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小型缝洞及其充填物测井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河油田是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油藏为主的古生界海相大油田,洞穴和其周缘的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由于数量众多,小型缝洞成为缝洞型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小型缝洞可以在露头、岩心和成像测井上识别,但在非取心和非成像测井段还不能有效识别,影响了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利用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信息,优选出5个洞穴敏感参数和3个裂缝敏感参数,建立了塔河油田小型缝洞归一化加权识别函数,并利用DEN-VshRLLD-Vsh交会图版识别出了洞穴充填物类型:碎屑充填物、垮塌角砾岩和化学充填物。识别效果与岩心及FMI成像对比,洞穴符合率超过81%,裂缝符合率超过82%,洞穴充填物识别成功率超过84%,基本满足了小型缝洞识别要求。利用此方法对塔河油田117口井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该方法也适用于洞高在0.5 m以上的缝洞及充填物识别,并提高了识别精度,为精细研究古岩溶缝洞型储层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是塔河油田主要的含油气储集体,因古溶洞系统垮塌而形成的塌陷体是重要的岩溶改造类型之一。针对碳酸盐岩塌陷体识别方法不健全、成因认识不清的现状,运用岩心、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反射结构和生产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体的识别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识别标准。通过对岩溶塌陷体成因分析,将塔河油田岩溶塌陷体划分为断裂诱导塌陷体、上覆地层负载塌陷体和后期表生岩溶塌陷体3种成因类型。通过对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122个塌陷体开发效果统计分析,认为后期表生岩溶塌陷体缝洞发育,最具油气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   总被引:56,自引:19,他引:37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深在5300 m以上,基质不具储集性,储集类型以裂缝、溶洞为主,油气受控于古岩溶缝洞,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地震信噪比、分辨率低,预测难度大。寻找和预测奥陶系缝洞发育带是塔河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在储层成因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成因预测模式,为储层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的特点,建立了以叠前时间偏移和目标精细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精细成像技术,为储层预测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资料。通过储层标定和正演模拟分析,建立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模式,包括测井识别模式和地震识别模式,为储层识别和预测提供了依据。应用振幅变化率、相干体分析、波阻抗反演等技术,有效地预测了碳酸盐岩缝洞发育带。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石灰岩洞缝型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岩性为颗粒微晶灰岩与泥微晶灰岩,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分布不均,非均质性强,使得储层的储、渗机理和特性复杂化。针对复杂油气储层,开展了储层空间类型的研究,分析描述了不同储层空间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方法来识别孔、洞、缝储层,结合地质、岩心录井等生产实际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模式、评价标准和储层参数求取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完善了综合概率法识别洞缝型储层的模型,为塔河油田储量参数计算和利用测井技术判别石灰岩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塔中地区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认识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情况,结合该区缝洞系统的测井响应特征,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了测井比值参数综合判别法与权重评价法对奥陶系缝洞型储层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识别。采用测井比值参数综合判别法解释了中1井,油气测试和录井、试油资料都证实了此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综合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及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了该区缝洞型储层的分类级别。权重评价法已应用于塔河油田并取得良好效果。它实现了测井参数对缝洞型储层发育程度贡献大小的定量评价,确定了各因素影响缝洞发育的主次关系,为制定开发措施及调整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奥陶系已经勘探开发十几年了,目前除了在塔河继续精细勘探,也正在加大塔河之外的勘探.近几年塔中、玉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实践表明,储层有效性评价越来越显得重要.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入手,在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相互标定的基础上,细化溶孔、裂缝和溶洞型储层的分类,建立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对溶洞型储层采用自然伽马与视地层水电阻率交会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裂缝孔洞型储层还可以利用电成像局部电阻率法评价储层有效性.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较好解决因泥质充填造成的储层有效性评价问题.对于因储层类型不同,或具体说因裂缝发育强弱造成储层有效性差异的裂缝孔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通过"四性"关系及数模研究,提出定渗透率、变孔洞孔隙度、变裂缝孔隙度的储层渗流评价模型.实际应用表明,储层渗流评价方法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为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完井方案制定和储量参数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古岩溶缝洞型油藏,储层发育受控因素多,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多样,储集类型复杂,既有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也有裂缝-溶洞型储层,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特殊的碳酸盐岩油藏,油藏描述难度大,常规的储量计算方法不能有效使用。