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龙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分布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龙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龙口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621例,报告发病率为88.65/10万;死亡3例,死亡率为0.43/10万,病死率为0.48%。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483例,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38例。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居前的分别是肺结核(283例)、手足口病(121例)、病毒性肝炎(111例)、梅毒(45例)、痢疾(26例)。[结论]2009年龙口市传染病发病率较低,肺结核、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是主要传染病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江阴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江阴市累计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8种21 740例,年发病率为120.17/10万-177.4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45.66/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分别发病8 398、8 182、5 057、78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63/10万、53.96/10万、34.40/10万、0.51/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14例,活产儿年均发病率为15.23/10万。发病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年均发病率依次为50.77/10万、28.27/10万、25.32/10万、18.77/10万、15.48/10万。[结论]2000~200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泗洪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阳华  彭芳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57-2458
目的分析泗洪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该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2 384例,报告发病率232.76/10万,比2009年下降26.75%,死亡2例,报告死亡率为0.20/10万,病死率为0.08%;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34.34/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98.41/10万;居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占报告发病总数96.94%。结论 2010年该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09年大幅度下降,说明该县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及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 [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河南省总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469 251例,发病率为497.67/10万,报告死亡2333例,死亡率为2.47/10万,病死率为0.50%.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311 832例,发病率为330.71/10万,报告死亡2 285例,死亡率为2.42/10万,病死率为0.73%.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157 419例,发病率为166.95/10万,报告死亡48例,死亡率为0.05/10万,病死率为为0.05%.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麻疹.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 [结论]在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仍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淄博市淄川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今后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淄川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报告传染病19种、3 036例,发病率为414.81/10万,无甲类传染病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1 093例,发病率为149.34/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 943例,发病率为265.47/10万。2011年传染病发病率,男性为267.80/10万,女性为147.01/10万;0~7岁为246.61/10万,8~14岁为14.48/10万,15~64岁为128.02/10万,≥65岁为25.69/10万;城区为574.97/10万,农村为384.86/10万。3 036例病例中,散居儿童占36.96%,农民占24.47%,幼托儿童占20.82%,学生占5.93%,工人占3.19%,其他职业占8.63%。发病率居前的传染病依次是手足口病(148.65/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8.07/10万)、病毒性肝炎(51.65/10万)、痢疾(47.82/10万)、肺结核(33.20/10万)。[结论]2011年淄川区传染病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白河县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和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白河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累计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5 440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为434.81/10万,年均死亡率为0.48/10万,平均病死率为0.11%。法定传染病发病率,2005年为307.97/10万,2006年为356.01/10万,2007年为285.60/10万,2008年为590.85/10万,2009年为434.41/10万,2010年为630.62/10万。2005~2010年年均发病率,呼吸道传染病为221.88/10万,肠道传染病为61.1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113.74/10万,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0.64/10万,其他传染病为37.41/10万;男性为547.21/10万,女性为303.71/10万;0~9岁最高(874.09/10万),其次是10~19岁(467.38/10万),≥80岁最低(258.92/10万);城关镇为693.09/10万,其他乡镇为256.50/10万~635.04/10万。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54.90/10万、110.46/10万、71.30/10万、56.43/10万、9.11/10万。[结论]白河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扬州市邗江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邗江区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区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8652例,年均发病率为358.44/10万,死亡6例,平均病死率为0.07%。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5061例,丙类传染病7种、3591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272.39、295.65、342.53、472.03、425.30。年均发病率(/10万),肺结核为76.89,梅毒为53.03,病毒性肝炎为41.97,痢疾为13.34,淋病为9.65,甲型H1N1流感为6.26,麻疹为5.43,手足口病为109.91;城镇为604.94,农村为320.15;0~14岁为947.19,15~34岁为194.77,35~54岁为235.46,≥55岁为365.86;男性为428.01,女性为278.08。[结论]2006~2010年邗江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手足口病是预防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禄劝县2007~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收集禄劝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禄劝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5698例,年发病率为207.47/10万~306.60/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48.64/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39%;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2.57%;肠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25.41%;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占发病总数的0.63%。报告的主要疾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手足口病、风疹等。[结论]禄劝县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同时必须加强对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病等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9.
