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侧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及HS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固定治疗的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改良双切口双钢板在远期HSS评分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均低于对照组,在恢复活动时间以及进食的方面也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不错的临床效果,康复时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小儿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借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小儿鼾症而言,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的疗效比较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观察组予以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同时评价术后半年胯关节功能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均多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股骨头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不愈合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与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尽管会增加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切口也更长,二者在骨折不愈合率上相当,但前者可以明显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同时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素和血钙的影响。方法择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需要进行甲状腺手术的病患93例,所有病患均在入院时进行全面检查,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三组,即甲组、乙组与丙组,各组病患均为31例,甲组均采用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而乙组采用甲状腺双侧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丙组采用全甲状腺切除切除术进行治疗,所有病患均配合一侧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及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各组手术前后的甲状旁腺素和血钙下降差值情况,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各组手术前后的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情况下降差值情况可知,甲组甲状旁腺素术前术后下降差值为(12.34±2.09)ng/L,血钙术前术后下降差值为(0.14±0.03)mmol/L;乙组甲状旁腺素术前术后下降差值为(16.18±3.05)ng/L,血钙术前术后下降差值为(0.22±0.05)mmol/L;丙组甲状旁腺素术前术后下降差值为(30.43±5.12)ng/L,血钙术前术后下降差值为(0.36±0.11)mmol/L,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范围范围越大,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钙的可能性越大,应当值得临床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老年疝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中老年疝气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9.7±4.4)分钟、住院时间(4.4±1.8)分钟、术中出血量(30.5±4.6)毫升,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6.6±5.8)分钟、住院时间(7.9±2.7)分钟、术中出血量(46.9±5.3)毫升,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疝气手术治疗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常规疝修补术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同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更低,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切口手术方式,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8%)均少于对照组患者(12.24%),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方式,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治疗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记录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切口感染、血肿、尿潴留)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95%(P 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片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40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47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6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8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3例,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6.3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同时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体温 38℃人数、镇痛人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方式进行治疗,创口小、出血量少,为患者日后康复奠定基础,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经患者同意后用数字随机表法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天数、住院时间等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效果均较好,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虽然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但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天数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的两类手术对治疗右半结肠癌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而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在临床上,可选择性的应用这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依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超声检查,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特异度、灵敏度以及诊断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统计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1±12.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6.8±11.4)毫升,住院时间为(5.1±1.1)天,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气的治疗当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治疗,在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可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入院治疗的60名肝血管瘤患者,经患者同意后,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纳入30名患者。实验组使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及出院时间。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差不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手术方式均对治疗肝血管瘤有效。实验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减轻的优势,减了患者的痛苦,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04月~2018年04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础,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实验组: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小切口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有一定优越性,且临床价值显著,术后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疝气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手术以及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科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6例疝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采取腹腔手术。对比患儿术中时间和出血量,观察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术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患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更加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疝气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上,应用腹腔手术进行治疗较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好,有效降低患儿术中时间以及出血量,减少患儿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安全套在宫颈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环切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配套专用鸭嘴器,观察组患者在鸭嘴器外套入双层安全套。对比两组患术中各项指标情况,术中阴道烧灼痛情况,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宫颈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中阴道烧灼痛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宫颈环切术中,使用安全套配合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宫颈暴露时间,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中出现阴道烧灼痛情况更少,确保了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股沟疝治疗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观察组使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照组使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如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等围术期数据、并发症发生概率、复发概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等围术期数据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症状复发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比较传统疝修补术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根据护理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其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其中1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胆结石都成功治愈。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也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