在分析塔河油田缝洞型储层连续性特征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孔隙体积来表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集性及相应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典型区块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精细描述和后期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塔中东部地区良里塔格组良二段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较强。在岩心和成像测井上可以比较清楚地识别出各种储层类型,但对于缺乏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的井段难以有效识别,影响了储层预测与评价。为了解决此问题,结合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划分了4种储层类型和2种非储层类型,储层类型包括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和洞穴型,非储层类型包括泥质充填型和致密型;依据这些类型标定常规测井信息,通过因子分析对优选出的6个测井参数提取了3个主因子,并分别解释为孔洞因子、裂缝因子和含泥因子;最后计算出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交会图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各种储层和非储层类型。利用此方法对XX井进行储层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吻合度高,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与储层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地层比较发育.在测井资料逐渐增多、露头和岩心资料不足、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测井方法进行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显得越来越必要.为此,通过对自然伽马、双侧向电阻率、FMI、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参数的综合分析,总结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塔中卡1区块中17井为例阐述了缝洞型储层的测井综合解释方法,再结合钻井、气测、岩心等各项基础资料,进行了地层的纵横向对比,从而针对塔中卡1区块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有利储层进行了预测.用此测井综合解释方法成功地解释了中1井,油气测试和岩心、试油资料都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性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极强,因而仅利用常规测井手段受到了很大局限。针对近几年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在塔河油田钻孔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认为该测井方法在储集层识别、常规测井缝洞型储集层测井响应标定、现今地应力分析及岩溶带划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FMI测井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可以直观显示井壁地层的微细变化等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碳酸盐岩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结合该地区岩性、储集空间,将该地区FMI成像测井划分为十个模式,以提高储层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为基础,对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结合岩社化验分析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结果是:以FMI为代表的成像测井技术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孔隙特征提供了手段;与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相结合,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计算储层参数,精度较高,具有可地性,采用本方法对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研究,为其它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图像直观可视、分辨率高、地质信息量大,描述含有复杂储集空间的非均质性地层时具有明显优势。以FMI测井图像为主,结合岩心、常规测井资料,对塔河油田8口探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重点层段精细刻画,建立FMI测井地质解释模型,并推广到未取心井段,识别出奥陶系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屑灰岩、砂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分为孔、洞和缝3类。利用FMI测井图像显示的电阻率差异、孔洞缝展布特征及岩性和构造标志可识别层序不整合面。通过单井相分析和连井剖面对比,认为构造运动、岩溶作用和海退暴露溶蚀作用导致的层序不整合面控制着储集空间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赵舒 《石油物探》2005,44(5):509-51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等特点,储层的储、渗机理十分复杂。微电阻率成像(FMI)测井资料能够描述地下岩层的沉积特征,因此,可以依据碳酸盐岩地层的FMI测井响应特征,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介绍了FMI测井解释结果的多种地质应用;给出了常规测井资料和FMI测井资料对岩心的深度归位和空间方位归位的方法原理和实现步骤;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裂缝参数的定量估算关系;通过与常规测井等资料的对比,建立了储层分级标准,并利用FMI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分级。多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对缝洞型储层的评价结果与录井油气显示和测试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奥陶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岩溶作用影响发育洞穴、孔洞和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洞穴中充填不同物质。多种储集空间和充填物组合形成多种缝洞体类型,导致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复杂,识别类型难度大。依据露头、岩心和井壁成像测井等信息,确定了6种缝洞体类型,分别为未充填洞穴型、砂泥充填洞穴型、角砾充填洞穴型、方解石充填洞穴型、缝洞型和裂缝型。结合不同类型缝洞体之间岩性和物性差异,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缝洞体的双侧向、自然伽马、声波、中子、密度测井响应特征及分布规律。将测井响应两两组合建立交会图,优选出9个识别缝洞体类型敏感的测井响应交会图版,结合决策树方法,形成逐级识别缝洞体类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塔河油田实际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识别结果与岩心和录井对比,符合率均大于85%。该识别方法减少不同类型缝洞体常规测井响应之间相互混淆的影响,有助于发挥每个常规测井响应的作用,提高识别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