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炳桥  庞灵  王昊  艾华 《护理学杂志》2021,36(7):104-106
目的构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康复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5、0.312(均P<0.01)。结论构建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构建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旨在为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确定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及权重。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100%、88.89%;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57、0.401、0.436(均P0.01)。最终确立的评价指标包括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护理临床管理能力、科研学习能力、指导能力7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可信度高,可为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相关的核心技能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认知障碍照护理论,拟定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需具备的相关技能指标初稿,选择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87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8(P<0.01)。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核心技能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沟通与建立良好关系、环境利用与保障安全、日常生活能力支持、参与计划与促进有益活动、精神行为症状的管理,共21个二级指标。结论 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核心技能指标体系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可作为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能力评价及培训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为ECMO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ECMO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1;第2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235~0.400(均P<0.01)。最终形成ECMO专科护士培训目标11个,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准入条件和考核评价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指标。结论 ECMO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可作为ECMO专科护士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耳鼻喉科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课题组初拟耳鼻喉科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4.8%,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8,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9、0.26和0.22(均P0.05),最后形成了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结论构建的耳鼻喉科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作为评价新护士培训效果、修订培训计划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培训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邀请全国20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5、0.95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9、0.193(均P<0.05)。最终确定的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及信息安全行为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可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培训及考核评价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循证护理教育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ale提出的整合能力观定义"能力",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指导,初步构建循证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2轮函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4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8和0.845;Ⅰ级、Ⅱ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394、0.383(P0.01),Ⅲ级指标专家认同率95.24%~100%。最终确定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证据形成能力、证据整合能力、证据传播能力和证据应用能力4个Ⅰ级指标,14个Ⅱ级指标和24个Ⅲ级指标组成,Ⅰ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333、0.167、0.167、0.333。结论循证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全面反映护士完成循证护理活动所需具备的各项能力,可用于测量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能力水平和制定循证护理能力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供方法和策略。 方法 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基础上,以能级进阶模式和教育目标模式为框架构建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4个省市的15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 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 权威系数均为0.895;第2轮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00~0.188,指标的 协调系数为0.224~0.402。经过两轮函询后,构建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含有一级指标21个(初、中、高级各7个),二级指标51个(初、中、高级各17个)。 结论 运用Delphi法构建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护理教育领域的专家就 构建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两轮函询。结果 经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一级指标3个,即国际化知识、国际化技能、国际化思维与意识,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2个;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4~0.546,各指标的变异系数0.063~0.136。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能作为评价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门诊分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提高分诊护士绩效考核的精确度。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门诊分诊护士绩效考核的维度、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100%;权威系数为0.91,一级指标协调系数0.345。构建了包含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团队意识、学习成长在内的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30项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应的权重赋值。结论门诊分诊护士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构建有助于解决现有考核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对门诊护士的激励作用,从整体上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拟定"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运用Delphi法对3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89%、95.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4、0.300(均P0.01)。最终构建的培训方案包括教学能力培训、临床护理能力培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科研能力培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人际沟通能力培训、法律与伦理实践能力培训7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的31个二级指标和106个三级指标,确定了培训学时、方法及评价方式。结论该培训方案获得专家的认可,能够为各院校对"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为对临床护士开展老年护理能力分层规范化培训、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半结构式访谈拟订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并利用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为提高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构建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16名泌尿外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最终形成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结果 2轮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4.12%,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波动在4.25~5.00,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波动在0.00~0.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0.929,专家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119和0.114,最终构建包含10项一级指标,55项二级指标,41项三级指标的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结论 构建的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内容全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为提高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筛选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指标,为临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辨识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对骨质疏松领域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结果第一轮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第二轮发放30份收回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33%。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中医评估量表和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可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风险评估初筛工具;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骨转换指标、血钙血磷3项应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查内容;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骨转换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跌倒次数、骨折发生次数可作为重点的评价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确定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及评价指标,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和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对23名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初步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一、二、三级指标;在全国16所高等院校便利抽取297名在读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等统计指标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形成专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文素质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4,重测信度为0.808,条目的平均CVI为0.913;各维度得分与上级指标分值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而与其他因素得分的相关系数较小;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评价体系结构效度较好。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护理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竞争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建立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测试量表,并对228名护士进行调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模型量表各维度建立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将各要素的竞争强度以点的形式标于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上。结果该模型包括专业力、意志力、思维力、凝聚力等8个维度及从业稳定性,量表总体Cronbach’sq系数为0.955,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均〉0.7;专业力、思维力、创造力、可持续发展力是护理本科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意志力、凝聚力、执行力、从事护理专业的稳定性是护理专科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结论识别模型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据此建立的识别模型可以客观地评价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能客观评价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方法以通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下称评价体系)为依据编制自评式问卷,采用此问卷对138名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评价体系的内在品质进行检验。结果评价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5个一级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为0.508~0.972;一级指标与评价体系的相关系数r值为0.701~0.886(均P<0.05);16个二级指标区分度检验,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评价体系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可用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护理管理者可将其作为培养和评价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一套适合的伤口护理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我国伤口护理领域、伤口护理管理、医疗领域的22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其中第三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52、0.311;最终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人力资源、护理质量、教学/培训)、23个二级指标。结论专家对伤口护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意见较一致,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以为伤口护理管理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活动评估指标,为制定个体化活动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AMI患者早期活动评估指标及分级草案;用德尔菲法对23名专家进行2轮调查.结果 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2%、100%,权威系数均为0.94,协调系数为0.23、0.35.经2轮咨询,各项指标变异系数为13%~19%,指标分级满分比87%~100%,确立了用于AMI患者早期活动方式评定的10项指标和各指标的分级.结论 AMI患者早期活动评估指标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后续研究将对指标分级赋值,从而用风险积分指导制定AMI患者早期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框架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回顾法、临床调研、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的质性研究及层次分析法的量性研究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45、0.865,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252、0.286(P0.01)。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的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确立了各层级指标权重系数,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CR0.1)。结论该指标体系层次分明,评价指标明确,权重分配合理,具有科学性,为进一步验证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