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近十几年来,水文、工程、环境物探的发展引人注目.为了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主办,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承办,于1994年9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水文、工程、环境物...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程物探的应用与发展,我国城市物探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物探手段解决与城市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大量探测技术成果资料,已经成为应用地球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程物探、环境物探有着密切关系.城市物探工作具有很多特点,工作内容方方面面,涉及地面探测、工程测试、水域作业以及井中探测,...  相似文献   

3.
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1994年9月13─1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会议组织委员...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回顾了我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的历史及47年来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物探方法由4种增加至40余种,一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47年来,航空物探和区域重力调查基本覆盖了我国陆地面积,提出一大批基础地质和深部地质问题的新认识.物探发现了数以千计的金属与非金属矿的矿床.在技术方面,建立起了第二代航空物探系列、地面高精度重力和磁勘查系列、综合电法系列、综合核物探系列以及地下物探和测井系列.针对固体矿产的勘查任务,提出了物探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现代物探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列术了现代物探技术的发展动态,提出把现代物探技术和工程地震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工程地震技术进步,致力于现代物探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产业经发展,形成地震系统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浅层地震探测的可控震源信号设计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在工程与环境物探中,浅层地震探测是一种常用的高分辨率物探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使用的炸药震源和枪击震源破坏力大,对人和建筑物都有危害,因而被禁止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使用.因此,无公害的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利用扫描信号压缩技术,小能量弹性波Chirp信号可持续向地下发送,不损害地面和建筑物,对人群也没有影响,是一种较理想的城市浅层地震震源.本文介绍了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的信号设计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具有波束定向能力的相控震源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田物探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文涛  方正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62-368
我国的煤田物探工作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得到了迅速发展.煤田物探为提高煤田地质勘探质量、加快勘探速度以及促进煤田地质勘探现代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对我国煤田物探技术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工程建设需求的强力推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已在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期、运行期,地质、水文、环境等的地球物理问题探测或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工程物探检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现状,列举了长江物探公司及相关单位在工程物探检测应用中取得的典型成果,从而说明目前我国工程物探检测技术水平,最后对工程物探检测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铁工程中经常遇到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勘察阶段需要查明其发育的位置及规模。然而,地下岩溶分布的隐蔽性、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岩溶勘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文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南京某地铁工程的岩溶发育情况进行了探查,分析以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弹性波CT法为主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工程物探软件快速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工程物探软件开发滞缓的现状,提出基于MATLAB语言快速开发工程软件.分析讨论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介绍了MATLAB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思路,并给出了工程实例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石油物探近30年来均以地震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一依靠机械震动的波动场来搞石油物探已暴露出成本高、信息单一的严重缺陷,因此,在应用新一代测量仪器、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作用和综合多种信息的“非地震物化探”技术系列应运而生,并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所谓非地震物化探,实际上就是指应用地质体的重力场、电磁场、化学场等多种物化信息来做石油物探的前期准备和地震勘探的补充.尽管她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有突破并展示了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影响城市工程物探探测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工作条件,为最大程度提高采集精度,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地震映像两种方法探测了千佛山断裂在济南市区内同一地点的隐伏位置及产状。并且在断层两盘布置钻孔,验证探测结果的可靠性。综合分析认为,物探结果表现了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充分说明这两种方法在城市工程物探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应用地震层析成像(cT)技术,对跨孔成像法采集得到的初至波走时,用基于最短路径法的弯曲射线追踪正演和基于LSQR算法的反演技术进行处理。与测井资料联合解释,得到井间波速分布图,对井控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和地基注浆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到断裂构造带和人防空洞的分布。认为地震cT在进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浅层工程地质勘察时,能够解决地层岩性和构造的复杂性,对目标环境进行准确预测,在城市环境地质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对促进城市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它已由50年代创建初期的单纯用于找铀矿,发展到现在在环境科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寻找油气田、钾盐、磷矿、铜锡矿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方法技术上有所创新,并已逐步走向系列化和标准化;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方面得到了发展;以及在油气、煤炭测井的测试仪器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进展.本文还对核地球物理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首先,为适应多领域应用和方法技术本身的发展,应深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其次,要发展和提高测量结果的推断解释水平,研究消除、减少干扰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第三,应更多地运用近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创立自已的理论和方法;第四,要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使核物探稳步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5.
探测大城市活断层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地介绍了开展大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城市及邻近地区地震活断层引起的直下型地震 ,将会给大城市造成巨大的地震灾害。准确地探测出大城市的活断层分布 ,采取有效措施 ,可大大降低地震时的损失。文中重点介绍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地球物理方法的类型和主要特点 ,在区域探查与初步鉴定阶段、详细探测与精确定位阶段、孕震构造探测阶段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适用范围及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我国金属资源勘查的现状,提出了地球物理在隐伏矿勘查阶断的发展对策.在近期,着眼于方法综合和技术配套,使总体找矿能力达到300—500 m深度,满足当前找矿的需要.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基础研究,着眼于地球物理大三维全空间的勘查能力,重点发展高分辨率大深度勘查的高新方法,作为改造传统推动金属资源勘查的发展动力.力争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总体勘查能力达到1.5—2 km.笔者认为,解决金属资源问题,最终取决于对金属资源与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包括良导层)关系的认识.据此,建议在大型矿山进行深部矿根构造的MT调查,可能会有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近六十年来矿井物探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煤矿矿井物探技术的分类与特点、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详细介绍了主要矿井物探方法技术(矿井地震法、矿井电磁法)的研究应用新进展,提出了目前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矿井物探是地面勘探技术的重要补充,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相对于常规的矿井地质手段而言,具有更准确、更快捷、更方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煤矿现代化安全生产中必备的探测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仪器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物理仪器在国防、资源探测、自然灾害监测和工程质量检测等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技术进步迅速.国际上,地球物理仪器发展趋于多功能化、轻便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对地球物理仪器的需求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对国外仪器的过分依赖,严重冲击了我们对地球物理仪器的自主研发.在这样的逆境中,我国地球物理技术工作者仍然坚持不懈,在重、磁、电、地震、放射性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具有国际领先的水平.基于这种现状,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发展应该坚持适当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研产用相结合,形成标准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制体系,提高工艺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重视地球深部探测、航空物探、海洋探测、地质灾害监测和国防工程领域的地球物理仪器开发和研制;发挥学术组织的特殊作用,集中力量组织攻关,争取在关键领域中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地球物理技术和仪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井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地回顾了测井学的发展过程.对于我国在测井学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油气储层评价、基础地质研究、煤田勘探、金属与非金属矿勘探、工程监测和岩石物理参数确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