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接触临床对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及强化职业认知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校2014级儿科专业五年制学生,其中在大二结束的暑假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的学生为实验组(78名),未参加的学生为对照组(81名)。在活动结束后,对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该年级学生小儿外科学理论课成绩及临床实习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过90%的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满意,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强化职业认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同时,后期追踪分析发现,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临床工作熟练度、临床思维、动手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强化职业认知,为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背景下,旨在了解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并对医患关系紧张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自制《临床医学生对职业现状与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问卷,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7年制和临床5年制的527名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及紧张原因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调查主要从医护人员层面、患者及家属层面、医院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医患关系紧张原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93.7%的医学生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不和谐,不同性别(P=0.029)、首次接触临床年级不同(P=0.003)和职业认同感不同的医学生(P<0.001)对医患关系和谐程度存在认知差异。结论 医学生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评价较差,可以尝试通过建立医患沟通相关课程、增强医学生沟通技巧、提高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等措施,为构建未来的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卓越医生班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采取走进医院、走近医生和病人、研读经典等方式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同时对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30名卓越医生班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医学生均愿意参加早期接触临床活动。80.0%的医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对专业课程学习非常有帮助。早期接触临床前后医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00、8.430,P<0.05)。早期接触临床后医学生的医学知识来自医生、病人的分别为70.0%、26.7%,与早期接触临床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360,P<0.01;P=0.005)。40%以上的医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增强了学习动力、社会责任感,熟悉了医疗工作流程;所有医学生均初步掌握了医患沟通的技巧。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是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前中国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自2009年,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引入早期临床教学模式。分别对2009级、2010级和2011-2015级施行“早期进入科室”、“早期进入科室 早期接触病人”和“早期进入科室 早期接触病人 社区医疗实践”的早期临床教学模式。通过对口腔医学系2009级-2015级本科参与学生(共525人)及带教老师(共120人)进行问卷调查,带教老师和学生的问卷应答率分别达到了96.7%和96.2%。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带教教师认为2011-2015级学生较2009级、2010级学生在医患沟通、临床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提高都更为明显。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早期进入科室 早期接触病人 社区医疗实践”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优于单纯的“早期进入科室”和“早期进入科室 早期接触病人”,特别是加强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职业规划及团队合作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西安市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西安3所大型医学院校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主题分析法分析。结果①西安市医学院校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总体认知仍以“紧张”为主,但认为“特别紧张”的不多;②对医学生造成影响的医患关系社会舆情最主要来源依次是媒体报道、社会传闻和亲朋好友;③带教老师、影视剧中医惠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④不良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于医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专业热爱度和择业观上。结论当前不良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对医学生的专业热爱度和择业观造成了负面影响,要想减少这种负面影响需要从社会、媒体、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情况,探讨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基本与必备条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1至2013年在龙岩市3所三级医院实习的189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其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情况进行实习前、后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对临床思维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的认知,比较实习前后医学生的认知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医学生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不足,仅16.93%(32/189)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实习后认为非常需要培训的学生比例提高到55.03%(104/189),无学生认为绝对不需要培训;实习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基本条件中“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几方面认知情况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必备条件中“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疑难病例讨论”几方面认知情况学生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对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实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当前医院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培训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情商培养对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方法 对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09至2011级的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情商培养教育,并发放医德教育调查问卷,与2006至2008级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对比.问卷内容涵盖学生对于医德内涵的理解、医德在缓解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当今社会对医德的评价、医生职业道德建设、医德教育的途径与存在的问题等.通过比较调查问卷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医德认知情况,根据调查问卷中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选择A项的人数比例来衡量医学生的医德水平及情商培养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数据录入Excel201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r检验.结果 2006至2008级学生在5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上选A的比例分别为54.78%(1 278/2 333)、79.47%(1 854/2333)、68.41%(1 596/2 333)、86.28%(2 013/2 333)、13.12%(306/2 333);2009至2011级学生在相同题目上选A比例分别为73.70%(1 777/2411)、88.68%(2 138/2 411)、81.54%(1 966/2 411)、93.78%(2 261/2 411)、71.75%(1 730/2 4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2009至2011级医学生的医德认知水平较2006至2008级学生有明显提高.结论 情商培养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低年级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分析对于医学生未来规划的影响,为今后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1、2010级为主的医学生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认知成因和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认为医生和患者处于平等地位的占20.7%;对于医患关系现状的信息来源以媒体报道为主,来自教师课堂影响的只占18.9%,并且认为媒体舆论是造成当前医患紧张的主要原因,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医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结论:切实推进健康的医疗软环境建设,强化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为今后的医疗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知度的影响,分析成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川北医学院800名在校医学生,内容涉及医患关系的认知、职业的认知以及当前医患关系对职业认知的影响3个方面,然后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布统计,并按α=0.05水准进行P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67.6%(536/793)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对自己将来的求职观念产生影响。“当前医患关系”(x)和“医患矛盾对你未来的求职观念”(Y)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088,P=0.013。