刘敬芳  温之花  陈雷  马慧 《中国校医》2011,25(4):277-279
目的探讨江苏省邳州市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邳州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乙、丙类)26种11 570例,年均发病率为142.83/10万,死亡率为0.53/10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是本地区的重点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依次为73.37/10万、23.04/10万、25.71/10万。结论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为主)、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乙肝为主)及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为主)是本地区危害最大的重点传染病,需要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锡市滨湖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滨湖区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521例,年均发病率为248.72/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分别为97.20、92.14、58.68;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分别为57.70、38.76、38.65、30.09。乙型肝炎、淋病、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艾滋病、梅毒发病数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近两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滨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年发病率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民和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累计报告18种4 253例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61.72/10万;死亡10例,年均死亡率为0.77/10万,平均病死率为0.24%。年发病率,2007年为337.39/10万,2008年为359.23/10万,2009年为382.39/10万。年均发病率,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181.62/10万,肠道传染病为72.19/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06.88/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0.42/10万,其他传染病为0.51/10万;0~14岁为298.01/10万,15~24岁为275.10/10万,25~44岁为341.72/10万,45~64岁为560.43/10万,≥65岁为527.84/10万;城区为477.45/10万,农村为339.62/10万。3年累计,发病例数最多的传染病是乙型肝炎(1 980例)、肺结核(949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344例)、痢疾(204)、甲型肝炎(162例)。[结论]2007~2009年民和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处于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德州市德城区传染病疫情态势,以便制订科学的防治规划。[方法]对德城区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德城区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1 710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291.76/10万,病死率为0.058%。年发病率(/10万),乙类传染病为91.11,丙类传染病为200.65;城区各个办事处为315.32,农村各乡镇为239.14(P<0.01);男性为350.67,女性为227.78(P<0.01);0~14岁为1 133.52,15~34岁为127.35,35~54岁为73.31,≥55岁以上为94.99;主要传染病中,手足口病、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乙肝、麻疹分别为191.10、41.81、15.87、12.63、5.64。[结论]2009年德城区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是发病最多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孙利文  刘利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78-1880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04—2009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怀柔区2004—2009年甲、乙、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12 192例,年平均发病率582.73/10万,报告的主要传染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结论重点加强辖区内常见高发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密切关注新发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2006~2009年迪庆州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学校发生呼吸道传染病7种7 122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2 958.08/10万。年发病率(/10万),2006~2009年分别为8 194.93、262.04、1 741.53、1 637.16。年均发病率(/10万),香格里拉县为1 054.76,德钦县为1 757.60,维西县为5 454.82;流行性腮腺炎为1 096.09,流感为1 005.13,风疹为730.18,水痘为44.86,肺结核为35.30,麻疹为31.57,猩红热为14.95。腮腺炎、流感和风疹4~6月、9~10月发病数较多,水痘秋冬季发病数较多,麻疹和猩红热5~7月发病数较多。[结论]迪庆州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流行性腮腺炎、流感和风疹为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梁平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辉 《预防医学论坛》2011,(10):948-950
[目的]了解法定传染病发生情况、构成及流行特征,给今后的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梁平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合计报告法定传染病3 307例,报告发病率为413.60/10万;死亡9例,死亡率为1.13/10万,病死率为0.27%。年发病率(/10万),乙类传染病为200.61,丙类传染病为212.99;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100.30,呼吸道传染病为75.16,肠道传染病为238.31,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为2.50;城镇为592.96,农村为365.47;男性为531.54,女性为286.90;0~4岁、5~14岁、15~34岁、35~54岁、55~64岁、≥65岁分别为1 854.95、515.68、271.99、295.36、370.76、381.47。发病率最高的前5位传染病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分别为95.93/10万、94.80/10万、74.91/10万、63.28/10万、25.39/10万。[结论]2010年梁平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与2009年持平,肺结核和乙型肝炎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孔令娜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0-2672
目的分析崇明县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疫情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和降低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以及做好世博会保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报告的崇明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报告崇明县法定传染病1775例,发病率为242.59/10万;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淋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共1315例,占发病数的74.08%;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发病数的76.68%;男女性发病比为1.44∶1。结论 2009年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2008年略有升高,传染病防制工作应加大对主要传染病及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平区2008~2010年各医院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平区2008~2010年累计报告传染病24种、13 748例,年均发病率为643.52/10万;报告因传染病死亡9例,年均死亡率为0.42/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7%。传染病发病率,2008年为618.80/10万,2009年为643.38/10万,2010年为668.75/10万。2008~2010年累计报告呼吸道传染病9种、4 888例,年均发病率为228.80/10万;报告肠道传染病6种、3 293例,年均发病率为154.14/10万;报告血液和性传播疾病5种、2 182例,年均发病率为102.14/10万;报告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3种、93例,年均发病率为4.35/10万;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麻风病1例、未分型肝炎178例、水痘2 393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05/10万、0.05/10万、8.33/10万、112.01/10万;报告未明确诊断的传染病719例。肺结核、手足口病、水痘、风疹、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均发病率依次为104.19/10万、76.72/10万、112.01/10万、34.22/10万、52.19/10万、51.44/10万、41.99/10万。另有艾滋病病人133例、HIV感染者79例。[结论]2008~2010年和平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一般水平,肺结核、水痘是高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宁效林  石琼昌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29-2232
目的了解榕江县2009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榕江县2009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榕江县2009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1种1231例,死亡14例,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58.46/10万,死亡率4.08/10万,病死率1.14%,发病率比2008年下降55.96%。结论应该把肺结核、乙型肝炎、菌痢、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作为重点传染病来进行防治;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加强结核病的归口管理;杜绝医源性感染;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传染病的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2009~2010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克拉玛依市2009~2010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合计报告8种性病818例,年均发病率为104.91/10万。年发病率,2009年为129.98/10万、2010年为80.31/10万(P<0.01)。年均发病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为43.73/10万,尖锐湿疣为20.39/10万,梅毒为15.90/10万,淋病为13.85/10万,艾滋病为9.11/10万,生殖器疱疹为1.92/10万;男性为69.62/10万,女性为152.82/10万(P<0.01);0~9岁为0.89/10万,10~14岁为0.13/10万,15~19岁为1.41/10万,20~29岁为29.11/10万,30~39岁为27.45/10万,40~49岁为21.80/10万,50~82岁为24.11/10万(P<0.01);克拉玛依区为62.33/10万,独山子区为18.98/10万,白碱滩区为20.78/10万,乌尔禾区为2.82/10万(P<0.01)。818例中,工人占46.58%。[结论]克拉玛依市性病疫情呈下降趋势,女性、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