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5,(2):1-1
新世纪黎明的曙光给人类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乐观是人类的天性,智慧是人类的特征。从迈入新世纪的那一时刻起.中国人就用自已的乐观和智慧开始思考: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发展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中国经济发展一路泥泞的切肤之痛,使我们警醒,于是,有了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4,(3):1-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告别了物质短缺时代。可是突然间粮油价格上涨、拉闸限电这些似乎很遥远又让百姓担心的事儿又出现了,同时生态恶化总体趋势不容乐观的消息不断见于报端,令国人警觉,自然也引起了新一届“民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务实求真,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宗旨和责任。中国的事情一定能办好。  相似文献   

3.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5,(3):1-1
中国土地和矿产资源相对短缺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4,(12):1
入冬后的第一场飞雪,为参加第六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阜新)论坛的全国各地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奉上了一片清新与喜悦。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会上作的“科学发展观与辽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精彩讲演,以特有的政治远谋与战略把握,又给与会者带来了震动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4,(6):1-1
古有社日,今有土地日。社日是古代农民的一种习俗,也可以看作是准宗教信仰。每逢社日.城乡村社,红烛醴酒,备三牲祭祀土地,表达一种心愿.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唱百戏,备酒筵,不亚于盛大节日。  相似文献   

6.
精彩点映     
民国初立,中山先生萌主一梦想,何时修一大坝,锁住一江水,让洁浩方里长江造福于人民;更有伟人毛泽东,长风当歌:“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近百年的想往,就要在今天实现。 从理想到现实是一个科学过程。三峡水库从三斗坪到上游大塘坝库区长574公里  相似文献   

7.
精彩点映     
当飞机穿越我国“三北”上空时,俯瞰干枯的大地,断流的河床,光秃秃的山峦,不由顿生沉重。水啊!大地的血脉,对生灵将是何等的重要。中国的淡水资源家底究竟有多少?是什么造成了“三北”的干枯?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如何科学开发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那么就请一读本期刊登的中国科学院卢耀如院  相似文献   

8.
精彩点映     
越过地平线,我们可能看到两道风景。一道是陆沉、荒芜、饥谨,纷争和战乱;一道是和平、富足、文明,柳绿和花红。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又到约翰内斯堡,20年过去了,尽管人类还面临种种险恶和挑战,但并示丧失信念和理想,身体力行,用勤劳和智慧在追求后者,努力在建构人类理想家园。这就是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告诉我们的人类对未来的抉择。摘引这段话,意在告诉读者少些悲观和消极,多些责任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精彩点映     
  相似文献   

10.
精彩点映     
打开这期《国土资源》,你可能会自然地发现,本期杂志从外到里有关地质的话题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把地质的话题作为本期的重头戏,这是我们为纪念两个伟大的日子——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和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而特意安排的。  相似文献   

11.
精彩点映     
又是一年飞雪时,冬天到了,岁尾近了。 移目案上待付梓的今年最后一期稿件,信手纵览已出版的《国土资源》,心里不禁一阵翻  相似文献   

12.
精彩点映     
望着窗外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俯瞰大地浩若繁星的城市夜晚灯火,读着案头一连串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统计数字,心中涌起按捺不住的振奋与感叹: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正大踏步地向城市化迈进!令人不安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用地与城镇用地的“双增”现象突出,而且二元土地管理体制造成了土地征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精彩点映     
莽莽黄土高原,滚滚黄河之水。几乎没有不知道黄土高原的中国人,然而真正了解黄土的人却寥若晨星。刘东生仿佛从远古走来,与时光老人一起为我们讲述黄土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七月初,北京骄阳似火。本刊记者专访了2003年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14.
精彩点映     
  相似文献   

15.
精彩点映     
暑热刚有些消退,人们企盼着秋的凉爽。正在这当儿,编辑部收到了中科院、南京农大的七位专家学者联名给全国市县国土资源局长的公开信手稿。同时,七位专家学者还给编辑部附有一短笺,大意是,他们在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沿海部分地区的调查中,发现当前一股新的“开发热”、 “圈地热”正在掀起。他们感到势态严重,有必要提醒全国的“土地爷”们警惕,并希望本刊将此信予以刊载。开发区过多过滥、土地供应失调、耕地大量占用,是影响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大事,党和国家十分关注,正在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在此种情况下,认真听听专家学者的谔谔之言,或许会使我们更加警醒。  相似文献   

16.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3,(4):1-1
我们脚下的这方热土,犹如巨大的社会基石,承托着国家的太平和人民的安宁。从古到今,任何地政之变,无一不牵动民生.产生诸多的社会影响.实可谓“地动”则“山摇”。打土豪分田地如此解除集体建设用地不准入市的禁制.实行两种土地,一个市场次重大改革。如今.国家又将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及其产生的冲击力应当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7.
精彩点映     
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谁也离不开的。资源供应的保障程度,无一不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紧要的制约因素。可以说,没有资源就无以发展,没有资源的稳定供应就没有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精彩点映     
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居环境的宜人化。舒适、健康、优美、文明,结构合理,城乡协调。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需要我们做出艰辛努力,而且在思想认识和理论上要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4,(9):1-1
人类进化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假如从有纪年开始计算,也不过7000年左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大体是与大自然相生互动、相和相谐的,宽厚的大自然也多偏爱她怀抱里的这样一个特殊的“类群”。  相似文献   

20.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5,(5):1-1
生态在当代中国最受关注,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人们饱受生态恶化之苦。但要问生态恶化都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危及了我们的生活,除了学者、专家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外,恐怕一般公众还难说得清楚。有鉴于此,我们特约请了唐孝炎院士和王如松、宋豫秦两位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