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村落不仅仅是建筑的围合体,同样也是村民们的生活区,更是村落文明传承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历史传统村落的保护思想愈来愈强,越来越多地被遗忘在历史角落中的传统村落又一次迎来了新生的机遇。文章将围绕着甄家湾传统村落建筑展开,探讨传统村落的前世今生,以古望今,古今结合,并且深入思考传统村落的未来走向,提出自己合理的可行性思想和建议,对甄家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马强 《城乡建设》2023,(10):74-75
<正>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下辖的9镇178个建制村中,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斋堂镇爨底下村、灵水村和龙泉镇琉璃渠村),占全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的60%;有12个中国传统村落(龙泉镇琉璃渠村、三家店村,王平镇东石古岩村,雁翅镇苇子水村、碣石村,斋堂镇爨底下村、黄岭西村、灵水村、马栏村、沿河城村、西胡林村,大台街道千军台村),占全市传统村落数量的46%;有14个北京市传统村落(含1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3.
周仿颐  杨扬 《城市规划》2024,(1):117-118
<正>1.村落概况春口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大藏乡,是川西北嘉绒藏区典型的传统高山农牧村。春口村的产生始于藏传佛教大师查柯·阿旺扎巴于公元1414年在嘉绒地区所建的最后一座寺庙——大藏寺。大藏寺是村民聚居的原点,聚落围绕大藏寺呈散点状分布。春口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大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
正1村落概况土坑村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中部,古村落东邻碧霞湾,南毗福炼聚落,北与南铺镇接壤,村域内有祥云北路与西海路交错穿过,区位交通较为便捷(图1)。土坑村为刘氏家族聚落,自刘氏祖先刘宗孔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莆田迁居土坑村始,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历史,村域总人口达3 900余人。古村落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据清代谱牒记载,中榜进士、晋升仕者高达70  相似文献   

5.
何乔坤 《城乡建设》2023,(10):79-80
<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古生村已有近2 000年的历史,沿海而建,伴海而居,民居古朴,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2014年,古生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云南省共有777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覆盖全省所有州(市),23个民族。近年来,按照“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尊重历史、整治风貌”的理念,实施水系连通、河渠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治理工程,保护了历史文物遗址和传统建筑;管控新建建筑,统筹了历史文物保护与绿美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阮仪三 《城市规划》2023,(1):116-117
<正>1.古村概况赖坊古村落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镇区中部,由赖安、赖武两村构成,东靠后龙山,西望大岭,文昌溪从村庄西侧流过。古村肇基于宋咸淳二年(1265年),是客家民系赖氏一族较为完整的一脉,血缘关系紧密且宗族传承有序。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丰富,2008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7.
豫南信阳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其传统村落呈现别具特色的空间形态特征。新县神留桥村丁李湾的传统村落保存较好,201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调研,对其选址布局、巷道空间和庭院组合等进行解析,以期展现传统古村落的独特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8.
<正>1概况梅鹤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北沿黄柏溪与文峰村紧密相邻,南过唐溪与西坑村眺望,东西两侧皆为群山,平均海拔约700 m。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素有“石堂粮仓”之称。村域面积19.76 km2,全村人口2300人。2016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9.
阮仪三 《城市规划》2006,30(5):I0006-I0006
1.概况 燕坊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直接赣粤高速公路及京九线.交通十分便利。燕坊村地形西高东低,后龙山南北向贯穿村落,樟树林顺南北方向从村头延伸至村尾.近千棵樟树郁郁葱葱.形成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村中百余亩果园分布在村落各处.村中水塘密布.形成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0.
<正>1.概况登高古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东北处,原名皋山村。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宋太祖赵匡义后裔赵士翮由河南开封前往处州(今浙江丽水)为官,其后裔陆续迁居到浦江县附近,皋山村逐渐成为赵姓氏族的血亲村落。南宋思想家吕祖谦与友人登山时,在山顶发现山腰处竟然有个村落,遂感叹到“山下不曾见,登高才可见”,后皋山村更名为登高村,可见村落的历史是极为悠久的。  相似文献   

