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类精浆含有男性免疫抑制物质及其他抑制因子,它们可防止性配偶对精子及精浆产生免疫应答,本文报告采用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及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测定法,观察从正常人精液中制备的男性免疫抑制物质MIMF-1对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实验结果提示,MIMF-1不仅能抑制绵羊红细胞进入小鼠体内所引起的免疫应答(以溶血空斑多少表示);亦能降低小鼠血清中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MIMF-1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精液过敏或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编码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糖蛋白B的pDNA转染小鼠,研究基因疫苗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并分析免疫反应.[方法]采用血管内注射方法,将含有不同剂量、不同pDNAs的生理盐水注入Balb/c小鼠体内,1周后行再次免疫,观察以不同组合pDNA进行免疫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被致死剂量HSV-1感染后生存率间的差异.通过潜伏感染的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细胞毒性反应的测定及中和实验评价免疫效果.[结果]接种pG.gB或接种pGEG.gB的小鼠,与相应对照组比较,生存率和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效价与剂量呈正相关,pGEG.gB免疫组对P815.gB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pGEG.gB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强于pG.gB免疫的小鼠;pG.gB和pGEG.gB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中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裸pDNA的经小鼠尾静脉免疫可诱导HSV-1感染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对小鼠HSV-1急性感染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含有EBNA1和oriP的EBV质粒载体明显增强CTL活性和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保健饮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目的:观察茶多酚保健饮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2)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和饮料低、中、高剂量组,3个剂量组每天分别按0.2g,4.0g,8.0g/(kg.d)灌胃,对照组灌胃蒸馏水,连续35d,观察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与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脏器指数,做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半数溶血值测定(HC50)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3)结果:茶多酚保健产可明显地增强小鼠的吞噬细胞的活性,并能显地提高小鼠特异性抗体的生成水平。(4)结论:茶多酚保健饮料能提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4.
苦参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苦参在体内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小鼠口喂苦参溶液2周后检测脾细胞和胸腺细胞对ConA和LPS刺激的增殖反应,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等指标。结果:口服苦参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饮用自来水的对照组。结论:苦参在体内对免疫功能具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应激对免疫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应激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分为三组,束缚应激组、热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束缚和高温刺激使小鼠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结束后将各组小鼠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感染细菌,比较两种应激状态下小鼠与正常小鼠的死亡率,另一部分摘取脾脏,计算脾脏重量指数,制作脾脏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注射大肠埃希菌后束缚应激组和热应激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05),束缚应激组和热应激组小鼠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束缚应激组小鼠和热应激组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束缚应激组和热应激组小鼠脾脏切片病理学改变相似,白髓比例减小,脾小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分布及结构不规则。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应激导致小鼠免疫功能降低的动物模型,其免疫功能降低与脾脏变化间存在构效关系,与应激的类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mune regulative function of Sertoli cell on testis local infection Methods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was directly injected into bladders of FasL transgenic mice and wild-type mice, which mimicked an ascending infectious way. At week 1, 2 and 3 after injection respectively, the mice were kill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 testis se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ytokines was tes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FasL, TGF-β, IL-1α and IL-6 between UU-infected and control groups of wild mice and FasL transgenic mice was made respectively. Then the capability of Sertoli cell (FasL^+) to mediate apoptosis of Fas^+ cells between wild control and wild UU-infected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estis in FasL transgenic mice were more seriously compared with wild counterpart and the changing mode of cytokines secreted by Sertoli cell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ice. The UU-infected Sertoli cells increased Fas^+ Jurkat cell apoptosis. Conclusions High expression of FasL in FasL transgenic mice can influence the cytokines secretion during anti-infection, thus affecting the testis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and immune balance. The high expression of FasL is not beneficial for body's anti-inflection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融合基因 pcDNA3.1/HisB- IL- 2- G1- G2的 DNA免疫效果. 方法肌注免疫小鼠,分次采血,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直接免疫酶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小鼠体液免疫;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MTT法)检测其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后第六周感染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IA)观察免疫小鼠抗病毒感染能力. 