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聚合物成型工艺学》和《高分子材料生产加工设备》课程教学,要明确高分子材料的工程特性,把握和理解材料制品性能与材料本身的性能、成型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的关系;要明确课程教学主线,围绕课程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并结合课程特征采取灵活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既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不忽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海霞 《广州化工》2013,(12):240-24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应用化学专业等非高分子专业的选修课。本文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内容众多、学时有限等特点,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问题,提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互动式教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芳 《广州化工》2011,39(16):171-172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本文结合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了教学体会,以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通用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成型的办学特色,专业课以偏实际应用为主,因此选取《聚合物加工》课程为实践和研究对象,采用嵌入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聚合物加工》课程中涉及到的原料、配方及配制、成型原理、设备及工艺的理解,掌握具体的成型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模拟、预测、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16)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文从新工科建设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介绍了《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重点论述了从提高专业认同感、树牢"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培养科学精神与工匠品质三个方面进行的课程思政设计、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马雪刚  张志明 《广州化工》2014,(5):131-132,135
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不熟悉聚合物的系统研究方法问题,提出了将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整合成高分子综合性实验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综合性实验的设计思路、教学目的、内容选择及时间安排,并结合"聚苯乙烯静电纺丝"和"不饱和聚酯制备玻璃钢"两个综合性实验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实验的实施流程,以聚合物的合成为起点,成型加工为过渡,性能检测为依据,体现聚合物研究的连续性与循环性。  相似文献   

7.
黄乐平 《广东化工》2015,42(1):120-121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和人文社会素质高的高分子材料本科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文章针对武汉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提出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微课程以及开放性作业等现代教学方法探究提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为成为高素养的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知识体系综合性较强,开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的交叉教学和课堂教学实践化,将加快实现教学过程实施的最优化,从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综合设计,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工程性和应用性双重特点,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对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发展起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聚合物合成工艺学习中将理论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产品的工程技术能力,结合构建“过程性”的多维度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达到更好地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0.
韩小兵  高洁  陈涛  胡国文 《广州化工》2022,50(5):206-207
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重要责任田。《涂料工艺学》是高等院校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重要课程,思政内容非常丰富,是进行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本文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涂料发展史、环境保护与健康安全、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实践认知规律等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实现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