料,建立了水产品中呋喃丹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去脂肪,Al2O3柱净化后进样分析。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1~10.0 mg/L,相关系数r ≥0.9995;当呋喃丹的加标水平在0.02~1.0 mg/kg时,其回收率为78%~90%,相对标准偏差为2.49%~9.59%;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kg。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64种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提取技术将土壤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提取出来, 经旋转蒸发浓缩至一定体积后, 用ODSC18柱净化, 再用氮吹浓缩后, 取1.0 μL注入气相色谱中, 用DB-5 ms柱分离, 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本方法研究土壤中6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其中包括苯系物、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氯代芳烃类、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类等物质的提取、净化方法以及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的测定. 该方法回收率为52.5%~105%.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去甲基金霉素、金霉素、脱氧土霉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5.0%高氯酸溶液提取,上清液用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紫外检测器于355nm测定。土霉素、四环素、去甲基金霉素检测限为0.01mg/kg,金霉素、脱氧土霉素检出限为0.02mg/kg。5种药物的回收率在74.8%~8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95%~9.95%。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SPE净化-GC(NPD)测定土壤及玉米中莠去津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及玉米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波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氮磷检测器检测。莠去津在0.05,0.1,1.0 mg/kg的3个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76.3%~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3%~8.0%,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0.01 ng。  相似文献   

15.
薄海波 《色谱》2007,25(6):898-901
建立了多种水果和蔬菜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首先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1)对样品中的嘧菌酯进行超声波提取,经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净化、富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m/z 344,372,388,403定性,m/z 344定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在0.01~1.0 mg/kg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其相关系数r>0.99。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嘧菌酯的回收率为85.2%~98.2%,相对标准偏差为5.8%~21.5%。方法的检测限不大于0.01 mg/kg,定量限不大于0.05 mg/kg。  相似文献   

16.
建立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9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茶叶样品用乙腈均质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净化处理后,采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9种农药组分的质量浓度在0.01~0.50 m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8,方法测定下限(10 S/N)为0.002~0.01 mg/kg。以空白绿茶、红茶、普洱茶和乌龙茶为基体,在0.05,0.1,0.2 mg/kg 3个添加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73.6%~9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2%~8.7%(n=6)。该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进的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水果和蔬菜中毒杀芬残留的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检测方法。样品中的毒杀芬由正己烷提取,经吸附剂PSA+GCB净化,在GC–NCI–MS的选择离子扫描模式下进样分析。毒杀芬的色谱保留时间在12.5~18.0 min区间内,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积分,外标法定量。毒杀芬质量浓度在0.050~2.0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1。分别以蓝莓、黄桃、菠菜为基质,在0.025,0.050 mg/kg添加水平下,毒杀芬的回收率为107.2%~118.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5%~8.8%(n=6),定量限为0.025 mg/kg。该方法检测快速,适用于水果和蔬菜中毒杀芬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甘蓝中啶虫脒残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快速测定啶虫脒。甘蓝预制样品经高速匀浆法提取、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后用附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啶虫脒的残留量,外标法定量,回收率为80.2?.8%,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4%。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甲胺磷、乐果、毒死蜱、水胺硫磷、三唑磷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微波辅助提取,提取液经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净化,用气相色谱配FP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农药混合标准溶液在0.01~0.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0.01 mg/L,在0.05,0.125,0.5μg/mL 3个水平添加平均回收率为63.3%~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1%~8.2%(n=6)。该方法适合于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20.
植物源食品中6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三唑类杀菌剂(四氟醚唑、戊菌唑、氟菌唑、己唑醇、丙环唑、氟环唑)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植物源食品采用乙腈溶剂提取,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盐析,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6种三唑类杀菌剂在0.01 ~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样品添加水平为0.05 ~0.20 mg/kg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 ~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0% ~5.6%,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0.007 mg/kg.该方法可同时满足植物源食品中多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