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文献指出,局部温度的变化可提示局部供血情况、营养的变化和病变的性质。作者为研究义齿承托区粘膜的情况,用测温法检查单侧末端牙列缺损(Kennedy 分类第二类)义齿修复病人150例;其中因牙周病缺牙23例(第1组),大多数缺牙时间较短,无牙区牙槽嵴萎缩较明显,粘膜疏松柔软。因龋病缺牙27例(第2组),牙槽突起较丰隆,粘膜较致密。  相似文献   

2.
自1990年来,笔者采用后牙舌尖咬合对7名无牙颌疑难病例进行义齿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较果。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采用上颌舌尖咬合总义齿修复无牙颌患者7人,其中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萎缩的4人,下颌呈刃状牙槽嵴的1人,有可移动牙槽嵴组织的2人。患者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1岁。有可移动牙槽嵴组织的2人有总义齿修复史,其余人均未做过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3.
牙槽嵴的缺陷可表现在骨骼和/或功能性义齿承托区。骨缺陷除了外伤和癌症术后的变形以外,几乎全部源于萎缩。功能性义齿承托区的缺陷涉及了骨的形态(无论有无再吸收),妨碍修复体固位的肌肉附着以及被覆软组织的类型。在萎缩的下颌,组织的实际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全口义齿制作中的两个主要目标是稳定性和固定力。影响义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义齿承托区的形态以及可用作支持义齿的表面积。可作为义齿承托区的最大生理性利用以及认真的设计,义齿才能行使功能。当(牙合)不平衡时,  相似文献   

4.
口腔固有条件对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时制作的全口总义齿 ,上颌的固位力往往大于下颌 ,表明患者口腔的固有条件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下颌牙槽嵴高度、粘膜厚度、无牙颌承托面积及唾液分泌量、唾液粘度的测定 ,分析口腔固有条件对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 :①无牙颌患者 31例 ,总义齿修复后 ,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口腔固有条件进行测定。收集安静状态下 10min内贮存于口底部的非刺激性混合唾液 ,记录唾液量。唾液粘度的测定采用LG R 80型锥板式粘度测试仪。采用刺入法测定牙槽嵴顶处的粘膜平均厚度。在石膏模型上 ,用高度游标…  相似文献   

5.
舌与下颌总义齿稳定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继强 《上海口腔医学》2001,10(2):110-111,115
目的 探讨舌形态及功能运动与下颌总义齿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总结157例牙槽嵴中、重度萎缩的下颌总义齿修复病例,其中正常舌139例,肥大舌11例,巨舌症2例,后缩舌5例。通过制作带有舌定位柄的个别托盘,限定舌运动范围,取好合适的舌印模位;测定垂直距离时,前蜡堤稍有间隙而不接触,平面以下颌为基准,排牙时先排下颌,最后确定下颌He平面在正常息止位时,位于舌侧缘下2-3mm。结果 初戴和戴后1月、6月,1a进行复查,148例病人均能使用义齿、舌活动自如,舌与义齿比较协调、发音好、讲话清楚,义齿在口腔中不移动,功能恢复满意。3例肥大舌、2例巨舌症、2例后缩舌、2例下颌骨牙槽嵴重度萎缩者,粘膜薄易破损,修复后效果不理想。结论 舌的解剖形态及功能运动对下颌总义齿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加压印模在活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宗芳 《口腔医学》1997,17(1):33-35
在总义齿和缺牙较多,以粘膜支持为主的Kenndy类活动义齿修复中,常见义齿在行施功能时,因基托与粘膜贴合不十分紧密,使气体进入两者之间,而影响义齿的固位,尤其以上总义齿更为多见.笔者根据此类患者口腔粘膜的厚薄、弹性大小,后堤区宽窄的不同情况.在取初印模和终印模时,采取不同的加压力和压力点.取得了口腔粘膜在功能下的外形,使义齿更好地适应口腔生理功能状态,而获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临床资料患者212例、义齿316件.年龄43~76岁.男115例,女101例.总义齿共203件,上总157件,下总46件.Kenndy类共113件,上颌72件,下颌41件.在316件义齿中,因…  相似文献   

7.
前后向咬合异常(上颌前突或下颌前突),往往出现牙列变形,义齿修复相当困难。金属烤瓷义齿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功能和美容的需要,在义齿修复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作者治疗前后向咬合异常同时有上下颌牙列缺损71例,其中上颌前突49例,下颌前突22例,年龄22~47岁。按Kennedy氏分类,上颌牙列缺损Ⅰ类14例,Ⅱ类16例,Ⅲ类32例,Ⅳ类9例;下颌牙列缺损分别为16、21、26和8例,义齿修复前调整牙列咬合平面,有的牙去髓调(牙合),有的施行正牙治疗。根据临床检查和颞颌关节X线检查,下颌前后向移位1~2mm者,在下颌作塑胶冠或在上颌作斜面导板进行矫正;然后修复牙列缺损,先在磨牙区制作义齿恢复咬合高度,后在  相似文献   

