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阑尾炎患者,均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住院时长、活动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活动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0例疝气患者作课题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n=40)接受常规护理指导,B组(n=40)在A组护理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A组与B组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对两组的服务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率进行评估显示,B组的服务满意度较A组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率较A组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住院时间为(5.17±1.08)d,较A组的住院时间(8.24±1.33)d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推行优质护理干预,容易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肯定评价,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实施发展性照顾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08月--2018年08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26)、对照组(n=26),实验组:发展性照顾护理,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指标。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康复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实施发展性照顾的临床价值显著,既可缩短体质量恢复时间,又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施以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探究组(n=51)与对比组(n=51),分别在护理期间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及基础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疾病及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故临床广泛运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探究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干预,探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做一研究比较。结果:在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来说优势显著;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相比较于对照组的(32.35%)来说明显较低,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前区不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6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3),以及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n=43),比较两组安全措施满意度以及跌倒、坠床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P 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发生率,避免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及专项护理。对两组干预后进行比较。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营养评估表(MNA),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等对观察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观察组采用综合评估及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采用CGA干预组在营养状况,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给予综合评估及护理可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改善营养状况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66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常规组(n=33例)和干预组(n=3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比组低,组间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具有满意疗效,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对于疾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3-2018.3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则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快速康复护理,对比这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肠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结肠癌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心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51例,将其分组为常规护理组(n=75例)和综合护理组(n=76例),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综合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而综合护理组护理后焦虑量评分(25.15±1.69)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焦虑量评分(30.33±2.11)分(P 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患者焦虑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很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方法的不同,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作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患者住院时间为(10.05±1.35)d;对照组中出现了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0.0%,患者住院时间(21.35±2.25)d,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经统计比较,结果有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应用效果和满意度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FEV1、FEV1/FVC、FEV1/pre、VO_(2max)、公斤体重摄氧量、代谢当量、AT值、V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程度方面,对照组是74.00%,观察组是94.00%。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72例急性胆囊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成干预组(n=36)和常规组(n=36),常规组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使用综合护理,将两种护理效果给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上,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可有效预防感染现象,并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实施脑肿瘤手术的6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数字表法纳入优质组与常规组(n=30)。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区别,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下降幅度较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优质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常规组患者出现8例不良反应,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原则将这3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15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干预组15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常规组15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循证护理对其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83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与B组,A组42例,B组41例,2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A组另实施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A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4.76%)明显低于B组(19.51%),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老年肺气肿患者采用全科护理方案后其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老年肺气肿患者计8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全科护理方案干预实验组(n=43),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气肿对患者采用全科护理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老年病人实行PCI治疗前,施以希望护理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实行PCI治疗的冠心病老年病人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本次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34例。对A组病人开展希望护理模式,对B组病人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抑郁、焦虑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A组病人抑郁与焦虑的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病人,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冠心病老年病人实行PCI治疗前为其实施希望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抑郁与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