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峡水利枢纽鱼道的最高运行水头为45.50 m,上游水位的变化幅度达10 m,属于高水头过鱼建筑物。根据过鱼对象的种类、习性和游泳能力,过鱼建筑物选用带同侧竖缝式隔板的"U"型槽式鱼道,并通过水力学计算得出了鱼道池室的结构尺寸,同时为适应上游水位的变化,鱼道布置了5个出鱼口。为了分析鱼道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建立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整体模型和鱼道局部模型,模拟得出了鱼道进鱼口周边区域的流速分布、过鱼池水力学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鱼道进鱼口区域的流场分布适宜鱼类上溯至进鱼口,过鱼池的水力学条件满足符合过鱼对象顺利上溯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2021,40(2)
犍为航电枢纽建设在鱼类洄游通道上,阻断了当地鱼类洄游。为了减缓枢纽对鱼类种群结构及渔业资源的影响,设置过鱼设施连通鱼类洄游路线是工程常规方法。通过分析枢纽布置和地形条件,选择了仿生态鱼道作为过鱼设施;针对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及生物学特性,结合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鱼道总体布置、进口、出口、主体段以及附属建筑物等进行了合理设计,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航电枢纽工程金属结构布置,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对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左区与右区泄水建筑物、电站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生态供水孔与鱼道等部位的金属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左区泄水闸顶部启闭机房进行优化设计,在泄水闸4号与6号孔之间、2号与3号孔之间设置钢平台,顶部做钢结构启闭机房。结果表明,孤山航电枢纽工程金属结构设计成果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金属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朋飞  孙庆丰 《小水电》2023,(5):11-14+22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方式对珠江流域某工程鱼道进鱼口布置进行试验探究,试验中发现原布置方案中进鱼口左侧有一定范围的回流区,水流条件不利于鱼类上溯寻找进鱼口,不满足过鱼要求。为了让进鱼口附近的河道水流条件满足过鱼要求,调整了鱼道进鱼口布置位置,调整了鱼道轴线形状,增设了导流建筑物;对调整后的方案进行了水力学模型试验验证,水流条件满足过鱼要求。图10幅,表3个。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东淝闸枢纽的工程概况,对引江济淮工程东淝闸枢纽设置过鱼设施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常用的过鱼设施的型式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合工程占地及交通布置等方面,确定鱼道为东淝闸枢纽过鱼设施。文中给出了东淝闸鱼道的设计条件,根据鱼道选址的原则,东淝闸枢纽的过鱼设施布置在离船闸较远的东淝河节制闸左岸大堤处。对东淝闸鱼道的池室宽度与长度、池室水深、隔板及竖缝、池间水位落差与底坡、观察监测设施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论述。东淝闸鱼道的结构设计型式可供类似设计水头不大有过鱼需求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江西省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鱼道工程的布置设计要点,为进一步研究鱼道建筑物的布置设计和运行管理积累经验,以利于进一步提高鱼道设计研究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介绍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鱼道的设计,在系统研究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花鳗鲡等鱼类习性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枢纽布置及水工模型试验,通过分析研究过鱼设施型式、鱼道型式及其位置、上下游设计水位、水力学计算等,确定鱼道尺度、布置。  相似文献   

8.
若鱼道设计不当,进鱼口水深超高会影响诱鱼效果,从而降低鱼类上溯率。依托某实例工程建立鱼道整体数学模型,对鱼道流速、流态、水面线等进行研究,探究进鱼口水深超高时鱼道上下游允许水位差。研究发现,壅水工况,上游段水深与出鱼口水深一致,流速稳定,下游段水深开始缓慢增加直至达到进鱼口水深,流速随之减小,出现极小值;坡度越陡,出鱼口水深对允许水位差的影响越大,坡度相同时允许水位差和出鱼口水深呈正线性相关,随出鱼口水深增加,允许水位差变大;出鱼口水深越大,坡度对允许水位差的影响越小,出鱼口水深相同时允许水位差和坡度也呈正线性相关,坡度越陡,允许水位差越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将试算数据整理为以坡度和出鱼口水深为自变量的允许水位差求解公式。研究成果可为大幅提高鱼道适应水位变动的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进鱼口的水流条件直接关系到鱼类能否顺利进入鱼道。因此,进鱼口位置的选择成为影响过鱼设施运行成败的关键。笔者采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牙根二级水电站厂房尾水洞出口附近河段的水流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水洞出口下游右岸河道水流平顺、流速大小适宜,适合布置集鱼系统进鱼口;针对发电机组不同数量运行时下游河道流速分布的变化情况,应在尾水洞出口下游右岸布置两个进鱼口;为满足鱼道池室底坡2%的要求,1号与2号进鱼口之间鱼道设置两道180°转弯,转弯线路布置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建水利工程影响河流连通性问题,补建过鱼设施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木京、沥口和剑潭电站枢纽运行特征,从过鱼目标、鱼道进出口水位和设计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鱼道进出口水位、流速等基本参数,为三个水利枢纽工程补建鱼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孤山航电枢纽工程智慧运维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运维管理的可靠性,开展了运维期智慧电厂整体架构和业务系统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综合运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综合分析孤山航电枢纽工程生产运行信息,提出了运维期智慧电厂总体架构,设计智慧功能模块。