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盐土植物是根据对土壤中含盐量的关系划分的.包括内陆旱生盐土植物和海滨湿生盐植物两类。从生理角度上,又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性植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盐水胁迫发芽、盐水浇灌盆栽和田间耐盐实验,研究植物的耐盐能力,筛选黄河三角洲滩涂重度盐渍土适生的耐盐植物.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NaCl对耐盐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与盐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盐胁迫下植物苗期相对生长量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碱蓬>柽柳>中亚滨藜>二色补血草>三角叶滨藜>海边月见草>海滨锦葵>田菁>罗布麻.筛选出耐盐性极强的、能在盐的质量分数为20 g/kg以上的重盐土上生长的植物2种,即柽柳和盐地碱蓬,为黄河三角洲滩涂重盐土的生物改良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的盐生植物进行了梳理、评价,以期确定可用于盆地内多类盐土地的生物治理改良,且有较大经济价值而可持续发展的本地盐生植物,并依据这些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生长环境来选择一些适合引种的外源的经济盐生植物候选物种.  相似文献   

4.
滨海紅树林景观型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最富代表性的景观类型,其中可分为三个限区型: 1.紅树林沼泽化盐土泥滩限区型; 2.盐生草本植被草甸沼泽化重盐土草滩限区型; 3.半盐生草本植被草甸脱沼泽化輕盐土湿地限区型。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在海潮浸灌和經常积水的条件下进行,因此,Na~ Cl~-在生物循环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营养元素保留在土壤腐殖貭和植物殘体中,暫时退出生物循环;土壤中出现多量还原态气体(CH_4、H_2S等)和CO_2及低价离子(Fe~( ),Mn~( )),影响地球化学过程。不过由紅树林沼泽化盐土泥滩限区型向半盐生草木植被草甸脫沼泽化輕盐土湿地限区演化,Na~ 、Cl~-渐失去主导作用,氧化态物貭逐渐增加,被暫时“固定”的营养元素又逐渐进入生物循环,所以半盐生草本植被草甸脫沼泽化輕盐土湿地限区型具有围垦种植作物的条件,其首要措施在于排盐和清除积水,继之,须要合理耕作、排灌和施肥,把荒滩变为良田,获得高额而稳定产量。  相似文献   

5.
干湖盆湖滨带不同类型盐土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土风蚀是干旱区盐尘释放的主要过程,土壤粒度特征是影响地表风蚀速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干湖盆湖滨带表层分布的普通盐土、蓬松盐霜盐土、结壳盐土、结皮盐土4种类型表层(0~5cm)的粒度组成、粒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盐土地表的风蚀潜力.结果表明:4种盐土的土壤黏粒体积分数均较低,以粉粒、极细砂、细砂为主,其中结皮盐土的粉粒体积分数最高,蓬松盐霜盐土最低;土壤平均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蓬松盐霜盐土、结壳盐土、普通盐土、结皮盐土;分选性均较差;偏度分别为近于对称、正偏、近于对称和负偏;峰度分别属于中等、中等、宽平和尖窄.虽然盐分结晶胶结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表的抗风蚀能力,但受区域常年大风气象条件影响,地表盐土仍存在较强的风蚀潜力,因此干湖盆湖滨带地表作为盐碱尘暴的潜在风蚀源地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盐生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盐生植物资源共计20科35属44种:其中藜科计7属11种、禾本科5属8种、豆科3属3种、菊科3属4种、蓼科2属2种、水麦冬科和蒺藜科均为1属2种,石竹科等13科为单种科。并对其中耐盐性较强、经济价值较高的8种盐生植物作了重点介绍,并对该区的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植物盐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一直是植物耐盐性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阐明的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有酵母和植物中的MAPK(mitogen-actir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拟南芥中缓解离子胁迫的SOS(salt overIy sensitive)途径以及其他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传导途径,其中包括钙依赖而钙调素不依赖的蛋白激酶、受体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的激酶和组蛋白激酶.因此,植物的耐盐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是由多种信号分子参与的网络体系.大量转基因实验证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些组分可改善植物的耐盐性.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的盐胁迫信号传导是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吉兰泰与乌梁素海两地盐土植物水势的测定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吉兰泰和乌梁素海两地盐土植物的水势,结果表明,吉兰泰地区盐土植物的水势高于乌梁素海地区。两地耐盐碱强的植物以早生和中生为主,在重度盐碱条件下,植物的抗盐碱性与植物的抗旱性有相关性。群落中耐盐碱强的植物。有许多种类的叶片变态成鳞叶或肉质化,更适合在盐碱条件下生存,共抗盐碱机理与抗旱机理具有趋同适应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盐性条件下的AM真菌以及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盐性条件下的丛枝菌根相关报道,概述了自然盐性土壤中的AM真菌,盐胁迫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作用以及盐胁迫下AM菌根对植物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盐性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AM真菌,土壤盐度影响着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盐性环境下,AM真菌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获取,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因此,菌根对盐碱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植物菌根修复技术将助于盐碱土壤的开发、改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土壤盐渍化的日益加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人们从改良盐渍土和植物耐盐育种两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现有植物物种进行耐盐性筛选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造新的耐盐品种是进行植物耐盐育种的两种主要方法.随着对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培育高效耐盐作物品种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植物耐盐突变体筛选、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研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继续调查研究贵州种子植物时,相继发现一些贵州尚未记录的属种,即薄叶秋海棠 Begonia laminariae Irmsch,东南野桐 Mallotus lianus Crozat,新变种——万山兔丝子 Cuscuta australis R.Br.var.magnisquamosa H.Peng et S.Z.He,以及禾本科中的茅香属 Hierochloe R.Br.,距花黍属 Ichnanthus Beauv.(分别由茅香H.odorata(Linn.)Beauv.和距花黍I.vicinus(F.M.Bail.)Merr.代表),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 Huds. 大花野古草 Arundinella grandiflora Hack.,日本柳叶箬 Isachne nipponensis Ohwi.现报道如下,所列标本除有所指外均藏贵州省生物所植物标本室 HGAS.  相似文献   

