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徐龙石料场开采高度高达280 m,距大坝等重要水工建筑物较近,为分析在不同开挖步下,该料场高陡岩质边坡的变形及稳定性特征,建立了料场分级开挖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1)徐龙料场开采过程中边坡变形较大区域由原坡脚向开挖新形成的坡脚不断变化;(2)随着开挖的进行,徐龙石料场最大主应变较大区域发生“分岔”,最不利滑动圆弧由原边坡坡脚逐渐移动至开挖新形成的坡脚处;(3)不同开挖步下的徐龙石料场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的石料场边坡分级开挖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俄鲁石料场规划开采量758万m~3,开挖高度210 m,料场综合开挖坡比为1∶0.5。根据俄鲁石料场的地形地质资料条件和开采规划设计,分析边坡失稳模式,选择典型剖面,利用边坡稳定分析的能量法EMU(Energy Method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计算了开挖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并提出了料场开采边坡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鹏  程保根  宋寅 《四川水力发电》2022,(1):134-138+142
大型水电工程石料场边坡开挖稳定问题突出,采用单一的数值计算方法——安全度度量,难以准确确定边坡稳定性,而结合监测方法可真实反映边坡内部力学效应、检验设计的可靠度及加固处理效果。为揭示猴子岩水电站色龙沟料场高边坡施工期开挖稳定性,对边坡表面变形、多点位移、锚杆应力及锚索荷载等进行了有效的监测。结果表明,色龙沟料场边坡施工期稳定性良好,其监测分析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料场选择受料场的储量、剥采比、开挖边坡和石料质量、开采单价、运输单价及运距等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南欧江七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的石料源选择问题,根据工程条件选择了备选石料场,初拟了石料场综合使用方案。拟定料场开挖边坡及综合剥采比等开采条件,由物料调运规划,确定了转存量和综合运费。最后,对备选料源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综合比选,得到了最优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查明了石料场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边坡滑塌的原因,并对边坡的不稳定区和基本稳定区进行了划分。对处于不稳定状态区域的边坡及稳定性差的危岩,根据各自不同的失稳模式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同时对料场边坡也进行了水土保持设计,以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料场的生态作用。提出了一个较为经济、合理、可行的边坡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工程建设需要, 对某水电站料场岩质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并对开挖过程中的应力状态、 位移变形、 塑性分布、 点安全系数等进行了跟踪分析, 得出边坡天然开挖过程中整体稳定, 为该工程边坡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靠度理念,提出了岩质边坡经济风险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以某工程料场开挖边坡为例,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典型断面的稳定性计算,论证了边坡支护实施的必要性;基于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利用强度折减法拟定了所需支护的最危险滑动通道;通过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对比了不同支护方案的失效概率;基于风险损失最小的原则,确定了该岩质边坡较为合理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水电站石料场边坡实地调查和分析,确定料场边坡可进行植被恢复的高程为1 275.00 m以下。在4种边坡生态恢复方案(植被混凝土方案、栽植槽方案、垫地平台+植被混凝土方案以及垫地平台+栽植槽方案)比选下,考虑到生物连通性及后期生态恢复的连续性,推荐采用垫地平台与栽植槽结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边坡稳定性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无法获得节理岩质边坡的滑动面与稳定安全系数,有限元法对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分析需要设置节理单元,而离散单元法能真实地表达节理岩体的几何特征,便于处理非线性变形和破坏都集中在节理面上的岩体破坏问题,因此可以更好地模拟边坡的稳定状况。将离散元法与强度折减法结合,分别对土质边坡和含结构面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在岩土体边坡稳定分析方面具有潜在的优越性,是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铅厂水电站石料场位于大坝下游左岸,料场岩性为中~厚层状白云岩,弱风化岩石中含有溶隙夹泥,为无用层,开采条件差;料场地形陡峭,边坡高差大,施工强度高,地处交通要道(交叉路口),安全防护困难。