结论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知度的影响由医疗政策、学校教育及社会等共同作用形成,需要高校在相关教育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度直接影响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度.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途径、认知现状、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医患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级4年制护理本科生4个班共247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人,对照组127人,分别运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进行考核成绩分析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教育与咨询及核心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参加卫生服务见习教学前后的114名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四年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习前后114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与特点、基本内容、与大型医院的区别以及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的意愿均较低(P>0.05).85.1% (97/114)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和谐的医患关系,65.0% (74/114)者认为“全科医师与患者的充分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66.6%(76/114)者对该教学活动安排表示“满意”,72.8%(83/114)者认为参与社区见习“有收获”.提示社区见习有助于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特点、知识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要点,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以高等学校教材《口腔颌面部解剖学》为蓝本,将教材内容制成多媒体CAI课件.将本院2011级、201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依据级别不同分成研究组(2011级,40例)与对照组(2010级,40例),研究组采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同一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均顺利完成教学,研究组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7.31±8.52),对照组的平均考试成绩为(72.27±8.52),研究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多媒体CAI课件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结合传统教学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针对心电图诊断实施传统教学,研究组针对心电图诊断采用PBL结合传统教学,观察2组的教学效果。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均数&#177;标准差(x&#177;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为95.0%(38/40),常规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为80.0%(32/40),2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0%(40/40),常规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87.5%(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学生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和心电图分析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21、0.016)。结论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将PBL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效果优于单独传统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生认知偏差类型与孤独感水平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20名医科大学二年级学生,采用认知偏差问卷、情绪-社交孤独问卷进行统一调查。医学生认知偏差类型与情绪-社交孤立状况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双尾检验;以情绪-社交孤独总分为因变量,以抑郁-歪曲、非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非抑郁-非歪曲四种认知偏差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城乡来源学生的认知偏差与情绪-社交孤独水平的差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抑郁-歪曲的负性认知偏差与医学生情绪孤立(r=0.161,P=0.021)、社交孤立(r=0.266,P=0.000)、情绪孤独(r=0.340,P=0.000)、社交孤独(r=0.385,P=0.000)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情绪社交孤独总分=27.165+1.908(抑郁-歪曲)+0.836(抑郁-非歪曲)。非独生子女在“抑郁-歪曲”(P=0.017)、社交孤立(P=0.001)、情绪孤独(P=0.016)、社交孤独(P=0.000)4个维度上均高于独生子女;农村来源学生情绪-社交孤独4个因子均高于城市来源学生(P〈0.05)。结论医学生的负性认知偏差水平同其情绪与社交孤立状况及孤独感体验存在正相关,回归分析提示不良认知倾向及负性情绪有可能是导致医学生人际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非独生子女和农村来源学生社交孤独体验较深,且非独生子女存在较明显的负性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国内外医患沟通现状,设计关于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包括有效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考核手段等方面.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实习的医学生178人,随机分为甲、乙2组,将该培养模式运用于甲组学生培训,乙组学生接受常规培训.通过医疗文书书写及现场沟通2个客观评价指标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2组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配对资料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甲组文书书写评价得分为(20.36±2.85),沟通现场评价得分为(21.18 ±2.93),均高于乙组的(14.79±2.61)和(13.94±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另外,培训后针对甲、乙2组学生,分别调查了406和367名患者,甲组实习医学生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59.85%(243/406)明显高于乙组的11.99% (44/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本研究所设计的医患沟通培养模式对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理工科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方法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men,MQQA),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一90),对某理工科军队院校1771名学员进行团体测评,比较年龄、军龄、年级和文化程度等心理素质差异。结果①学员心理素质的聪慧[(68.67±9.45)分]、忠诚[(75.98±8.97)分]、勇敢[(68.46±9.12)分]、自信[(65.72±6.61)分]、耐挫[(67.07±8.33)分]、总分[(345.90±37.7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和青年军人常模(P〈O.01)。②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1),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素质总分呈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③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军龄差异(P〈O.01),心理素质总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军龄3年是转折点。④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年级差异(P〈O.01),1年级学员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2、4年级,高于3年级(p〈O.01),3年级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2、4年级(P〈O.01)。⑤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P〈O.01),专科心理素质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硕士和培训学员(P〈O.01),本科忠诚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硕士(P〈O.05),硕士耐挫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科和培训学员(P〈O.05)。结论理工科军校学员心理素质较好,呈现明显的年龄、军龄、年级、文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本科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461名本科生进行医学遗传学教学问卷调查,采用Excel 2003录入调查表数据,用SPSS 15.0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为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学生认为不同授课章节的重要性、难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818,Z=117.786,P〈0.001);学习后具备的各项实践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9.364,P〈0.001);绝大部分学生对“安排临床见习参与遗传咨询”有强烈的要求和兴趣,不同专业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8.432,P=0.038)。结论建议在今后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临床见习环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互动网络教学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2011级护理系本科5个班级2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人。实验组在基础网络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视频互动等通讯工具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单纯网络教学,应用调查问卷及考试评估教学效果。总体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考试成绩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网络教学总体认可度为93.08%(121/130),高于对照组的63.08%(82/130)(χ2=10.140,P=0.000);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生动度、同步引导性、教学资源共享度、实时解惑性、注意力集中、教学内容的记忆性方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考试平均成绩为(89.47±5.61)分,对照组为(85.25±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0,P=0.000)。结论采用视频互动的网络教学生动有趣、利于记忆、具备同步引导性、实时解惑性、教学资源共享性,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