结果表明:该智慧电厂设计可有效实现电厂、船闸及鱼道等生产业务系统智能控制和智慧管理信息的融合,并可以此为基础开发孤山智慧电厂运维期的各类智慧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孤山航电枢纽工程规模指标,需考虑下游已建丹江口水库的影响。通过分析丹江口水库水位变化规律,采用对比有、无丹江口水库影响的研究思路,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对孤山航电枢纽工程下游水位、水头、发电、出力、额定水头、下游最高通航水位等规模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水位越高,孤山航电枢纽与下游水位有关的工程规模参数选择受影响越大。考虑丹江口水库顶托影响确定的孤山航电枢纽工程规模参数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为减缓水闸对生物环境阻隔影响,保护鱼类资源,九龙江北溪水闸改扩建工程拟增设鱼道。鱼道进鱼口位于潮径流共同影响的感潮河段,水流条件复杂。为寻找适宜的进鱼口位置,提高过鱼效率,该文从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水闸下游河道水流条件,结合鱼类习性、水闸枢纽布置、建设征地与移民等因素,拟定北溪水闸改扩建工程鱼道进鱼口分别放置在北港水闸左岸闸下120~200 m范围内和南港水闸左岸闸下200~300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鱼道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的兴建,给流域内洄游性鱼类的繁殖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拟修建鱼道作为沟通鱼类洄游的一项重要补救措施。首先论述了国内外现有鱼道工程的运行效果及先进技术,并结合水位调节坝工程特点,确定采用竖缝式鱼道型式。系统介绍了鱼道设计条件拟定、鱼道布置、池室设计、进口及诱鱼补水设计、出口结构、过鱼观测室设计及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情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鱼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鱼道修建的目的是保持湘江鱼类的生态平衡,为鱼类洄游提供一个通道。主要包括横隔板式鱼道、电站尾水的辅助集鱼系统、汇合池、补水管、两个鱼道主进口、鱼道出口和过鱼观察室。该设施将于2013年修建,其特点是全线大部分开敞式池室设计贴近自然条件、两个不同高程主进口适应下游水位变幅、在电站尾水布置辅助集鱼系统,大大提高了过鱼几率。目前根据相关工程实例和模型试验成果来看,长沙枢纽鱼道的设计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关门嘴子水库枢纽建成后,将阻隔鱼类洄游通道,修建鱼道保护鱼类十分必要。文章根据关门嘴子水库所在河段河道地形条件及鱼类洄游能力等因素选择横隔板竖缝式鱼道进行设计计算,通过分析梧桐河流域过鱼种类、过鱼季节、水库过鱼水位,选择合理鱼道设计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研究发现,选择适合的鱼道竖缝流速,对于鱼道长度有较大影响;为适应水库水位的变化,保证鱼类洄游,需要合理设置鱼道出口个数。  相似文献   

17.
海棠湾水利枢纽位于水阳江宣城市城区段,设计蓄水期上下游最大水头差约4.7 m,而水阳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鱼类洄游通道和鱼类产卵场,因此需要设置鱼道满足鱼类上溯洄游要求。本次设计通过鱼类资源调查,确定了过鱼对象、过鱼季节以及鱼类游泳能力等指标,提出了双进鱼口、单出鱼口的竖缝式鱼道布置方式,确保流速及流态的平稳过渡,从而满足鱼类洄游上溯需求,提升了鱼道的过鱼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钢坝闸水利枢纽工程的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孤山航电枢纽工程用电设备数量多,种类复杂,供电距离长,可靠性要求高。为满足各用电设备的供电需求,结合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实际情况,对电气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变压器及220 kV GIS开关站布置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将220 kV变压器和220 kV GIS开关站布置在同一层,使水电站副厂房的高度降低了10 m。该方案合理、有效地利用了水电站副厂房的空间,既节约了土建工程量,又解决了220 kV配电装置的布置以及架空线路出线问题。同时,孤山航电枢纽工程所有设备技术参数均完全满足运行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同等规模电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文涛 《人民长江》2022,(S1):55-58
鱼道是减缓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阻隔效应的重要措施。根据沙坪二级水电站的工程特点,结合水电站影响范围内鱼类资源情况,进行了鱼道布置方案比选和设计,最终选择过鱼效果好、运行维护较简单的左岸鱼道布置方案,鱼道结构采用竖缝式。利用水工模型试验对鱼道内部结构、鱼道枢纽布置、弯道布置形式等进行分析,验证了此鱼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沙坪二级水电站鱼道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电站阻隔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鱼道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引绰济辽工程文得根水利枢纽的水文条件、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格局、电站运行方式等因素,利用数学模型研究了坝下河段的流速分布情况,并结合鱼类集群分布观测结果和鱼类游泳能力试验成果分析了电站尾水疏浚河槽的诱鱼水流条件,确定了进鱼口布置范围。此方法可为同类鱼道进鱼口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