8.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全口义齿在下颌无牙领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及脱钙人牙基质材料(DDM)在牙槽骨萎缩的下颌无牙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Frialit-2及Xive种植系统及骨又生-脱钙人牙基质材料(DDM)同期对17例牙槽骨萎缩的下颌无牙颌进行2枚种植体支持固位式球帽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结果:经过1~2年的临床观察,种植体稳固,义齿功能优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严重萎缩牙槽嵴的下颌无牙颌患者,采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DDM)及种植覆盖总义齿进行修复,能有效地恢复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无牙颌牙槽嵴严重萎缩总义齿修复体会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643000)张杰无牙颌牙槽嵴严重萎缩进行总义齿修复是目前口腔修复中经常遇见的情况。总义齿修复效果较差,固位不好。笔者对29例无牙颌牙槽嵴严重萎缩的病人进行了总义齿修复,据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材料和方法 检查牙列缺损患者283例,年龄18~56岁,每人缺牙3~10个,用固定桥修复143例,部分可摘义齿修复140例。义齿修复前和修复后15天、1、3、6、12月,检查牙列缺损处牙槽嵴粘膜的血流图,测定血流指数和血管紧张度指数;检查极流图,评定PO_2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1997年8月接诊1例长期戴用不良总义齿引起唇颊广泛软组织增生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4岁,10年前在某牙科诊所镶装总义齿。最初半年感觉经常疼痛,后逐渐适应,但不能嚼碎稍硬的食物,现义齿极不稳定,要求重新修复。检查:上下颌牙槽嵴均极低平,下颌磨牙区牙槽嵴呈狭细刃状,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呈尖圆形,软组织较厚,移动度较大。双侧前磨牙区之间唇颊粘膜,被总义齿基托边缘摩擦分割形成一长约6cm条索状纤维增生组织,基底极韧,有局限溃疡点。总义齿戴入时,增生软组织被夹在义齿基托与牙槽峪之间,导致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无牙颌或牙齿缺失较多的患者,经过全口义齿或复杂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由于缺牙区牙槽嵴要承受义齿咀嚼时的压力,而牙槽嵴本身又缺少生理性的刺激,导致牙槽骨的萎缩吸收。使义齿基托的组织面与承托区之间存在间隙,影响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有时出现口腔软组织的创伤炎症,导致修复失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研究戴用义齿后义齿基托对口腔粘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上颌可摘局部义齿配戴者基托承托区与非承托区腭粘膜菌丛进行了培养分析。结果 :链球菌为上述部位粘膜优势菌 ;基托承托区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基托非承托区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基托承托区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占兼性厌氧可培养总菌百分比值较基托非承托区粘膜显著上升 ,奈瑟氏菌占需氧可培养总菌百分比值较基托非承托区粘膜显著下降。结论 :义齿基托对口腔粘膜微生态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1971年开始尝试着对下牙槽嵴高度萎缩的患者采取“中空式基托”修复法来完成下颌总义齿。并且,同时进行常规修复及中空修复二种修复形式效果比较,鉴于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对照的十五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59~60岁2例,62~68岁4例,72~80  相似文献   

15.
江继强  张文杰 《口腔医学》1990,10(4):202-204
<正> 下颌总义齿修复后固位和稳定性差是临床上一大难题,如遇到下颌齿槽重度萎缩的病例,修复后效果则更不理想。笔者自1987年共修复了30例齿槽重度萎缩的下颌牙列缺失的病人,着重在协调舌的功能运动和下颌总义齿间的相互关系作了些尝试,充分利用舌的功能运动和解剖生理来帮助下颌总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牙颌固有条件的定量测定及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总义齿固位力测定,并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总义齿的固位力约为下颌的5.7倍以上。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自变量黏膜厚度被收入回归方程,在未收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唾液黏度与固位力相关性最大。结论:上颌总义齿固位力远大于下颌总义齿。黏膜厚度、唾液黏度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放射诊断学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已广泛应用,多数患者都要作放射检查。为无牙颌患者作出修复前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放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值得推荐的。放射诊断不仅是发现牙嵴下面隐蔽病灶的唯一方法,用于检查无牙颌病例,还可能发现早期的隐患,了解义齿承托区的情况,甚至估计骨组织对应力产生的反应。天牙颌状态牙列缺失给无牙颌病人造成咀嚼功能丧失,还可能破坏面部骨骼形态,影响软组织功能。无牙颌病例的义齿承托区有自己的特点,丧失牙周膜韧带是义齿支持质量方面的损失,而剩余牙槽嵴进行性、不可逆地严重吸收造成承托区体积的减少,则是义齿支持数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牙槽嵴唇侧及牙槽嵴顶粘膜在戴义齿后的微循环变化,对15例平均戴义齿12.8d和15例平均戴义齿3.8年的患者进行微循环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义齿修复后牙槽嵴粘膜的主要受力部位在牙槽嵴顶,因此表现出该区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修复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从而进一步支持了牙槽嵴顶是主承托区的解释。但对所戴义齿适应,并调到正常咀嚼状态,牙槽嵴所受之力是一个均匀恒定值,即使随着时间的延长,总体上表现出牙槽嵴唇侧和牙槽嵴顶这两个部位的粘膜微循环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无牙颌承托区粘膜的痛觉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宁宁 《口腔医学》1993,13(3):129-130
本文测定了34名无牙颌患者承托区粘膜的痛觉阈,并研究分析了其与患者的戴牙时间,牙槽嵴萎缩吸收程度以及对义齿适应满意程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无牙颌患者承托区粘膜的痛觉阈低于健康人。(2)戴全口义齿初期粘膜对痛觉高度敏感,3月后恢复正常,并呈现逐渐升高趋势。(3)牙槽骨严重吸收者的粘膜痛阈值高于牙槽骨丰满和中等吸收者。(4)对新义齿适应满意者的痛阈值高于不满意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无牙下颌上进行修复治疗,目前对临床医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对此类病例种植体支持的义齿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开展治疗往往仍存在问题。问题不仅限于此类病例往往存在义齿承托区过窄的困难,而且老年病人往往无法接受采用进一步手术来改善牙槽嵴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