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AN/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的引入带来了车身电子控制的模块化和智能化。在低速的车身控制条件下,与CAN总线相比较,LAN总线控制方案成本较低是最大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基于Freescale半导体公司(原摩托罗拉半导体部)的单片机(MCU)和智能模拟器件的LIN总线Demo系统,为汽车电子用户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掌握的车身LIN总线控制的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2.
舒适性、安全性和多样性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车身控制模块是实现车身功能要求的核心。文中设计了基于CAN/LIN总线的车身控制总体方案,以CAN总线为主,由LIN总线辅助的控制模式。并对前车身控制器的硬件进行了设计,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前车身控制器的软件设计。以期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LIN总线的车灯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身控制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车上总线节点的增加以及电子技术向中低档汽车延伸的发展趋势,其相对较高的实现成本就成为一种障碍.成本较低的LIN总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吕春豪  郭利进  陈东旭 《电子科技》2012,25(12):90-92,99
以MC9S12DG128为主控单元、MM908E622为后视镜单元,采用单主多从的总线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LIN总线的汽车后视镜控制模块。主控单元以单片机MC9S12DG128为核心,通过LIN收发器MC33661实现对总线数据的收发,同时将液晶触摸信号转换为LIN指令以达到对后视镜单元的整体控制。后视镜单元以MM908E622作为从单元控制器,内置LIN收发器和电机驱动电路,具有优异的调控能力,适用于控制汽车高端后视镜。设计中体现了汽车车身电子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在汽车工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LIN总线是一种低成本串行通信现场总线,可以应用在某些通信速率不高的低速系统做为CAN的子网络使用.本文详细分析TLIN协议,并以门锁为例给出了LIN在汽车总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引言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和迅速升级换代的需要,汽车电子网络正在由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控制发展。LIN总线作为CAN总线的有效补充,以低速率和低成本的实现有效解决了分布式控制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在笔者研制的车身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采用CAN总线和LIN总线连接各个控制单元,完成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王华伟  张凤登 《信息技术》2015,(3):197-201,205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急剧增多,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也变得异常复杂。为了避免多种总线同处于单个汽车所造成的通信困难,以及解决这个问题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文中通过深入分析现有车门控制单元的通信总线,提出用FlexRay总线的动态段替代CAN、LIN总线的解决方案,用FlexRay总线的静态段实现Xby-wire技术,利用微控制器MC9S12XF512等芯片,根据各控制单元在位置上的差异和功能要求,设计了相应实现算法和软件,最终实现车窗升降、防夹、中控门锁和后视镜调节等车门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黄刚军 《电子测试》2007,(7):15-17,11
本文主要是基于CAN/LIN网络,在硬件、软件两方面,针对车身电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利用控制器和CAN/LIN网络实现控制.该控制系统实现了整车电器连接的总线化,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满足了现代汽车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技术和CAN总线的车辆配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双冗余CAN总线与LIN总线的特种车辆智能化、数字化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双CAN总线和双LIN总线构建智能配电系统网络平台,同时,结合嵌入式系统和CAN总线冗余设计思想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详述了配电系统软、硬件实现以及双冗奈CAN通信实现的设计思路.经过现扬测试,配电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LIN节点由MC68HC908QL4作控制器,TJA1020作收发器.各节点通过运用LIN协议构成车灯网络.控制器通过接收车灯的反馈信号对车灯进行诊断和控制.与传统的车灯控制方式相比,LIN总线具有实时性高,错误率低,成本少特点,可作为现有汽车网络,如CAN总线提供辅助功能,将成为汽车中使用汽车分级网络的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汽车车身附件电控系统的要求,通过将CAN与LIN总线结合,设计了基于OSEK COM规范的通信网络。首先,设计了OSEK COM和NM层,使应用层软件可以独立于底层硬件提供通信服务;接着,建立了CAN-LIN混合的总线网络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软硬件系统,建立了基于CAN2.0A格式的通信协议;最后,文章选取了3个代表性较强的节点组成待测网络,对其控制和通信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RS-232总线相比,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是一个高速、长距离、多主、经济的网络系统,特别适用于实时系统。其易用性和低成本使得CAN在汽车工业和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设计高性能的RS-232与CAN总线的接口卡以代替传统的PC机的RS-232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分析了RS-232与CAN接口卡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实现RS-232与CAN接口卡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并调试了RS-232串口与单片机、单片机与CA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软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A82C250与MCU间的直连通信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RS-485总线与CAN总线的异同点后,以PCA82C250型接口电路为例提出了用CAN总线通信物理层接口电路来替代RS-485总线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直接连接进行通信网络设计,从而可形成一个高性能、低价格且数据通信安全、可靠的分布式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汽车类电子装置越来越多,其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也越来越复杂,这对汽车的布线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控制局域网CAN总线应运而生.本文简要介绍了CAN总线的特性,设计了基于总线技术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从而简化了线束,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方便了维修.  相似文献   

15.
张磊  李钟慎 《山东电子》2013,(5):156-158
为解决电机控制节点与上位机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等问题,现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机控制节点为例,采用CAN总线技术来实现远程测量电机转速、远程控制,搭配LCD模块,实现了远距离和强干扰环境下电机的可视化控制的系统。采用CAN总线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通信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张正扬  刘方 《电子科技》2014,27(3):129-132
根据当今电池管理系统的现状,结合目前ARM、单片机、总线技术等的发展,针对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监测管理提出了具体方案,设计主控板以STM32F107为核心,子控版以C8051F500单片机为核心,通过CAN网络进行通信管理,实现了电池充放电保护、抑制电池间的不一致性、记录历史数据等功能。系统兼顾成本,稳定性,精确度,实时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车身控制系统是针对国产重型车电子化自控操作和故障诊断显示的需求而设计的。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和U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通讯方式,优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电缆数量。该系统同时采用智能功率芯片来驱动大电流负载,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售后服务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郭成镇  何迪 《通信技术》2012,45(7):51-53,74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也称为是多点通信、数字化、开放式的底层控制网络,它主要应用于测量控制设备之间的双向串行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统以及工业生产现场。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PLC网络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给上位机PC和每台PLC各自配置一个RS232-CAN网关,使上位机PC和PLC拥有CAN总线通信的能力,从而构建基于CAN总线的PLC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9.
王文海 《电子科技》2011,24(5):120-121
CAN总线技术因具备独特的设计、较高的可靠性及特性,适合工业过程监控设备的互连.众多知名品牌汽车也已采用CAN总线技术.文中分析了CAN总线的发展和汽车CAN总线技术的特征,对CAN总线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良好的CAN总线网络通信人机界面,可以通过通信协议的转换和数据的透明传输,使PC机通过USB接口接入CAN通信网络,成为CAN总线网络的一个通信节点,方便对CAN通信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