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某地铁车站区域盖挖法施工基坑开挖过程,分别进行了三维和二维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对已建成地铁车站的影响以及盖挖法开挖过程的基坑变形特性。为了控制开挖对已建成地铁结构的影响,采取了基底部分区域加固的方法,地铁变形有效降低约63%。模拟结果显示,盖挖逆作法顶板除了可以快速恢复地面交通,还能作为支撑控制围护结构变形。给出了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基坑围护结构和地基土变形规律,为同类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启晨等 《工程勘察》2014,(4):58-62,67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城市地铁车站的建设所面临的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某一种单一的施工模式,已经很难适用于当前的工程需求。本文以武汉地铁二号线街道口车站与下穿通道的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依托该场地复杂的环境条件,地铁车站采用了明挖法与盖挖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依据基坑的开挖以及围护结构的设计方案,制定了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案,对街道口车站在施工期间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对围护结构在复合开挖方式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盖挖法能够较好地控制围护结构所产生的侧向变形,基坑开挖具有显著的时空效应,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及时架设钢支撑,减小基坑侧壁在无支撑情况下的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深大地铁基坑施工中,确保施工的安全非常重要。文章以合肥地铁一号线明光路地铁车站施工为例,基坑的长度和宽度比达到了11:1,长度和深度的比达到了11.7:1,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工程采用明挖法和局部盖挖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针对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对明挖法和局部盖挖法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对地表沉降和围护桩的变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为今后此类大型深基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地铁车站土方深基坑半盖挖法施工技术与经验,以常州地铁2号线红梅公园站基坑开挖施工为背景,为了保证安全,满足规范要求,其中要对深基坑支护、土方开挖、钢支撑以及降排水设施进行施工,但是,由于深基坑施工条件复杂,为了保证深基坑开挖工程更加经济、安全,文本从相关案例和经验出发,对施工技术做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其他半盖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土方开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坑开挖引起紧贴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监测数据表明:紧贴运营地铁车站单侧基坑开挖卸载引起车站结构不对称变形。以紧贴上海某地铁车站的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详细讨论了影响车站变形的几项主要施工措施,指出在车站开挖侧设置托换桩、旋喷桩及搅拌桩加固和分块开挖是控制车站变形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车站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随加固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由于墙体与加固体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墙体竖向位移随加固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王刚 《山西建筑》2009,35(29):269-270
以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采用明挖顺作法进行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及工序,阐述了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撑及桩间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从而确保基坑周边土体变形在设计允许值内,以实现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7.
在繁华城区修建地下建筑时,半盖挖法施工可以有效减小施工对城市交通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苏州轨交工程实践,运用岩土分析有限元软件Plaxis Foundation 3D对半盖挖顺作地铁车站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具体工况下基坑的整体变形进行分析,研究开挖方案下基坑围护结构的力学行为,得出半盖挖顺作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的一般规律,对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书 《建筑施工》2021,43(5):942-944,961
以上海临港新城某地下空间为背景,研究分析了软土地区既有地铁车站零距离"环抱"水平扩建过程中基坑开挖引起的竖向变形特性.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合理的分区分块对称开挖,车站结构的竖向位移明显大于水平位移;底板最大隆起值发生在与开挖基坑紧连的车站端部等轨向变形的独特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车站不设桩、抬高区局部设桩、全长设桩3种控制措施方案,验证了工程实践采用的控制地铁车站轨向不均匀变形措施的有效性.计算结果也为此类工程基坑设计、施工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泽 《市政技术》2015,(2):105-109,113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位于承压水、含水软弱地层,基坑开挖深度22.781 m且紧邻地面建筑物。基坑围护结构体系选择与基坑防排水是该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难题。论述了承压水、深基坑、盖挖半逆作法车站施工围护结构体系的选择及其渗漏水的处理方法;在基坑内设置疏干井、减压井、集水坑抽排水,基坑外施作双高压旋喷桩方法把地下水降至基坑底面以下;车站盖挖半逆作法施工采用先探后挖、分区开挖方法降低了开挖风险,中板施工在侧墙位置下挖50 cm回填中粗砂、在侧墙预留混凝土灌注孔解决了防水板保护和钢筋连接、侧墙顶部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的难题;对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既有结构变形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保证了车站结构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实践证明,复杂环境、承压水条件下,基坑开挖采用复合体系地下连续墙作为封闭止水帷幕,主体结构采用盖挖半逆作法施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市政技术》2017,(4):181-184
