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枳术丸由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张元素所创,载于李杲《脾胃论·卷下》,其药物组成为: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白术(二两),功能"治痞,消食,强胃"[1]。本方实由枳术汤衍化而来,枳术汤首见于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白术二两,枳实七枚)主之。"[2]《难经》载:"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可见枳术汤善治中焦痞积气滞,且枳实倍于白术,药简力捷。枳术丸较枳术汤药效缓和,且白术倍于枳实,补中有散,使补而不滞,散邪不伤正气,攻补兼施,善治中焦虚弱,纳运无力之消化系  相似文献   

2.
钱伯文治疗胃癌运用枳壳白术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元富 《中医杂志》1993,34(5):267-268
枳实为行气药,白术为益气药,二者配伍,由于药物用量的不同,组成了功用迥异的枳术汤与枳术丸。枳术汤出《金匮要略》,枳实用量二倍于白术,主治气滞水停之“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之水饮证,法在以消为主,消中寓补。枳术丸出《脾胃论》,白术用量二倍于枳壳,主治脾虚食滞之纳差、腹胀证,功在以补为主,补中寓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讲:破气药的应用与鉴别什么是破气药呢?气滞重者导致气聚,气聚而成痞块则需强力的攻气药,强力的攻气药就叫作破气药。1枳实:破气化痰,散积除痞1.1应用1.1.1用于破气化痰以通痞塞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饮而产生的心下痞硬。枳实多与健脾药同用,如《金匮要略》有枳术汤,就是枳实配伍白术,治疗心下痞硬,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致的症状。张洁古有一方子叫枳术丸,就是把《金匮要略》的  相似文献   

4.
“枳术丸”是张元素所创,但不见于本人著作。其弟子李东垣在临床实践中悟出师用“枳术丸”“荷叶裹烧饭为丸”的道理,予以存录。见于《脾胃论》中。《金匮要略》中“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的“枳术汤”。其药物组成为“枳实七枚,白术二两”。其证属气滞水停,气滞重于脾虚,以实为主。宋代王贶的《全生指迷方》中亦载有“枳术汤”。治“心下盘旋,欲吐不吐,由饮癖停留不散”。药用“白术四两,枳实麸炒二两”。共为散。此方名及所用药物和《金匮》方均相同。  相似文献   

5.
临床运用枳术汤的升降作用经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枳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枳实、白术两味组成,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欲作”,适用于心下痞满不适,气滞水停,气滞重于脾虚的患者。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枳实与白术都有胃肠动力作用,生白术可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加,枳实、枳壳的水煎剂对动物胃肠有兴奋作用。该方攻补兼施,善调升降,历代医家对枳术汤的运用各有发挥,颇多见解。我们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枳术汤的升降作用加减治疗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的点滴体会略述如下。痞证(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某女,46岁。反复右上腹胀满发作3年,发作时口服吗丁啉片,香砂养胃丸等治疗,右上腹胀满暂时缓解,但腹胀仍反复发作。纤维胃镜可见十二指肠憩室,肝、胆、脾、肾B超未见异常。就诊时右上腹胀满再发持续1周,尤以食后为甚,伴嗳气,大便秘结,数日一行,面色萎黄,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弦。查体:右中腹有轻压痛,未触及结节、包块儿。中医诊断为痞证,证属脾胃阳虚,寒凝气滞,治宜温中散寒,健脾行气。方用理中汤合枳术汤加味:党参、枳实各20g,白术12g,干姜10g,厚朴、姜半夏各9g,炙甘草、砂仁各6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腹胀症状消失,大便通畅,为防止复发嘱其续服原方2...  相似文献   

6.
孔萍  谷云飞 《吉林中医药》2008,28(2):128-128
枳术丸源于<金匮要略>的枳术汤.枳术汤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实、白术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实、白术按不同剂量配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量效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STC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枳术低剂量组、枳术中剂量组和枳术高剂量组。枳术低剂量组给予枳实12g,生白术28 g;枳术中剂量组给予枳实21 g,生白术49 g;枳术高剂量组给予枳实30 g,生白术70 g。比较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性状积分、便秘症状评分(cleveland constipation score,CCS)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估量评分(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quality of life,PAC-QOL)。结果: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两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生白术、枳实用量增大,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性状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枳术高剂量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CCS、PAC-QOL评分低于治疗前,但枳术低剂量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枳术高剂量组CCS、PAC-QOL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3∶7配伍在生白术剂量较大时(枳实21 g,生白术49 g)即能够有效改善STC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而枳实30 g配伍生白术70 g改善程度更明显,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吉善 《陕西中医》1989,10(3):123-123
<正> 枳术汤源于《金匮要略》,由枳实七枚、白术2两组成。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张机专为水气痞结于胃而设。笔者临床20年来,在前贤论治的启发下,依据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将本方应用于脱肛、胃柿石、胎疸、心下悸动等病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枳实及其制剂中辛弗林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炜  钱亚琴  王建红 《中草药》2001,32(6):519-519
枳术颗粒是由枳实、白术等多味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一种治疗胃病的新药。枳实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栽培变种或甜橙C.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辛弗林为其有效成分之一。我们用HPLC测定辛弗林含量,结果准确,适用于枳实及其制剂枳术颗粒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自仲景创枳术汤治水气病,而后有张洁古改汤为丸而治脾胃之内伤,然其药味未曾更迭,仅剂型之改变,所治之病证大异也,必是用药之剂量有所轻重,且二方中白术、枳实如何运用历来未有定论。在跟随导师学习、查阅文献等过程中,发现白术和枳实的运用比例一般有2З1、1З1、1З2三种,且白术、枳实的炮制、剂型等亦有不同。故文章通过病案思考、古代文献考据及现代研究分析,深入学习枳术药对的临床配伍运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