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潍坊市12所养老机构的50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6.01%,营养不良危险率为43.68%,营养良好率为40.3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咀嚼功能、慢性病、睡眠情况、自觉营养状况、健康自评状况、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是否锻炼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较高,潜在营养不良者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2.
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采用MNA法调查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MNA在中国老年病人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结合主观全面评定法(SGA)来探讨MNA法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整群随机抽取年龄≥60岁,能够有效配合完成MNA、SGA问卷的老年住院病人371人。结果MNA法调查显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存在危险的患病率分别为14.3%和50.6%,35.1%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良好,MNA的敏感度77.5%,特异度52.9%.MNA与主要营养评价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SGA法调查显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5%,SGA的敏感度19.6%,特异度95.4%。结论MNA分值大小在评估老年人群营养状况与生化检测、人体测量,饮食调查结果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MNA评分的分值高低能代表老年人群营养状况水平。与SGA相比,MNA在检测老年人营养不良及其高度危险的能力明显强于SGA。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制定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应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烟台市65岁以上262226例老年人进行营养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功能状态和老年综合征对营养不良的影响。结果在烟台市219222例有效调查老年人中,24489例(11.2%)被评估为营养不良风险,1589例(0.7%)被评估为营养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养老模式、多重用药、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误吸风险、跌倒风险、压疮风险、抑郁状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居住城镇、机构养老、自理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误吸风险、跌倒风险、压疮风险、抑郁状态、多重用药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已婚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老年人营养不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重视对该群体营养状况的评估,以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来评价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对97名上海三所综合医院的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问卷调查法进行营养评定,同时结合人体测量、生化检查、24小时回顾性膳食调查。结果①根据MNA评分:营养不良者21名(21.6%);营养不良危险者52名(53.6%);营养良好者24名(24.7%)。②轻度,巾度、重度肾功能损害3组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者发牛率分别为70、7%、78.1%、100.0%。③MNA评价的营养状况结果有效的反应人体测量、生化检查、膳食情况的差异性。结论①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②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应用在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MNA和MNA-SF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简易营养评价法 (MNA)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MNA SF) 2种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方法 ,以及 2种方法和传统营养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MNA、MNA SF量表对住院老年人进行调查 ,同时测定传统营养指标。  结果 MNA量表测试结果 :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 3 6 1% ;潜在营养不良的有 46 5 % ;营养正常的有 17 4% ;MNA SF量表测试结果 :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 71 5 % ;营养正常的为 2 8 5 %。MNA SF与MNA相比 ,敏感性为 85 7% ,特异性 96 0 % ,准确性 87 5 % ,相关系数为 0 93 3 ,且与传统营养指标的相关性一致。  结论 MNA与MNA SF是快捷、简便、可靠的老年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且MNA SF更简便、更适用于临床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LLD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评估其营养状况,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106例LLD住院病人MNA得分为7~27分,平均(16.64±4.72)分,营养不良30例(28.3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60例(56.60%),营养状况良好16例(15.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抑郁严重程度高、运动频率低、咀嚼功能差、照顾者营养素养低、合并糖尿病为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LD住院病人发生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可能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运动频率低、咀嚼功能差、照顾者营养素养低、合并糖尿病、抑郁严重程度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人抑郁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利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及老年抑郁量表(GDS)对114例住院老年人进行营养状况及抑郁调查,并按有无抑郁分为2组比较其营养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人抑郁的患病率62.3%(71例),营养不良及潜在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分别为43.9%(50例)及41.2%(47例).抑郁的患者其潜在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并且在控制年龄、病种数、是否卧床、营养方式4个因素后,MNA与GDS仍相关(偏相关系数为r=-0.329,P=0.001).结论 抑郁与营养不良有关,抑郁程度越重,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malnutrition in hospitalized aged patients. Methods The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 table and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epression of 114hospitalized elderl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was 62.3% (71 patients), the prevalences of malnutrition and latent malnutrition were 43.9% (50 patients) and 41.2% (47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latent malnutrition was higher in depressive patients than in non-depressive patients. After controlling age, number of illnesses, bed-ridden or not and method of nutriti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ade of depression.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in depressive patients is high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rade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78例,使用微型营养评定(MNA)量表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组(MNA≥24分,136例)潜在营养不良组(17≤MNA<24分,70例)、营养不良组(MNA<17分,72例)。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RSD)评估不同营养状态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Ghrelin、IL-17、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营养不良组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焦虑合并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潜在营养不良组明显高于营养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焦虑合并抑郁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低于无焦虑抑郁患者(P<0.01)。营养不良组血清Ghrelin、IL-17水平明显高于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潜在营养不良组明显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营养不良组体质量指数、小腿围、上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营养状况,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长寿老人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A营养状况评价问卷对四川省都江堰地区776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MNA调查结果 显示长寿老人平均得分为(22.7±2.4)分,其中营养不良者占1.3%,处于营养不良的危险者占63.7%,营养正常者占35.1%.结论 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长寿老人营养状况评价的影响因素,另外,该地区60%以上的长寿老人属于潜在营养状况不良,而真正营养状况不良者较少.