主要针对料场的具体规划及在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及解决办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心墙堆石坝约80%以上的筑坝材料来自石料场;而石料场是堆石坝"粮仓",必须重视其各阶段开采规划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建设的"快、好、省"三大目标。为此,从长河坝水电站心墙堆石坝石料料源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规划与施工期间的动态开采优化分析研究入手,最终选择距离近、地形好的上游料场作为主料场,充分利用建筑物开挖料,及时调整开采坡比等动态优化方案,取得了石料场开采总运输量比投标方案降低约25%,料场边坡支护面积比投标方案降低约71%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般水电站料场具有边坡高度大、坡度陡的特点,料场边坡支护设计已引起各方的特别重视。据此,以去学水电站纽巴雪Ⅳ区料场为例,开展料场边坡支护设计的实践与探讨。根据料场前期勘探的地形、地质资料条件,分析结构面组合情况,进行料场边坡开挖设计;分析边坡失稳模式,选择典型剖面,利用边坡稳定分析的能量法EMU,计算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提出料场开采边坡的治理措施。根据现场开采揭示的地质条件,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复核优化支护措施。既保证了施工期料场边坡的稳定,也满足了经济可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质边坡滑动面和稳定性主要由岩体结构面强度决定的实际,作者首先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估算了岩体结构面的稳定安全系数,进而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和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快速有效地求解岩质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并可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吉林台一级水电站P1石料场位于大坝下游右岸,恰其沟以西、公路以北的F33沟两侧,距坝轴线1·5~2·0km。料场南北长约650m,东西宽约600m,场地高程1360·0~1622·0m,沟底坡度15°左右,沟两边山体坡度约40°左右,局部>70°,且两边山体雄厚。在沟内及两侧以及两侧的冲沟内有2~8m厚的覆盖层,由碎、块石组成,植被、灌木发育。料场周围无人居住,也没有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爆破环境良好。1·2料场地质P1石料场的岩性为晶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岩性稳定。该料场裂隙发育,节理间距10~30cm,岩体为碎裂结构。岩块致密坚硬,抗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嵊州市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的2#石料场开挖为例,考虑坡比、马道高差、马道宽度等因素影响,研究开挖边坡稳定系数和有用层开采量的关系,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寻找边坡稳定条件下石料场边坡开采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宜昭高速公路工程取料场爆破开挖产生的岩石边坡为计算实例,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开挖时的振动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利用爆炸等效荷载施加方法,结果得到了岩质边坡支护完成后,在爆破荷载作用下支护结构面上质点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和应力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狮子坪水电站牌坊沟堆石料场情况,在料场踏勘的基础上,对该料场进行了合理的开采规划,可供类似料场开采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宜飞 《治淮》2023,(7):30-32
为调查巢湖某矿山石料场是否满足引江济淮工程原料要求,对其石料储量进行估算,以及石料质量进行评价。石料场实际可开采方量为1266万m3,但该石料场原岩单轴抗压强度离散性较大、部分强度值较低,粗骨料压碎指标超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故该料场不建议作为引江济淮主体工程粗骨料料源。建议有关单位对该料场扩大取样面,进一步研究料场骨料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疆某输水泵站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泵站开挖出现的3个边坡裂隙发育情况,采用赤平投影法搜索出岩质边坡不稳定块体,考虑岩质边坡节理裂隙构造,采用楔形体稳定计算软件,计算了岩质边坡楔形体及上覆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得出了楔形体及破碎岩体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分析,泵站周边坡在各个工况下整体稳定性较好,块体稳定及变形破坏问题不突出。根据计算结果,同时考虑工程安全储备,提出了岩质边坡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猴子岩水电站桃花料场规划开采量1 040万m3,开挖高度近250m,属超高边坡,料场边坡开挖坡比为1∶0.4~1∶0.3,部分强卸荷岩体边坡采用1∶0.5。本文根据猴子岩水电站桃花料场的开采规划设计及地形地质条件,介绍其破坏形式、稳定分析计算成果及边坡支护形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