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准确预测水文条件复杂的黄河开封段水位变化,提出一种基于ARIMA-CNN-LSTM的多变量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水位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来学习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同时应用ARIMA模型进行参数校正,从而实现对黄河开封段水位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LSTM模型、CNN-LSTM模型、ARIMA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ARIMA-CNN-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对峰值反应更灵敏,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黄河开封段水位变化。  相似文献   

2.
收集了浙江省2000—2020年各用水行业需水量数据,采用基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筛选了影响各行业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构造了改进的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各行业需水量进行动态滚动预测,并将改进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传统单变量LSTM预测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改进的LSTM模型能实时动态滚动预测各行业每年需水量,且预测结果精度高于其他3种模型。  相似文献   

3.
结合已有机器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优点,构建了并联卷积循环神经网络(PCNN-GRU)模型,并将其用于赣江下游外洲站日尺度水位变化的预测。结果显示:相较于目前流行的长短时记忆(LSTM)模型、GRU模型以及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NN-GRU)模型,PCNN-GRU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8.39%、21.11%、15.48%和21.31%、18.64%、14.28%,纳什-萨特克里夫效率系数和准确率分别提高至0.999 2和88.12%,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用于河道水位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CNN-LSTM。该模型先利用CNN提取大坝变形监测时间序列的特征,再利用LSTM生成特征描述,该模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以柏叶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经过CNN-LSTM模型计算,将模型变形预测值与原型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再与LSTM模型及CNN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预测值最接近监测资料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挖掘水质数据在短时震荡中的变化特征,提升预测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VMD(变分模态分解)、TCN(卷积时间神经网络)及GRU(门控循环单元)组成的混合水质预测模型,采用VMD-TCN-GRU模型对汾河水库出水口高锰酸盐指数进行预测,并与此类研究中常见的SVR(支持向量回归)、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TCN和CNN-LSTM(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这4种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VMD-TCN-GRU模型能更好挖掘水质数据在短时震荡过程中的特征信息,提升水质预测精度;VMD-TCN-GRU模型的MAE(平均绝对误差)、RMSE(均方根误差)下降,R2(确定系数)提高,其MAE、RMSE、R2分别为0.055 3、0.071 7、0.935 1;其预测性能优越,预测精度更高且拥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可以应用于汾河水质预测。  相似文献   

6.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具有极强的复杂多变量时间序列非线性关系拟合和历史数据认知能力,适用于对径流这类复杂时间序列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报。基于LSTM,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选取合适的预报因子建立G-LSTM预报模型,探究了该模型在短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和效果。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江上游寸滩断面-三峡入库断面的径流模拟,并与传统的新安江模型、BP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学习的近似映射相比,G-LSTM模型具有优秀的非线性函数学习能力,率定期与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均在0.9以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G-LSTM模型显著提高了短期径流预报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径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滑坡位移预测是实施滑坡灾害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限于滑坡位移演化的非线性动态特性,传统的预测方法中普遍存在对历史数据遗忘,致使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分别建立了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LSTM)2种位移动态预测模型进行比对。以新滩滑坡工程为例,采用"流转训练"的方式,并选取多个监测点位移变化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在误差函数满足期望精度时,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各项评价指标也表明LSTM模型的预测总体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水质预测是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但黄河流域水质预测研究相对滞后。为了改善LSTM水质预测模型的性能、提高其泛化能力,根据水质变化具有周期性和非线性的特征,以黄河小浪底水库溶解氧含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结合的CNN-LSTM预测模型,经试验验证,该模型可以高效地提取水质特征信息并进行时间序列预测,预测误差比LSTM模型的更低,其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比LSTM模型的低19.72%和10.44%,对较大值和较小值的预测更为准确,且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地下水埋深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BiLSTM)融合非全连接神经网络(NFC)的深度学习模型。使用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函数(Adam),耦合双曲正切(Tanh)、软最大逻辑回归(Softmax)和线性整流单元(ReLU)3个激活函数,且将学习率设置为动态的,以黄河下游人民胜利渠灌区1993—2018年的地下水埋深预测为例,将BiLSTM-NFC与BiLSTM、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及LSTM-NFC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向网络的性能优于单向网络,NFC可以防止过拟合,还能明显降低模型的均方误差(MSE);与BiLSTM、LSTM-NFC和LSTM相比,BiLSTM-NFC的学习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及泛化能力最强;BiLSTM-NFC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Acc)可以达到100%,最接近无偏估计,MSE比LSTM的减小96.60%,平均相对误差(MRE)减小85.63%,相关系数(r)增大34.81%;模型在图形处理单元(GPU)上比在中央处理单元(CPU)上训练时间明显缩短,合理设置多种激活函数可以解决单一激活函数的弊端;使用BiLSTM-NFC可以准确地预测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溶解氧浓度是湖泊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关键指标,因浅水碟形湖的水文独特性,使得溶解氧(DO)愈加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特征。为准确预测碟形湖中的DO浓度,基于鄱阳湖典型碟形湖监测数据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碟形湖DO含量的模型。结果表明:与支持向量回归(SVR)、LSTM模型相比,基于PCA-MIC-LSTM的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其确定系数高达0.99以上,均方根误差为0.039 mg/L,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0.301%;其中,PCA降噪处理比MIC特征提取更能影响LSTM模型预测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误差率。研究的PCA-MIC-LSTM模型可为同类型湖泊水体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西南地区极端降雨事件预测模型,本文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为基础,构建CNN-LSTM组合模型,基于孔雀算法(POA)、粒子群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对CNN-LSTM模型进行优化,对区域中雨日数R10、大雨日数R20、湿日降雨量PRCPTOT、1日最大降雨量RX1 4项极端降雨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POA-CNN-LSTM模型在所有模型中精度最高,同时具备较高的普适性,可用于预测区域极端降雨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月降水量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WD)和郊狼优化(COA)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降水量预测模型(WD-COA-LSTM)。首先用小波分解对时间序列进行预处理,消除序列的非平稳性,得到1个低频序列和3个高频序列;然后通过郊狼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LSTM)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最后将各子序列预测值叠加得到月降水量预测值。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洛阳市栾川县白土镇和洛宁县故县镇两个雨量站的月降水量预测中,并与LSTM、COA-LSTM、WD-LST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WD-COA-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说明小波分解和郊狼优化算法能有效加强LSTM模型预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为月降水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于电网运行方式安排、计划检修、静态安全分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LSTM时间递归神经网络可很好地处理负荷数据的时序性和非线性,适合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时间递归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并使用这种方法对昆明电网日电力负荷值进行预测,最终证明LSTM模型的准确及便利。  相似文献   