结果 pcDNA3.1/HisB- IL- 2- G1- G2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汉坦病毒抗体和中和抗体,其效价均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MTT实验表明, pcDNA3.1/HisB- IL- 2- G1- G2诱导小鼠脾细胞对病毒抗原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 IFIA结果显示免疫小鼠对病毒攻击有保护性. 结论 pcDNA3.1/HisB- IL- 2- G1- G2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为新一代汉坦病毒( HTV) DNA疫苗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含鼠GM-CSF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GM-CSF)直接注射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瘤体内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5×106/只)接种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后,将荷瘤小 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待瘤体直径达5 mm时分别注射AdCMVGM-CSF、AdCMVLacZ (5×108 PFU/只),检测每组小鼠的免疫功能及其对B1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结果:AdCMVGM-CSF实验组小鼠注射后第10天,荷瘤鼠血清中GM-CSF水平[(1 563.72±136.58)ng·L-1]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织周围的CD8+ T细胞表达明显增强。 结论:AdCMVGM-CSF可增强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小鼠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研究MP感染Th1/Th2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建立MP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滴鼻吸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分别在3、5、7、14、21 d取小鼠肺组织,测量肺指数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 2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肺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3 d时肺泡灌洗液中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3、5、7 d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小鼠3、5、7 d时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后以Th2介导的免疫反应为主,IFN-γ/IL-4失衡是MP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IV-1高暴露持续血清阴性(Highlyexposedpersistentlyseronegative,HEPS)者分泌IFN-γ细胞的应答特点,探讨这类特殊人群抵抗HIV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7例HIV-1高暴露持续血清阴性者,20例未经暴露的健康志愿者及20例HIV感染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以非特异性的植物血凝素(PHA)为刺激原,应用ELISPOT法测定3组人群的IFN-γ分泌细胞的数量,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HEPS者及健康对照人群比较,HIV感染组外周血CD4细胞计数分别明显降低(P〈0.001);3组人群分泌IFN-γ的细胞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HEPS者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无显著性差异,HIV感染者即使体内CD4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但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未发生明显改变,HEPS人群机体免于HIV-1感染的机制有待从其它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含有多拷贝CpG寡脱氧核苷酸的质粒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佐剂的可行性。 方法 构建含有6个拷贝D型CpG ODN的质粒pKO-CG6,将该质粒以及载体pKO分别刺激健康人以及HB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检测PBMC的增殖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IFN-与IL-12,进一步将重组HBsAg分别联合这两种质粒免疫小鼠,检测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结果 质粒pKO-CG6与载体pKO在体外均能有效激活健康人以及HBV感染者PBMC的增殖反应,并促进IFN-与IL-12的产生,其中pKO-CG6的免疫刺激活性明显强于载体pKO。小鼠体内试验表明,虽然载体pKO也具有免疫佐剂作用,但pKO-CG6更能显著增强HBsAg诱导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 结论 含有多拷贝D型CpG ODN的质粒能有效激活HBV感染者的PBMC,并增强HBsAg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对于治疗性乙肝疫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猪囊尾蚴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猪囊蚴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诱的免疫应答。方法将pcDNA3-AgB核酸疫苗肌注4-6周龄的昆明种小鼠,从2周后开始用ELISA方法小鼠体内IgG和IgG2a的水平。另外将该核酸疫苗注射C57BL/6小鼠,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用刀豆蛋白A(ConA)和特异性抗原刺激,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L-2和IL-4的水平,并观察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另外,将该核酸疫苗肌注瘦型仔猪进行攻击实验,计算组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HBV)S蛋白的重组质粒pCR3 .1 -S作为基因疫苗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2 (rhIL - 2 )作为佐剂对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IL - 2作为佐剂 ,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测定不同免疫组的血清抗HBs、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 ,比较不同免疫组间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 抗HBsELISA滴度 ,IL - 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细胞杀伤率 ,IL - 2  1 0 0 0U/ (只·次 )组、IL - 2  2 0 0 0U/ (只·次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IL - 2  50 0U/ (只·次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一定剂量的IL - 2作为佐剂可增强HBV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脂质体、CpG寡核苷酸(ODN)以及Hepa1-6肝癌细胞裂解物联合应用治疗肝癌的免疫效果。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癌模型,以PBS、ODN+rtep(肝癌细胞Hep),Lip(Lipofectamine脂质体)+HDN+Hep荷瘤鼠背部皮下注射,各组小鼠肝脏HE染色,FCM检测小鼠脾脏CD3-FITC、CD4-FITC、CD8-FITC、NKl.1-FITC的组成,ELISA法测免疫小鼠血清中IFN-Y、IL-4水平。结果脂质体包裹CpGODN+Hepa1-6肝癌细胞裂解物中CD3-FITC、CD4-FITC、CD8-F1TC、NKl.1-FITC的体外杀伤活性以及荷瘤小鼠血清中IFN-7、IL-4水平均显著高于CpGODN+Hep组以及PBS组。