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已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2例54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对房角粘连区域用粘弹剂钝性分离。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房角变化,前房变化,眼压监测,视野电生理检测,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变化,随访3~29个月,平均16.5个月。结果眼压术前(52.87±9.86)mmHg,随访时平均(12.19±3.96)mmHg。房角术后全部开放46眼,部分开放8眼;术前前房深度平均(1.62±0.26)mm,术后平均(1.21±0.14)mm。随诊54眼视野均无缩小;房水流畅系数(C)术前平均0.098±0.005,术后平均0.201±0.03。压畅比(PO/C):术前平均127.32±6.01,术后平均89.3±4.87。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纤维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反射性痉挛,尤其是通过结肠脾曲和肝曲等部位时,患者感觉明显疼痛,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因此拒绝检查或不能接受复查。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行肠镜检查治疗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丙泊酚加芬太尼,B组单用丙泊酚。A组患者男女各15例,年龄23~75岁,平均(45±13)岁,体重40~83kg,平均(55±11)kg;B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1~78岁,平均(46±12)岁,体重42~85kg,平均(56±11)kg。两…  相似文献   

3.
<正>于2007-01~2009-08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12~97岁,平均(62.49±11.36)岁。就诊时间为发病后0.5h至7d,平均(7.88±18.13)h。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5.12%,头痛17.90%,眩晕15.22%,头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性,为防治小儿手足口病提供数据。方法: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步法分析由我院病案室提供住院手足口病病例。结果:患儿年龄1个月~11岁。男性1268例,年龄x±s为2.1384±1.2516;女性729例,年龄x±s为2.0643±1.3395。男女患儿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结构比1:0.57。男性多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女性和总人数入院时间季节性分布M值分别为:0.3865、0.4639、0.4136,有季节性;平均角为所对应的入院时间高峰日分别为:7月2日、6月23日、6月28日。经平均角的Rayleigh’s,Z值分别为:184.57、154.08、333.89;P值均为0.01,有季节性;男、女性病人入院高峰差别的Watson add William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能合并;高峰期分别为:4月14日~9月20日和4月13日~9月3日。23例有二次感染住院现象。结论:手足口病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在高峰期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降低发病率。防控工作重点在托儿所和幼儿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同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注射骨水泥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47.5±6.4)%和(19.1±2.7)%,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9.2±1.4)%和(1.6±0.4)%。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平均17.6~*矫正至4.3~*,平均矫正12.3~*.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前柱提供长期稳定,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47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UBM及视野的变化,随访3~15个月。结果其中40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9.67±4.15)mmHg降至术后的(10.81±3.27)mmHg,中央前方深度术前:2.48±0.36,术后:3.51±0.33,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替代传统小梁切除术后二次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戊肝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高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圆形分布法对某市戊肝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2005年~2012年累计报告戊肝病例1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3/10万,发病高峰时间段为1月4日~7月11日。结论:冬春季是戊肝发病高峰,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戊肝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病例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年龄在14~25岁的骨性Ⅱ类Ⅰ分类病例 ,采用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 ,下颌拔除第二双尖牙 ,依据直丝弓技术矫治原则和顺序进行矫治。结果 :20例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6 4个月 ,矫治后均达到了理想的侧貌外形 ,磨牙关系由Ⅱ类改变为Ⅰ类。前牙覆盖覆牙合正常 ,咬牙合关系良好。ANB角由平均5 4°±1 1°改变为3 1°±1 2°,Z角由60 3°±2 4°改变为74 2°±2 2°,AO -BO距离由6 6±2 1mm改变为3 0±1 0mm。结论 :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病例 ,是行之有效的 ,且具有操作简单 ,缩短疗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改良的婴儿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对我科收治的早产儿进行抚触,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我科2003年7~10月份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重平均1558±256g,两组婴儿基本情况见表1。表1两组婴儿基本情况组别孕周(周)体重(g)身长(cm)头围(cm)抚触组31.5±2.51589±12843.6±0.628.3±0.8对照组32±2.11538±13543.7±0.728.5±0.51.2方法①对管饲的早产儿均采取重力喂养使奶液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滴入(或持续10~20min)[1]。婴儿操做法[2]:两臂胸前交叉…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中园形分布资料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用无三角函数功能的数据库命令处理数据库中园形分布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三角函数的幂级数求角的正弦、余弦值,并证明求得的正、余弦值误差均小于2×10-5。同一组园形分布资料用此法与传统方法所求得的平均角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生便血的发病情况,了解相关因素,提供健康教育,减少便血症状。方法: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300名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便血的患病率为35.9%;性别、平均每日饮水量等因素与大学生出现便血现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便血的患病率较高。增加每日的饮水量,加强排便的规律性等有利于降低大学生便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李春香  金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20-1321
目的:调查我省护理本科实习生对临床实习环境满意度的情况.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及临床实习环境量表对在我市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临床实习环境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学生对临床实习环境满意度的总均分为(2.5±0.13)分(>2分为满意).结论:学生对临床实习环境较满意,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和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相似文献   

13.
