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测电子水尺是模拟传统的人工观测水尺。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研制的一种自动水位测量仪器。该仪器由遥测同和电子水尺两部分组成。遥测同控制电子水尺的工作,并完成数据的处理、发送、设备安装灵活方便,不需要测进,不受泥沙淤积、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曾令琴  曾令宜 《人民黄河》2006,28(3):26-26,28
小型智能无线测报水尺应用已经成熟的超声波传感技术,通过微处理芯片对水位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利用数字编码技术和双向无线发射通讯技术,实现对当前测报水位的遥控及数字和语音两种传送模式,接收当前水位信息则可利用无线、有线专用或公用通讯设备。是对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遥感电子水尺的拾遗补缺,它不仅继承了遥感电子水尺的所有优点,而且工程造价偏低,容易得到普及和推广,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特别对平水期及小河报汛站点也很适用,可广泛使用于水库、河流等的水位测报。  相似文献   

3.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益祺设计的电子编码水尺获实用新型专利。经所长批准,于92年1月29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创造名称为“电子编码水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国专利局于92年10月28日授予电子编码水尺专利权,专利申请号92213156.2。该实用新型专利从申请日92年1月29日起受到专利法保护。电子编码水尺由电子控制仪及水尺(一根水尺长一米)组成,二者之间和水尺之间均有电缆线连接,水尺由密封的壳体,嵌在壳体上的等分高度的触头及壳体内与触头电连接的集成电路芯片、线路板组成,能在控制仪的控制下利用水体感应原理测量水位数据,实现长期  相似文献   

4.
杨楠 《江西水利科技》2022,48(3):183-188
在袁惠渠灌区干渠渠道安装了磁滞伸缩式一体化电子水尺,进行渠道水位自动观测,同人工观测水位进行比测试验,验证自动观测数据及精度是否达到水位观测标准要求,并验证自动观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仪器测量精度高、安装简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可用于灌区明渠水位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测站特殊环境条件下,大变幅水位测量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采用机械格雷码水位传感器和电子水尺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利用2种水位传感器的测量优势及特点,分别解决高低水位的测量难题,再通过新型水文遥测数据终端整合衔接得到水位值。该方案应用于浙江省兰溪市洋港水文站并得到验证,较好地实现了单一类型水位传感器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立交桥或下穿隧道的低洼处常会有大量积水,因此需要建设道路积水监测系统。对比分析了常用的水位传感器的优缺点,根据道路积水实际环境,选择TC401感应式数字水位传感器(即电子水尺)作为水位监测仪器。详细介绍了电子水尺的特点、技术参数、安装情况。实际应用说明,电子水尺可广泛使用在城市防汛重要地区,节省土建费用。  相似文献   

7.
悬锤水尺就是水文站观测人员利用公路桥观测水位数据的一种新方法。我们研制的展锤水尺,性能可靠。质量保证。通过田平地区郑家屯等几个水文站实际应用,反应效果很好。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5,(12):12-15
为了能够自适应地识别水位,针对目前水尺图像类水位识别软件中需要人工设定水尺总量程参数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无需在软件中预设水尺总量程的水位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训练好的BP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识别水尺总量程,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水尺刻度,最后利用水尺总量程和水尺刻度之间的数学关系计算出水位值。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水尺总量程和水位值。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6,(12):52-56
在水位智能识别系统中,采集到的水尺图像可能存在刻度模糊、局部缺失等情况,对水尺识别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水位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幅连续水尺图像对字典进行训练,通过重构残差的比较对样本水尺图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计算出水位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照变化和局部的遮挡、模糊等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准确地对水尺兴趣目标图片分类并进行水位计算,计算出的水位与实际水位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 cm。  相似文献   

10.
自制水位遥测装置赵国林敦化市水电局137300目前水库测量水位,多采用在观测点设水尺的方法,而这种传统的方法有许多不便之处。如:风浪及夜间观测不准确;水文值班室与观测点有一定距离,值班人员每天要往返几次,增加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费时、数据不能及时采...  相似文献   