杭州市某地铁车站位于闹市区,主体基坑施工场地狭小,且须严格控制基坑变形与地面沉降。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作为围护结构,并设置了4道临时封堵墙,将大基坑分为5个小基坑,充分发挥基坑开挖中的"时空效应",采用分块施工的方法降低施工难度,有效节约了施工场地,控制了基坑变形与地面沉降。主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支撑体系、降水和土方开挖等关键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工法安全、经济、有效,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兰州地铁1号线某车站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对该车站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地下管道的位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排桩加内撑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考虑了深基坑降水贯穿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借助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地铁车站基坑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以及实际监测数据,表明车站深基坑开挖及降水对地下管道的位移有显著影响,进而总结了管道的变形规律,为兰州地区地铁车站及类似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地铁车站风道及出入口合建基坑为异形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形。结合现场施工工况,对不同阶段桩体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及周边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异形基坑除了具有一般基坑的变形规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对于异形基坑的支护设计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郭晓炜 《四川建材》2019,(1):177-179
当城市地铁车站无明挖条件但允许短时间中断交通进行局部交通改移时,往往通过设置临时盖板作为疏解道路交通的盖挖法进行施工,但盖下空间因设置多根格构柱限制了施工空间,土方开挖和结构回筑功效大大降低,增大了基坑渗漏水风险。结合南通地铁某车站工程,本文阐述了预应力空心板梁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以预应力空心板梁替代传统现浇盖板梁,在保证地面交通的前提下,盖下空间得到有效释放,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为今后类似的车站施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禹  高超  李竹  张稳军  郑刚 《建筑科学》2012,(Z1):242-245
某地铁车站的主基坑开挖深度为24.5m,采用钢支撑支护。本文对基坑施工中的地表沉降、周围建筑物沉降、桩体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和基坑外土体分层沉降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变形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坑结构和周围地表变形都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以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对该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桩身水平位移、地表沉降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桩体水平位移有向坑内变形的趋势,架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后,桩体水平位移得到了有效控制;数值模拟和监测结果所得的内力和变形趋势趋同,表明钻孔灌注桩联合钢管内支撑结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PLAXIS有限元计算程序,对福州某紧邻国铁站房设置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地铁基坑开挖对既有站房影响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围护桩+内支撑+锚索的围护结构形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岩体变形较小,满足对既有站房保护的变形控制要求。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既有站房基础沉降及水平位移可控,可结合基岩裂隙、节理发育情况及时跟踪注浆,并对站房单桩承台基础补打树根桩等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开挖的广州地铁7号线石壁站与原2号线石壁站相邻,原2号线石壁站处于运营状态,在换乘大厅两站共用一面墙。地铁2号线和原石壁站位于开挖基坑的北侧,新石壁站基坑的开挖使得南侧卸载,引起隧道和车站结构发生变形,并产生次生结构应力。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整分析基坑施工对地铁车站及隧道的影响,包括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和结构内力,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桩体的侧向变形主要是由土方开挖所引起,与开挖后墙面暴露时间长短相关;钢支撑的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气温以及下层支撑的拆除有关;基坑东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桩体变形监测中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北京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桩体变形监测工程,研究了基坑桩体水平位移变形规律.通过公式推导得出桩体变形机理,利用实测数据对基坑的桩体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开挖时期桩体变形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于地铁隧道上方开挖的基坑工程,如何控制下卧地铁隧道变形是上方基坑开挖的关键问题。以深圳景田某项目基坑为例,为控制下卧地铁隧道位移,上方基坑设计时采用了桩锚支护,局部采用角撑+排桩的形式进行开挖支护,施工中采取了封闭止水帷幕、分层分区开挖。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上方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地铁隧道产生的位移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