结论脂质体包裹CpGODN+Hep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Wang WL  Li RY  Zhu XJ  Wang D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87-790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宿主和健康宿主在遭遇条件致病真菌初期时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新的真菌免疫相关基因,以便对条件致病真菌导致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有更新的认识。方法 免疫抑制和健康小鼠各6只,经鼻内接种烟曲霉孢子3d后处死,取肺组织,抽提总RNA,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结果 在4096条基因中共筛选出66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免疫抑制组编码CD22、CD53、24p3以及与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有关的基因表达上调。编码免疫球蛋白入链、肺泡表面蛋白C以及与肺组织代谢有关的基因表达下调。编码IL18、CD8、CD28等的基因无差异表达。结论 免疫抑制组CD22基因上调可能是宿主受到免疫抑制的途径之一,而CD8则未发现差异。CD53可能间接参与对单核巨噬细胞的调控。24p3蛋白作为应激蛋白,可能保护宿主免受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以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re 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lrus,SARs.c0V)S蛋白3个保守片段基因的组合为抗原基因DNA疫苗,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小鼠后观察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将人工合成的S蛋白3个保守片段基因组合(称为Sa)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随之将重组质粒进行小鼠肌肉免疫,定期检测血清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淋巴细胞表型变化,PCR法检测质粒分布,免疫组化检测抗原表达。结果疫苗注射后15d就能在血清中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抗体,并且疫苗能在机体中持续表达抗原引发机体持续的免疫应答,直到注射后45d免疫应答都不见减弱;以CTLT淋巴细胞为主的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增加极显著,引起强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空载体质粒对照组未检测出明显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以S蛋白3个保守片段基因组合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通过肌注能诱导小鼠针对SARS病毒强大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皮因子受体为靶向,重组T7噬菌体疫苗在体诱导的免疫活性。方法用构建的重组T7噬菌体疫苗免疫动物,Dot-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产生的特异性抗体,MTT法检测产生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结果实验组动物均产生特异性抗体,与A431细胞结合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7.6%、47.6%和35.1%;T7415-1b-90和T7415-1b-132实验组均诱导产生对A431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检测的ODE+T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710-3b-638实验组对肿瘤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异源EGFR分子构建的重组T7噬菌体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黄蘑多糖Fb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黄蘑多糖Fb(polysaccharid Fb from Huangmo)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组、黄蘑碱溶性多糖活性组分(Fb)正常小鼠给药组和Fb环磷酰胺伍用(M)给药组,采用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鼠脾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观察Fb对各组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明胶酶谱分析检测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结果:黄蘑多糖Fb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和IL-2的活性(P<0.05),对正常小鼠LTT有显著促进作用(P<0.01)。正常给药组和伍用组主要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重量高于免疫抑制组,且小鼠体重增长也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P<0.01);免疫抑制组小鼠脾脏MMP-2活性下降(P<0.05),MMP-9亦呈降低趋势(P>0.05),Fb组和M组MMP-9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黄蘑多糖Fb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并有可能保护和促进其免疫系统的修复和增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率,其他免疫指标亦显示轻度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编码pac结构基因A-P片段的重组质粒pCIA-P以经肌肉和颌下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TSG)两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观察表面蛋白抗原PAc在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方法: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重组质粒pCIA-P经肌肉、颌下腺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两种途径免疫小鼠及pCI质粒和生理盐水肌肉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将pCIA-P经颌下腺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以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表面蛋白抗原PAc的表达。结果:颌下腺区皮下注射法免疫后唾液IgA型特异性抗体和血清IgG型特异性抗体均明显升高,并持续24周以上。肌肉注射法后血清IgG型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但未有效诱导产生唾液IgA型特异性抗体。在小鼠颌下腺中检测到PAc蛋白的表达。结论:DNA防龋疫苗经颌下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免疫是可诱导长期黏膜免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gamma干扰素(IFN-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gp120蛋白免疫小鼠后效果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N端片段基因的原核质粒pet44b-gp120,及共表达HIV-1gp120N端片段基因与IFN-γ基因的原核质粒pet44b-gp120/IFN-γ,在E.coli BL21(DE3)细胞中进行低温诱导蛋白表达,然后经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实验设皮下注射gp120/IFN-γ组、gp120组和PBS三组,以检测HIV-1gp120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CTL杀伤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上述两种蛋白在DE3细胞中得到表达。免疫学实验表明,针对HIV-1gp120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特异性CTL杀伤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在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p120/IFN-γ组高于gp120组,gp120组高于PBS组(P〈0.05)。反映体液免疫反应的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在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协同应用IFN-γ基因可明显加强HIV-1gp120基因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