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附10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融合术邻近节段加速退变的原因。方法:对107例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病人行椎体复位植骨融合术后进行观察。结果:107例患者随访6-24个月,近期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时间越长,出现邻近节段加速退变及腰部疼痛等神经症状。结论:局部坚强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及原有脊柱退变,是造成加速退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因果关系。方法:对237例患者行前路椎间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87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109例),椎间节段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41例)。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13年,平均6.8年;发生相邻节段明显退变的120例(50.6%),头侧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P<0.05),其中27例(22.2%)需2次翻修手术。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可导致颈椎相邻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融合术后继发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所做的84例脊柱融合术及再手术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邻近节段的影像学改变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出现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原因及治疗对策。结果84例随访18~78个月,平均(48±7.5)个月。30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35.7%),26例有影像学改变,其中再手术18例,再手术病例根据Stauffer-Coventry疗效评定:优3例(16.7%),良7例(38.9%),可4例(22.2%),差4例(22.2%)。结论脊柱融合术后会增加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采用恰当的治疗策略可预防和减少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自1911 年Albee咱1暂和Hibbs开始采用腰椎后路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以来, 腰椎融合术已经经历了长达100 年的发展。腰椎融合术对多种腰椎疾患的疗效已久经考验, 是目前腰椎常见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 腰椎融合术牺牲了病变节段原有的活动度, 改变了邻近节段的应力分布, 有潜在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的问题。近年来, 该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大脊柱外科医生的关注。本文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概念、发生率、影响因素及临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以及融合术式的不断改进,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术后长期随访也发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变问题,使不少临床医生在对脊柱退变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上产生了困惑。笔者就近年来临床医生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1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及发生率目前普遍认为,脊柱部分节段融合术后,可增加邻近未融合节段的应力,加速其退变过程。放射学上表现为椎间盘变性或突出、椎间隙狭窄、椎体或小关节骨质增生、节段性失稳或滑脱,严重者可出现椎管狭窄[1]。由于所采用的手术方法及研究对象的不同、融合…  相似文献   

6.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疾患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大量研究已证实其具有稳定而确切的治疗效果,被认为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金标准”[1].但是椎体间的融合会使部分脊柱运动功能单位丧失其活动度,导致邻近节段活动增加、应力集中和椎间隙内压力升高,进而引起邻近节段退变加速[2].生物力学研究[3]认为脊柱运动功能单位活动度的丧失会增加融合椎体邻近节段运动时承受的压应力,而此压应力对于椎体是有害的,理论上会加快邻近节段的退变.临床研究中,Hilibrand等[4]对374例行颈椎融合术的患者进行了长达21年的随访,发现有症状的邻近节段退变的年发生率为2.9%,而总的发生率为14.2%.退变严重者则需行再次手术治疗[4 ~6].  相似文献   

7.
腰椎及腰骶部融合术治疗各种腰部疾患已有的多年的历史,植骨融合率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而提高。传统的观点认为,后路腰骶部融合后,融合区上方运动节段(即移行区)由于应力的异常和椎体旋转中心的偏移,将使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本研究对148例因各种腰骶部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等)进行后路横突间植骨腰骶融合术病人进行了研究,其中42例病人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期平均为22.6年,内容包括详细的体格检查和拍摄标准  相似文献   

8.
腰椎融合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或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术后邻近节段退变越来越引起临床上广泛关注.影响邻近节段退变的因素中女性、绝经、高龄、术前邻近节段已存在退变可增加术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手术融合长度、融合方式、融合平面、脊柱矢状位平衡、椎间隙过度牵开等可影响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合理选择非融合技术、合理应用融合方式及手术入路、重建脊柱生理前凸及腰骶-骨盆参数等有助于预防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该文就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相关概念、发生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特点及再手术治疗的术式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因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曾行后路减压、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12~132个月(平均41.6个月)出现新的腰腿痛症状的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与术前资料比较,并行手术治疗.结果:X线片显示融合的上方(1个节段7例,2个节段1例)或下方(1个节段2例)邻近节段出现了退变,首次术前及术后上述邻近节段均未见退变征象.8例MRI显示邻近节段出现了新的椎管狭窄,且有明显的神经压迫.采用后路术式,将减压及固定融合范围向邻近退变节段延伸.经7~36个月平均12.1个月的随访,优良率80%.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是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之一,应仔细鉴别症状复发的原因.对于有明显神经压迫者,再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是指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发生的退变性疾病,其危险因素众多,可能涉及高龄、超重、邻近节段退变程度、骨质疏松、脊柱-骨盆的矢状面失衡、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减压融合节段数量以及解剖结构的破坏程度等因素。目前腰椎融合术后ASD的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是目前脊柱退变性疾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因此笔者综述近10余年关于邻近节段退变的文献报道,旨在进一步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降低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病率,提高腰椎融合术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