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董子献 《眼科研究》2011,29(10):946-949
飞秒激光代表了目前屈光手术领域的最新技术.其新型扫描模式的屈光效应正在探索中。飞秒激光以其扫描的高精确度及安全性,已从单纯角膜屈光矫正向全方位治疗性应用方向转变,已被应用于穿透角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基质环隧道的制作以及辅助角膜胶原交联以治疗圆锥角膜,此外其在角膜缘移植和角膜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分别为眼表重建及角膜病理学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及经晶状体矫正老视等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日趋完善,飞秒激光的临床应用将更加广阔。就飞秒激光在治疗性角膜手术及晶状体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秒激光具有切面平整、精准度高、损伤小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其应用已成为近年眼屈光手术研究的热点.飞秒激光可以替代机械角膜刀,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制作角膜瓣,实施全程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还可用于老视、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等诸多方面的手术治疗.本文就飞秒激光的切削原理、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飞秒激光是一种脉冲持续时间仅为10^15秒的近红外激光,具有切割准确、安全性高、对邻近组织损伤小等特点。飞秒激光的临床应用广泛,最早被用于在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中制作角膜瓣,近年来进一步发展为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角膜移植手术中,可制作多种个性化的角膜切口;在白内障术中,可辅助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及核裂解;在青光眼手术的动物实验中可辅助行巩膜造瘘、虹膜切开等,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国际眼科纵览,2012,36:318—322)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可实现精确的透明角膜切口、角膜缘松解切口、完美的环形撕囊及激光预劈核,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人工晶状体位置和屈光状态,大大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认可及推广。近年来,这项技术在眼科临床的转化率逐年提高。目前,研究者的目光更多聚焦于其临床优缺点、安全性、有效性及在特殊病例中的应用。本文就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的最新临床进展及手术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5.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发射的低能量红外线激光,具有切削精确、安全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中制作角膜瓣、角膜基质内切割、制作角膜切口等。尽管飞秒激光的应用使得角膜屈光手术更加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本文就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已成为最先进的技术之一.飞秒激光具有脉冲时间极短、瞬间功率极高、热效应区域极小、精确靶向定位等特点,在白内障手术中可用于辅助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晶状体核裂解、透明角膜切口及散光性角膜松解切口制作.研究表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安全性较其他白内障手术均大大提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样本量仍较小、观察时间较短,以及存在一些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该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投入临床应用已经4年,目前飞秒激光主要应用于手术的三个关键步骤:环形撕囊、晶状体核劈开和角膜切口.近年来研究者的目光越来越多聚焦在它的安全性及新的应用上来,如飞秒激光与传统超声乳化对比,术后角膜内皮丢失及角膜厚度的改变,术后房闪、视网膜增厚情况等,有学者运用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植入成年人BIL (bag-in-the-lens)型人工晶状体,或将飞秒激光及纳秒激光手术系统联合,使得整个白内障手术过程实现完全“无刀”.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四种设备的特点,并就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局限性以及其学习曲线和最新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是目前最热门的白内障手术之一.即在计算机系统引导下利用飞秒激光进行晶状体前囊膜的切开,晶状体核裂解,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明显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并发症,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术后更完美的视功能以及更少的并发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飞秒激光在白内障领域的应用给白内障手术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在飞秒激光系统下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晶状体核分割以及透明角膜切口。飞秒激光晶状体前囊膜切开的囊袋口的大小更精确、形状更圆、强度更大,可预测性、可重复性均更好,IOL植入的位置更佳;激光核分割能有效地缩短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切口的密闭性良好。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相关问题,手术安全性和远期效果尚待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屈光手术和眼前节成像系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飞秒激光可用于制作角膜瓣,进行角膜基质内切割,制作角膜基质环植入隧道等。与传统激光切削模式相比,波前像差引导等个性化切削模式能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角膜胶原交联术是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全新方法。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对于高度近视和远视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有的老视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及相关的眼前节成像系统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屈光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解屈光手术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重要性,提出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屈光手术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邢晓杰  汤欣  苑晓勇 《眼科》2013,22(2):77-79
新近发展的飞秒激光技术以其穿透性强,精密度高等特点成功整合于白内障手术中。它利用激光爆破作用来制作透明角膜切口,精确进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而代替手法撕囊,还可进行角膜缘松弛切开矫正散光等,因此其在白内障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出现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在其实际应用中,手术适应证有待细化,应加快飞秒激光超声乳化一体机的研发进程。(眼科, 2013, 22: 77-79)  相似文献   

12.
飞秒激光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可以辅助完成一些关键步骤,飞秒激光制作的透明角膜切口密闭性好,晶状体前囊膜环形切开圆且居中,对晶状体核的预劈核可以有效减少随后的超声能量和时间,保护角膜内皮。通过制作角膜松解切口矫正散光,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在特殊类型的白内障手术中,飞秒激光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利用飞秒激光进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核裂解、角膜切口制作及散光性角膜缘松解切开,有效地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是对白内障手术技术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已发表文章的综述,就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价值及优缺点与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引起许多眼科医生的关注,可能是今后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在眼前节高质量成像的指导下,医生借助计算机的精确控制进行透明角膜主切口和辅助切口制作、前囊膜切开和碎核等操作。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飞秒激光辅助治疗白内障能减少超声乳化的时间,制造更好的角膜切口,术后患者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屈光状态。我们就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散光矫正已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重要内容,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散光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角膜切口、松解性角膜切开、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散光矫正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术后残余散光将会不断减小,白内障术后获得更为完美的屈光状态必将成为现实.本文就以上内容对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术前散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FOR REVIEW: Phacoemulsification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cataract surgery in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number of phacoemulsification procedures performed annually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as the population ages. Femtosecond cataract surgery offers several surgical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has already attaine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in some countr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outline the benefits, risks and commercial issues of femtosecond lasers as applied to cataract surgery. RECENT FINDINGS: Cataract surgeons are adopting femtosecond technology to perform laser capsulotomy, lens fragmentation, clear cornea incisions and limbal relaxing incisions. Femtosecond lasers clearly perform these surgical steps with greater precision and reproducibility. Further benefits such as improved postoperative refractive results and reduced complication rat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Commercial issues have invariably arisen such as cost of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value proposition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SUMMARY: Femtosecond cataract surgery is an evolving procedure that can potentially lead to better and safer surgical outcomes.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discusses some of the relevant financial issues concerning thi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