12.
山东盐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盐生植物共有29个科,59个属,81种,其中自然分布有26科,54属,74种,本文首次对其组成成分和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山东盐生植物区系与北温带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温带半干旱区沙地生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沙源丰富和大风频繁,这种特定条件进化出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植物--油蒿.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油蒿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繁殖习性,能够很好地适应沙地环境.油蒿群落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影响沙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运移与分配,还能促进土壤的发育.因此,油蒿在适应沙地生境的同时对沙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改造作用.油蒿群落对沙地生境的不断改造,推动了植物群落的演替,最终使流动沙丘转变为丰茂的植被.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盐生植物区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渤海湾盐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初步统计渤海湾盐生植物共有47科,139属,23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l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有46科,138属,238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32科,87属,147种,单子叶植物有14科,51属,91种;无裸子植物。并从科、属两个层次对渤海湾盐生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植物区系基本上属于温带性质;②特有现象无;③中、小属十分丰富,大属相对不发达;④植物区系优势现象不是很明显,有优势科,没有优势属;⑤被子植物在植物区系的组成成分中占据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萜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了蒙古蒿、矮蒿、毛莲蒿(蒿亚属)以及牛尾蒿无毛变种、牛尾蒿原变种、猪毛蒿、南牡蒿及华北米蒿(龙蒿亚属)石油醚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共鉴定出12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57种,倍半萜66种。从萜类化合物结构来看,这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双环萜(单萜,倍半萜)结构类型比较相似。三种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多种链状单萜,而三环萜类(倍半萜)仅有5种类型;五种龙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链状单萜类型单调,而三环萜类(主要是倍半萜)达11种类型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龙蒿亚属植物化学系统比蒿属植物化学系统进化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广金钱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西和广东常用大宗中药材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eck) Merr.)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品种,生产上以人工栽培为主,主要含有黄酮、生物碱、酚类、鞣质、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泌尿系统结石、改善心血管系统、抗炎和利胆等功效.广金钱草市场需求量大,建议生产上结合经济作物栽培,采取间种或套种的方式,扩大人工栽培规模,在药物研发上,深入研究和开发新的有效化学成分和新的制剂.  相似文献   

17.
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方差均值比率和聚集强度指数的测定分析方法,对宁夏几个野生中草药种的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黄蒿,刺蓬,蒺藜都趋于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依次为:黄蒿>刺蓬>蒺藜>甘草,导致这种聚集程度不同的可能原因是种群的不同繁殖方式及营养资源的竞争.方差比率与聚集指数分析两者计算结果能相互印证并与野外实际观察相吻合.由于方差比率法简单,计算量小,故方差比率法对研究宁夏中草药种群分布格局是一种较为可信和可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江苏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及其分布和演替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苏湿地植被由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等组成,因所处地理位置和湿地独特环境的共同作用,表现出优势种多,盖度大,外貌整齐,低矮、层次分化不明显的群落学特征。对其分布,演替规律及滨海湿地植物的开发利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盐生植物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结构。从根、茎、叶三方面总结了盐生植物的耐盐结构特点,旨在为盐生植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植物体微观结构资料。  相似文献   

20.
High salinity stress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limits plant’s distribution and productivity. An Arabidopsis-related halophyte,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is an emerging model system used for plant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research.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has a crucial role in the high salinity response in plants. However, the phosphoproteom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under high salinity stress in halophytes has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this report, phosphoproteom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under high salinity stress in Thellungiella roots. Twenty-six putative phosphoproteins were found to have changed expression pattern at the post-translational level. Twenty of these were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including 18 upregulated and two downregulated phosphoproteins. These proteins were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cellular processes, such as signal transduction, ROS detoxification, energy pathway, protein synthesis and protein folding. While most of these salt-responsive putative phosphoproteins are known salt-stress-related proteins, some of them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Our results provide not only new insights into salt stress responses in Thellungiella but also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se high salinity-regulated phosphoprote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