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艳 《当代护士》2009,(10):42-43
目的比较包皮环扎术和包皮环切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包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1月~2008年9月接受包皮环切术及包皮环扎术的患儿各100例,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家长满意度等。结果包皮环扎术较包皮环切术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家长满意度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环扎术及其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耿志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74-2974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对220例门诊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采用“圣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 220例均为门诊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 min,术中无出血,所有患者未发生包皮环脱落、感染,伤口愈合后整齐、美观.结论 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易于掌握、普及,术后效果好,切缘无癜痕,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15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商环组和传统组75例。商环组予以商环包皮环切术;传统组予以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9±1.1min、出血量2.6±1.8ml、患者满意为98.7%(74/75);而传统组手术时间27.3±4.2min、出血量6.12±2.1ml、患者满意为84.0%(63/75),两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商环包皮环切术在临床治疗包皮过长、包茎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患者满意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全新包皮环切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包皮环切术所带来的并发症。方法将155例包皮过长患者施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同期108例行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水肿、疼痛及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根部皮肤环切组手术时间(20±5)min,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组(5±5)min;前组术中出血量(2±1)ml,后组为(1±0.5)ml;前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4例,血肿2例,无局部感染;后组术后创口水肿5例,无血肿、感染病例,总共并发症发生率4%;前组术后疼痛持续(20±4)h,后组为(24±6)h。结论两组包皮环切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都具有优越性,疗效佳,临床上均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包茎患儿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切器治疗,比较两组切口优良率、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切口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皮环切器可有效缩短包茎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切口美观度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患儿,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痛感),对比两组术后美观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切口情况、瘢痕大小、术后包皮长度、阴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临床效果更佳,可改善临床指标,减轻痛感,术后更美观,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包皮切除术;试验组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愈后瘢痕增生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疼痛感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愈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前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5例患者在麻醉前行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定位标记线的指引下完成包皮环扎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失血、术后疼痛、术后水肿、术后包皮形态等指标。结果135例患者均一次完成包皮环扎手术。手术时间4~10 min,平均(6.37±1.12)min,手术出血量0~3 ml,平均(1.13±0.48)ml,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套扎环脱落时间7~28 d,平均(16.87±4.32)d,均自行脱落。135例均一期愈合,切缘整齐,瘢痕平滑。结论术前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切割。  相似文献   

9.
陈小娟  林月双  黄羽 《全科护理》2013,(24):2217-2218
[目的]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商环包皮环切术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0例包皮过长、包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所需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包皮水肿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所需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包皮水肿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商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整齐美观,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成人包皮环套术与环切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较佳方式。方法:对2004/2007年656例成人包茎、包皮过长手术(随机分为环套组343例、环切组3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5±2)min和(32±6)min(P〈O.01),环套术不需包扎,护理简单,但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环切组(P〈O.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环切组。结论:成人包皮过长、包茎手术,仍然是传统的环切术较为稳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总结新型狼和牌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对3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 min(4~24 min)。术中无1例中转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无出现切口大片裂开,迟发大量出血或血肿形成。其中32例患者3 d后拆除纱布无明显水肿、出血,2例病人有少量出血,再次常规包扎2 d后出血完全停止,1例有钛钉松动伴有2~3 cm切口裂开,不必缝合,再行包扎3 d拆除纱布,切缘对合平整。术后1个月复诊,35例(100%)患者包皮切口一期愈合,切缘整齐光滑,可见少量钉状疤痕,无系带损伤、系带过短等情况。结论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手术学习曲线短,操作简单彻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术后无持续性疼痛,无其他二次并发症,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2.
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的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在包茎、包皮过长患者手术中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随机将1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包皮套环(A组,78例)与包皮环切(B组,72例)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术后不需换药、拆线,但手术费用高,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两组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儿童包茎、包皮过长患者以包皮套环术为首选,而成人患者则宜选择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3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 103例患者手术时间4~18 min,平均8 min,出血量0~5 mL,术中无须结扎止血,无血肿发生。2例腹侧包皮外板保留稍长,1例包皮左右侧长度不一致,影响外观,其余100例均外型美观,伤口整齐。结论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4.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8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分别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缝合器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为96.4%,高于传统组的71.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包皮环切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改良包皮环切术一包皮内板切除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将80例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为包皮内板切除组(改良组)和传统包皮环切纽(对照组)。改良纽患者42例,保留内板5mm,切除多余包皮内板,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及其内血管和神经。对照组患者38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为(5±3)mL,对照组为(12±5)mL(P〈0.001);改良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2±4)h,对照组为(36±10)h(P〈0.05);改良组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度98.3%,发生创口水肿者0例,伴出血、血肿者0例,发生局部感染者1例总并发症率为1.1%。对照组阴茎外形满意度75%,术后创口出血、血肿1例,水肿4例,感染2例,总并发症率为10%(P〈0.05)。所有对比项目在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手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39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并用龙胆紫标记切线。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近乎平行的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肉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39例术中出血少,切口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微创包皮环扎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微创的方法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方法 使用HK型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微创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术后 9~ 14天套环自行脱落 ,套环脱落后 2~ 3天创面愈合。手术时间 5~ 10min ,术中出血 0~ 3ml。 130例术后局部均无感染。结论 采用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或不出血。手术瘢痕小 ,外形美观。无术后出血及术后拆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陈亮  刘勇  刘强  王治国  李金祥 《临床医学》2012,32(11):82-83
目的总结包皮环扎术在包茎及包皮过长治疗中出现并发症后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采用HK型包皮环扎器,一次性包皮去除环对680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施行环扎术以切除多余包皮。结果对680例包皮环扎术中出现的出血、阴茎歪斜、感染、环扎器滑脱、环扎器过早脱落致内外板分离、创缘水肿以及环扎器延迟脱落等积极处理均痊愈。术后1~3个月随访,切缘平整美观效果满意。结论包皮环扎术是对传统包皮切除术的简化和改进,具有应用简便、易于掌握、效果满意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安全可靠的包皮切除方法;即使出现并发症通过积极处置,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进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9年采用借结止血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1 640例。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手术时间少,术中止血可靠,术后外形美观,避免痛性结节及异物感的发生,2例术后24 h创口渗血,处理后均治愈,随访1~6个月,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使用借结止血激光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12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组(甲组,156例)与常规包皮环切组(乙组,156例)两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优缺点。结果甲组与乙组相比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术后无出血,术后感染率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易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