27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本院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277例病例,男、女比例约为2:1。平均住院(20.01±19.08)d,平均(48.31±20.62)岁。实验室指标:平均血红蛋白(114±25)g/L,平均峰值血肌酐(445.4±312.1)μmol/L,平均峰值血尿素氮(23.05±9.88)mmol/L,少尿(含无尿)期为1-64d,平均5.94d;多尿期1~54d,平均2.82d。不同年龄组间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比较,P〈0.05。结论本院急性肾功能衰竭占同期住院患者的比例为1.8‰。病因以肾性因素居多。老年患者以结石等肾后性因素多见,非老年患者以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等肾实质性因素常见。少尿型ARF以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多见,非少尿型ARF以药物多见。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逐年增多,但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3年与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剂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近3年我院与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剂进行用药分析。方法:本课题采用药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07年3年间我院常用抗肿瘤中药注射液的有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剂用量是逐年递增的,与其他抗肿瘤中西药剂型相比用量最大(占38%),以驱邪为主的中药注射剂的用量增长快于以扶正为主的中药注射剂。结论:说明中药注射剂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肿瘤患者不仅能提高其自身机体免疫力,增加防卫功能,而且在杀伤肿瘤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增加机体对肿瘤的主动抵抗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硝硼散的粉体学性质。方法:测定12个批次硝硼散粉体的粒度分布、松密度、休止角、卡氏指数、吸湿性等参数,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对不同季节样品粉体学性质进行综合评价及统计描述。结果:硝硼散粒度频数主要分布在80120目;松密度为(0.712 9±0.072 5)g/cm(n=12),卡氏指数为(17.86±5.953)%(n=12),休止角为(31.273 1±2.618 2)°(n=12),平衡吸湿量为14.75%,48 h吸湿率最大。温度对硝硼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较小,松密度、休止角、卡氏指数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11、0.173、0.061(P=0.21)。相对湿度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52、-0.123、0.311,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硼散粉体学参数批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湿度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现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关于生产车间温度与相对湿度的规定不适用于硝硼散的生产过程,该制剂的生产工艺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门诊药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7年门诊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患者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金额、DDDs、患者使用率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医生及患者所接受。我院抗乙型肝炎病毒药应用基本合理,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用药依从性高的核苷(酸)类似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我院对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监测结果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结合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采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干预模式,对我院2005~2007年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黑色警示医嘱的修改比例有显著提升,减少了潜在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MTP干预有助于医师重视PASS监测,提高黑色警示医嘱的修改率,防止发生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19.
丙戊酸钠致7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口服丙戊酸钠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丙戊酸钠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丙戊酸钠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停药时间、停药前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变化及转归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15—43岁,平均年龄(23.43±9.24)岁,4例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3例口服丙戊酸钠片,剂量范围0.1-0.6g,2-3次/d;用药时间为(8.9±8.8)个月;停药时间为(6.14±3.80)d,停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56±0.45)g/L和(3,98±2.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停用丙戊酸钠及对症治疗,6例患者纤维蛋白原恢复至2.0g/L,1例停药6d,纤维蛋白原由1.58g/L升至1.71∥L。结论:丙戊酸钠可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用药过程中应监测纤维蛋白原含量,以防引起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郴州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饮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559名大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只有50.8%的学生能每天吃早餐,女生(56.3%)显著高于男生(43.1%)(P〈0.01)。不吃早餐的学生中52.0%(143/275)的是因为睡懒觉。早餐只食用1~2类食物的比例高达92%。60.6%的学生很少喝牛奶。结论:大学生的早餐种类单调、结构不合理,早餐质量普遍不高。学校应采取措施改变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