11.
周芃 《城市规划》2005,29(4):i003-i004
<正>1概况会同村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西南10km.1836年,莫、鲍、欧阳3家人约定同到该地建村,取名“会同村”。迄今已近170年。会同村的三姓人员中,莫氏发展最大,莫氏祖孙三代为香港太古洋行担当买为长达60余年。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由当时的海外富裕宗亲投资,全村在统一规划下重建,延续至今。由于村落选址隐幽,规划格局严整,建筑质量上乘,虽历经170年的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跌宕起伏,仍以其完整的古村风貌成为珠海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近代村落。2中西合璧的近代岭南古村选址隐幽从省道折向会同村时,路口就有一座纪念亭作标志,会同村深藏在远离公路的凤凰山麓。小路静谧幽然,渐次开阔,农林、果  相似文献   

12.
《城乡建设》2023,(10):54-57
<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是全国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之一,有178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湘西州高度重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完善村落发展蓝图,重塑美丽乡村形象,打造传统村落名片,“围绕集群发展,拓展村落保护面;围绕模式创新,厘清村落发展线;围绕产业赋能,找准村落发展点”,精心培育以传统村落为核心资源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点、湘西特色、时代特征的“三特”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让越来越多的曾经凋敝破败但有着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乡愁的寄托地。  相似文献   

13.
“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叶公古时却实有其人,并且他的三千后裔现居住在杭州市建德大慈岩镇新叶村。新叶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村中叶氏第一代定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780年已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村中至今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整个村落格局和古代建筑“有规划,建筑质量好,村落发育程度相当高,建筑类型多,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志华《中国乡土建筑研究丛书》),被海内外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  相似文献   

14.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通过重新识别村落活态因子,研判失活、衰退主导因素,能够进一步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立足本土地域环境,综合考虑村落活态发展因素,构建3层共28项活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1)3个传统村落均有失活现象,但在失活程度上有所分化。金崖和黄家庄村处于“微失活”,失活程度较轻,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一般;古城村处于“失活”,失活现象较明显,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较弱。(2)3个传统村落的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失活贡献率占比较高,对传统村落的活态发展影响较大;村落治理、经济发展和地域环境在失活指数上占比较高,对村落失活的影响较显著,可判断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的适应性发展受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因素影响较大。(3)活态总分上,金崖村(71.63)>黄家庄村(68.58)>古城村(58.88),这与调研结果相吻合。村落失活是多因素综合、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适应性、永续性的保护发展方式是村落振兴和活态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2008,(1):I0001-I0002
清漾村位于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南部,距江山市中心25km,全村现有人口1153人,村庄建设用地目前约12kh^2,传统建筑聚落约3kh^2。村落周围被农田和低丘包围,如其他散落在浙南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一样平凡而恬美。2002年3月,《清漾毛氏族谱》被列入全国第一批48件(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族谱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周宏文 《城乡建设》2023,(10):22-24
<正>贵州省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点多面广,民族文化突出,山地特色鲜明,传统建筑丰富。自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制度以来,贵州省共有757个村寨列入前6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2年第一批90个、2013年第二批202个、2014年第三批134个、2017年第四批119个、2019年第五批179个、2023年第六批33个),并获中央补助资金20.743亿元。其中,黔东南州又以415个传统村落的数量,居全国市(州、地、盟)第一。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被誉为"最美乡村最美景致",但光鲜外表之下的篁岭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一度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点,村落面临着物资交换不便、村民外移、村落景观资源逐渐消失的危险局面。本文从篁岭村历史资源的双重特质着手,以问题为导向阐述篁岭村建设实践特征,对篁岭村的村落盘活策略和历史资源保护利用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供面临自然消亡的非宜居资源特色村落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东沟村位于平谷区黄松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约2公里。该村常驻人口333人,共139户;村域总面积为222.8公顷。该村清代成村,因村处黄松峪东南一处较大的山沟中,故名大东沟。村庄周围群山连绵,景色秀美,村落依山而建(图1)。  相似文献   

19.
大东沟村位于平谷区黄松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约2公里。该村常驻人口333人,共139户;村域总面积为222.8公顷。该村清代成村,因村处黄松峪东南一处较大的山沟中,故名大东沟。村庄周围群山连绵,景色秀美,村落依山而建(图1)。  相似文献   

20.
李许钰 《江西建材》2023,(9):139-141
历史文化名村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的村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文中以林浦历史文化名村策划为例,阐述了景村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村特点,探究历史文化名村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