对于MNA问卷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于长寿老人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机构老年人371名,使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调查其营养状况,并测量身心健康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养老机构中发生营养不良75例(2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消化道疾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是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济南市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较差,身心健康对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筛查影响老年住院病人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为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 d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分24分为营养状态异常组(包括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24分为营养状态良好组。通过CGA在医疗、功能、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92例纳入研究,营养异常者102例(26.02%),其中营养不良22例(5.61%),营养风险80例(20.4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营养状态异常独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健康自评、贫血、共病≥2种、胃肠疾病、认知功能损害、低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C反应蛋白(CRP)≥8 mg/L,而进食鱼类、肉食是影响营养状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CGA从多维度、多层面筛查出的影响营养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在日常医疗及生活实践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沈静  李婷  张焱  李娟 《实用老年医学》2014,(10):826-828
目的了解≥80岁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方法,全面地收集并评估≥80岁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SPSS 17.0软件,综合分析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0岁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3%,与营养不良相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结论≥80岁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较差,MNA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方法,应在高龄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估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进行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NA对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入院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中,8.3%营养状况良好,22.2%存在营养不良风险,69.4%有确定营养低下;MNA、BMI、ALB和HBG在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结论: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多数营养状况不良,心功能Ⅳ级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体内蛋白质储存和血红蛋白水平都不如心功能Ⅲ级患者,应早期及定期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对有确定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对80岁的高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不同疾病状态的高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情况。方法收集80岁的高龄住院患者200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价法(MNA-SF)以及传统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Kappa检验分析不同评估方法间的一致性,并对不同疾病状态高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NRS2002筛查显示高龄住院老人中具有营养风险者占52.50%。MNA-SF评估结果显示高龄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36.50%,具有营养不良风险者占41.00%,而营养良好者占22.50%。以BMI或Alb作为评判营养状态指标,营养不良者占10.50%。以Hb为评估标准,高龄患者中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为44.50%。MNA-SF和NRS2002评估方法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445),而BMI/Alb或Hb与NRS2002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73或0.264)。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没有认知功能障碍者(P0.05)。结论高龄住院老人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其中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高龄老人营养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56例临床完整资料,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将72例营养状况良好(MNA≥24分)患者纳入A组,将51例存在营养不良发生风险(17分≤MNA24分)患者纳入B组,将33例明确营养不良(MNA17分)患者纳入C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记录3组一般资料、营养指标、心功能分级、吸烟史、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及照顾者遵医行为等相关数据。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心功能分级高、生活质量差、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度低及照顾者遵医行为差均是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心功能分级高、生活质量差、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度低及照顾者遵医行为差等可能临床应及时针对增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维持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住院老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 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非高龄老人明显下降,认知功能、听力、抑郁状态、疼痛是住院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及行走能力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与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增加以及多方面的躯体功能受损有关.防治慢性疾病、延缓躯体功能受损和积极纠正躯体功能状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为研究对象。住院2周时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完成营养状况评估,根据病人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记录随访3个月时PSD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营养状况与PSD的关系。结果:173例病人中48例发生PSD,发生率为27.75%。营养不良组PSD发生率为52.38%(22/42),高于营养正常组的19.85%(26/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吞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差及营养不良是PSD的危险因素(P<0.05);调整了吞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后,营养不良病人发生PSD的风险是营养正常病人的3.846倍(OR=3.846)。营养状况评分预测PS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敏感度为77.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应用自制社区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社区60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结果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1.3%,以轻度尿失禁为主,占9.8%,重度尿失禁者较少,仅占0.3%;患病率男性为7.8%,女性13.8%。年龄、性别、听力情况、婚姻、子女数量、患慢性病是老年人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需照顾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高龄、失能是老年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龄和失能老年人,主要以轻度尿失禁为主。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高血压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样调查北京城乡社区老年人1847例,并且进行血压测量及评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满意度.结果 已患高血压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显著低于血压正常者;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高血压相关疾病患病率增高,认知能力变差;高血压水平越高者,抑郁症状增加,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下降.结论 积极防治高血压,可提高全民人口素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唐山市社区空巢中老年人营养状态与其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随机整群抽样的社区常住空巢中老年人采取面对面调查。结果空巢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偏低,社会支持较少的空巢老年人42人;一般的281人;满意19人。营养平均(24.15±4.109)分,社会支持少的空巢老年人营养得分偏低(P<0.01)。营养良好的空巢老年人215人;存在营养风险108人;营养不良的19人。营养不良或营养存在危险的空巢老年人比营养良好的空巢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偏低(P<0.05)。结论空巢中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较差,营养状态与社会支持相关,应加强空巢中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力度,以改善营养状态,提高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