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ICARE沟通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及呼吸训练在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18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ICARE沟通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及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检查相关情况、图像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扫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图像伪影发生率为18.89%,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物理环境、护理、护理技术、安全、指导沟通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及呼吸训练应用于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中,可有效缓解焦虑情况,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检查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期间给予分阶段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心理状况及检查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而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检查不良反应率、图像伪影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而患者检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分阶段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检查,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率及图像伪影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肝脏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不良反应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肝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图像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图像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够取得较高的图像质量,有助于增加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患者肝脏MRI增强扫描的效果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的门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检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时给予常规的呼吸指导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检查前增加呼吸训练指导、检查时给予音乐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心率波动、负性情绪、图像质量及检查配合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波动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结束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脏MRI增强扫描图像质量、患者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提高肝脏MRI增强扫描的检查效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检查配合度,提高肝脏核磁共振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背景音乐播放对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效果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0月笔者医院行肝脏核磁共振检查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良组给予规范化的呼吸训练及背景音乐播放。对比两组患者心率波动、负性情绪、检查效率、图像质量及检查配合度情况。结果:改良组心率波动频次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改良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检查准备时间及检查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检查配合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背景音乐播放能有效提高肝脏核磁共振成像质量,提高检查效率,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检查配合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在肝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检查先后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拟行肝脏MRI增强扫描的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6例),对照组行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结果 2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患者MRI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肝脏MRI增强扫描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检查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丽云 《全科护理》2016,(29):3078-308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脏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病人中的效果。[方法]将行肝脏MRI增强扫描的18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检查依从率、满意率、中断检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图像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依从率、满意率及Ⅰ类图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中断检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轻肝脏MRI增强扫描病人检查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图像清晰度,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模式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血压、心率及运动性伪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模式,观察两组血压、心率、图像质量及不良情绪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模式能稳定患者血压及心率,减少运动伪影,改善患者情绪,降低不良反应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选取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检查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检查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成像质量及检查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完成检查率、检查依从率、优质图像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T扫描造影剂渗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检查时CT扫描造影剂渗漏及造影剂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检查时依从性,确保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放射科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共176例为对象.按照患者检查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屏气有效率、检查完成时间、一次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3.25±6.34)min,显著低于对照组(28.67±7.63)min的平均检查时间(t=4.275,P<0.05).观察组屏气有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1.91%(80/88)、92.05%(81/88)、88.64%(78/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294、4.051、4.7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11/88),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22/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x2=5.500,P<0.05).结论 为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提供循证护理,可以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屏气有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患者检查后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聚焦解决模式对行磁共振检查病人的心理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行MRI检查且幽闭恐惧症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检查时的症状和检查成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的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大汗)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83.3%),且检查成功率(90.0%)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对缓解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检查成功率,有助于磁共振检查质量的提升,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AS评分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AS评分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磁共振幽闭恐惧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磁共振幽闭恐惧症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检查前实施常规性心理指导,观察组检查前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及检查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依从性、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及图像成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检查时呼吸困难、颤抖、大汗淋漓、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磁共振幽闭恐惧症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降低检查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及图像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透视触发法与常规延时法在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探讨透视触发技术在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双动脉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7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93例,接受透视触发法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B组114例,接受常规延时法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病例获得最佳肝双动脉期增强图像的成功率。结果:A组获得最佳肝双动脉期图像80例(86.0%),B组获得最佳肝双动脉期图像72例(63.2%)。比较两组获得最佳肝脏双动脉期图像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3,P<0.001)。结论:采用透视触发技术能较准确地控制扫描延时时间,提高了获得最佳肝脏双动脉期增强图像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92-1893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62例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Gd-EOB-DTPA MR增强扫描,对照组行Dd-DTPA MR增强扫描,采用盲法比较两组动脉早、晚期,门脉第1、2期,延迟第1、2期的呼吸伪影分值,并采用5分评分法定义中重度伪影(≤3分)发生率。观察组动脉晚期呼吸伪影分值、门脉第2期呼吸伪影分值及延迟第2期呼吸伪影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晚期出现呼吸伪影58.06%及中重度伪影29.32%高于对照组25.80%、6.45%,差异明显(P0.05)。静脉团注Gd-EOB-DTPA更易引起动脉期伪影,单期扫描、降低屏气时间并准确应用动脉检测技术可能提高Gd-EOB-DTPA动脉期采集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患者焦虑和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对2组CT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伪影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CT检查,有效避免CT扫描图片中移动伪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部CT增强扫描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137例老年患者,均行腹部检查,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n=69,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8,实施综合性的增强扫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以及扫描成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疼痛、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扫描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患者腹部CT增强扫描的疼痛不适感及焦虑程度,提高扫描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位指导联合舒适护理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体位指导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排石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石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后患者体位指导联合舒适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疼痛,促进术后排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适应性训练。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尿困难、腰酸背痛、局部血肿、失眠烦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适应性训练能有效减轻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