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试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水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恒安 《人民黄河》2001,23(1):37-38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初提出了战略部署,也是今后三五十年内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通过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及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论述了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必要性,可能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水利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今后水利建设的方针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水资源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研究水资源配置全速合理的需水量,是开展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在讨论西部地区水资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原则,研究了西部地区的生产需水量;运用用水定额原则,确定了西部载我的生活需水量;运用生态系统平衡原则,重点研究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维护天然植被需水量,维持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需水量、维持水体一定量自净能力的基流(水)量、防止河流系统泥纱淤积的河道最小径流量以及维持河湖水生生物自下而上的最小需水量,并对各项需水量的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密集,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沛;西部地区贫困集中连片,贫困度深,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开发水利水电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就西部地区水利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对开发水利水电产业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对如何开发西部水利水电资源、加速发展西部社会经济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中新疆节水灌溉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开发,技术先行”.作为西北地区北部桥头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地大物博,是西部开发的重中之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地形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新疆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水资源稀缺,各族人民择水而居,人口分布极为不均,造成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与内地相对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因此,可以认为水资源是制约新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节水灌溉是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重点抓持的农业改革举措,充分考虑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对干旱缺水的新疆等西部地区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和发展国民经济无疑…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西部调水工程看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长距离流域调水工程,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整个美国经济宏观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西南调水工程在自然条件,建设条件,技术水平及作用方面与我国西线调水都有极为相似之处,美国西部的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发西部之际,抓住时机,首先要建设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因此,从现在开始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期工作步伐,争取西线工程早日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西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发展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核心区,促进一批中心城市形成,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水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城镇发展的最主要因素,2005年西部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 40%。2005年西部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0%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珂珊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2,8(4):228-230,233
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实行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近几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干旱频繁发生,沙尘暴日益加剧,蝗虫年年光顾,对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通过简要分析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的相互关系,探讨了西部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为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长江流域西部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条件优越,开发好这一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应结合西部大开发需要,按可持续发展要求,抓紧修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提出一批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以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9.
王源  季建 《四川水力发电》2001,20(B07):14-16
水电资源是西部地区特别是我省主要的优势资源之一,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兴建一批起点高,效益好的电力设施,不仅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启动内需,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配合“西电东送”战略,既能变西部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又为推动电力结构调整和全同联网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全国范围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水电就是开发西部,坚持优先发展水电,优先开发那些调节性能好,经济技术指标优越,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大型水电工程,对促进我省经济的良性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万力 《成都水利》2000,(6):10-12
龙年伊始,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对发展西部经济,解决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及与东部的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这股强烈的东风吹进四川盆地,每个人的思维都在跳跃-如何借此东风,实现本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从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围绕新津经济,发展新津水利谈了六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西部水电开发中水库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讨论了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或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中国西部水电资源;提出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应是一种平衡的关系,其基础应为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水平,即不管是水电资源开发或生态环境保护,都应与当代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不保护环境,也不能只讲保护而不予开发。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区农业节水灌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现有耕地面积203.1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1.5%,干旱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现有设施条件满足农业生产对水的需求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优化模拟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最为敏感的限制性因子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瓶颈”。现代水资源规划内涵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用多目标优化与模拟耦合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经济、社会、牛态环境与水的关系,并以宁夏为例,探讨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4.
李迎喜  王孟 《人民长江》2011,42(2):48-50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好库区水资源, 对于保障库区居民用水安全,促进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三峡工程进入试运行期后,库区水资源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开展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编制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工作思路,可为编制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雄兵  张中旺  谢海燕  宋立军 《人民长江》2005,36(4):53-54,57,71
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通过分析水源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对策:借鉴三峡移民的成功经验,走开发式安置移民之路;设立水源保护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增强法制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实施工程全面合作,统一协调工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兼顾各地利益;国家适当的扶持,确保水源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以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类型,成为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该流域水电大规模的开发,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以鲁地拉水电站移民安置项目为例,在对项目概况、项目区环境概况、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合理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及方案,以期为移民安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的水文环境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静  王浩 《水资源保护》2004,20(4):11-14
综合分析了随经济快速增长的珠江三角洲水文环境的变化,指出目前主要存在地形地貌巨变,水质恶化,咸潮入侵,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水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保障策略,建议加强科学研究,认识河口生态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机制;及早制定河口综合规划,妥善处理局部地区与流域全局的关系;在加大河口治理力度的同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8.
张雁  李占斌  刘建林 《人民长江》2016,47(19):32-36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展开,水源地生态环境所承受压力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好水源地发展和生态安全是关键。陕西省商洛水源地6个县中,5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个为省级贫困县,因此,研究该水源地的发展和生态安全协调具有典型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权重,通过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评价了2004~2014年当地生态安全的态势。结果表明: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4年的0.258(Ⅰ级)发展到2014年的0.718(Ⅳ级);2009年是生态安全变化的主要转折点,2010年后迅速进入较为安全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分析认为,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主要得益于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容量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柏旺  袁晓宇 《中国水利》2010,(18):48-50,52
做好现状和规划状态下的生态需水估算,有利于水利规划,有利于生态环境调控与管理,更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用不同方法分析了三亚市南山创意新城河网的水环境容量,使该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防洪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又保护与修复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设施薄弱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不均衡 ,体制不顺 ,管理粗放 ,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 ,提出了全面推行节水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认真搞好水利扶贫、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大力开发西部水电、加快南水北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