11.
张玉山 《人民黄河》1998,20(11):43-43,45
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下游河道游荡多变,淤冲严重,传统的大河水尺在安装和水位观测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一,水尺一般固定在根石坦坡上,设置难度大;其二,根石易走失下蛰,使水尺移动或被冲走;其三,水尺处易淤积、易变水、易挂带漂浮物等。这样就影响了水情变化的正常观测,探索新的水位观测方法已势在必行,旋转伸缩式悬臂水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制作的。1基本原理旋转伸缩式悬臂水尺的先进性在于它的结构既可伸缩、又可旋转,根据靠河水流情况调节悬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观测不同点的水位情况。在设计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利工程水位的观测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水尺观测法。随着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原有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无线遥测,微机管理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水位观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方面各地都积极探索,找到了一些好方法。如:在库内、湖内修建水位观测井,在放水洞闸门等设施上附加水位观测设施,从国外引进探头式水位计等。近年来,曲阜市尼山水库管理局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在细致查阅有关水位观测技术资料、借鉴外地水位观测设施做法的基础上,研究试制并成功地安装了钢管水位观测井。  相似文献   

13.
若水位与流量间没有稳定的单值联系,则为计算径流量和水文资料整编以很大的困难。破坏水位流量关系的原因是河道的变形、变动雍水、由水草丛生而使河道荒芜、冰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当它在基本水尺断面时会对水位流量关系发生影响,而且在基本水尺断面上、下游的一定河段范围内也会有影响,有时影响的范围还相当远。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由计算机网络,无线、有线通讯,野外遥测等先进技术构成的凤台灌区水情、工况遥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系统由专用无线网、电话网、GSM移动电话网构成的信道互为备份,数据话路兼容,实现了对凤台灌区水系和重点水利控制工程的雨量、水位、闸位、泵站机组运行状态等信息集中实时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经受了-15℃的严寒和45℃高温的考验,以及雷电、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的袭击,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从标准水尺中自动提取水位数据,针对水尺图像具有明显边缘的特点,利用Hough变换计算水尺偏移角度并据此进行倾斜校正,然后采用形态学处理、水平投影等图像处理方法定位水尺左右及上下边缘,进而提取水尺目标,最后通过垂直投影、逻辑运算等图像处理方法提取水尺刻度,根据此刻度计算出水位值。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有效且结果误差较小,能够准确地从水尺图像中提取刻度并获取水位数据。  相似文献   

16.
大量程库水位遥测仪是一种用防波筒防护结构和浮漂、钢索、重锤轮系与绝对量旋转编码器配合,通过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和无线通讯,从0m至70m范围内对库水位准确测量而分辨率为1cm的测量设备,适于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稳定可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量程库水位遥测仪是一种用防波筒防护结构和浮漂、铜索、重锤轮系与绝对量旋转编码器配合,通过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和无线通讯,从0m至70m范围内对库水位准确测量而分辨率为1cm的测量设备,适于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稳定可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采用设于斗渠进口的“单水位尺”法测(定)流(量),然而,经验表明,上述“单水位尺”的测流成果往往不够准确。因此,山西滹沱河灌区最近几年一直在试验“双水位尺”法,“双水位尺”法非常简单,只是在斗渠进口处的原有水尺的下游约100m处,建立另外一支水尺,应注意两只水尺,老的和新的必须确切地建立成同一的水位零点高程。测流时,只同时记录两只水尺的水位,就可获得具有高精度的渠道流量。此外,利用“双水位尺”法还可以大致确定与水有关的事故位置。  相似文献   

19.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现阶段河道遥测水位设施设备进行了高效继承,对遥测系统与径流演进预报应用进行了深度融合。实践表明:不同地域、不同网络环境、不同终端、不同浏览器用户能够全天候实时监测河道水位、流量变化及径流演进传播等,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与实时性,并且具备自动跟进校正特点,运行可靠稳定,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的水位测量原理。以太平场水文站试验为例,通过对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各种不同场景下水位比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验证了图像识别技术在水位测量中的精度,明确了其适用环境以及测验使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其测量精度基本满足应用要求,光线好的时候精度较高,在夜晚或漂浮物遮挡时误差较大,但可以通过安装红外反光图层的水尺和人工清理水尺等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