14.
河流的水位变化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水位数据不仅显现非线性特点还具有时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水位预测的精度提高对河道管理、水利建设、水资源调度、防洪减灾和航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在处理长时间序列问题上的优势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VR)能够很好地处理非线性数据的优势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自适应全局搜索的优势,提出了将PSO-SVR-LSTM组合模型应用于南昌市潦水万家埠段的水位预测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LSTM模型、SVR模型和BP等模型,本文提出的PSO-SVR-LSTM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连续水位,提出了基于序列到序列(Seq2Seq) 的短期水位预测模型,并使用一个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作为编码层,将历史水位序列编码为一个上下文向量,使用另一个LSTM 作为解码层,将上下文向量解码来预测目标水位序列。以流溪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预测长度分别建立水位预测模型,并与LSTM 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eq2Seq 模型对连续6 h、12 h 和24 h 水位预测的纳什效率系数最高分别为0.93、0.90和0.85;当预测长度为6 h 时,LSTM 和Seq2Seq 模型预测结果相似,ANN 模型精度较低;当预测长度为12 h 和24 h 时,Seq2Seq 模型相比LSTM 模型和ANN 模型预测效果更好,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6.
短期需水量预测是开展城镇供水管网智能调度和基于流量的漏失在线预警的基础,受限于需水量的非线性变化,传统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对于15 min间隔的需水量预测。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深度学习的水量预测方法,建立了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常州市某DMA入口15min的水量。结果表明,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水量预测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混凝土坝变形预测的精度,采用具有出色的非线性数据挖掘能力与时间序列长、短期预测性能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提出了基于LSTM网络的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相比于常用的逐步回归、多元回归等方法,基于LSTM网络构建的变形预测模型可有效挖掘大坝变形与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的建模与预测精度均得以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具有很强的时间序列关系拟合能力,非常适用于模拟及预报流域产汇流这一复杂的时间序列过程。基于LSTM针对不同预见期的径流预报分别建立了流域降雨径流模型,以探讨LSTM在水文预报当中的应用。模型采用流域降雨、气象及水文数据作为输入,不同预见期后的径流过程作为输出,率定期为14a,验证期为2a。结果显示,在预见期为0~2d时LSTM预报精度很高,在预见期为3d时预报精度较差,但仍优于新安江模型。隐藏层神经元数量作为神经网络复杂程度的代表既会影响模型预报精度,也会影响模型训练速度。而输入数据长度则仅会在预见期为0的条件下影响模型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洪水过程预报的准确性,将概念性水文模型GR4J (modèle du Génie Ruralà4 paramètres Journalier)的预报流量耦合到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LSTM)中,构建了GR4J-LSTM混合模型,并与GR4J、LSTM模型进行对比。基于2012~2019年陆水水库汛期与洪水事件相关的数据集,并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3 h预报降水产品,驱动GR4J-LSTM混合模型,预报陆水水库3~12 h预见期的入库流量。最后采用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 MIV)算法评估输入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GR4J、LSTM和GR4J-LSTM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模拟预报能力,但GR4J-LSTM混合模型的预报性能最优,既可以学习GR4J模型的产汇流过程,又提高了洪水预报的精度。研究成果可为洪水预报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逐步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构建了五强溪水电站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采用拉伊特准则确定可靠的监测数据,基于可靠的监测数据,构建考虑水压、温度、时效因素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预测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根据五强溪大坝坝顶J23测点2006年~2020年的监测资料获得该测点的沉陷曲线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根据数值试验,选定的LSTM模型包括2个LSTM层,激活函数采用整流线性单元函数,输入序列长度为20。训练集数据取2006年~2017年的监测值,2018年~2020年的监测数据作为测试集数据。采用随机搜索对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比较3种模型结果可知:3种模型在沉降曲线的预测效果均较好;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能合理地解释各分量;训练数据足够时,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非常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或LSTM模型预测J23测点变形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