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Planning》2019,(1)
随着新的国网《配电网技术导则》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要求的提高,由原来允许带故障运行2小时改为躲过瞬间接地故障后,快速就近隔离故障,这样以前依靠人工试拉方式选线显然无法满足要求,研发更高选线准确率的用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选线装置就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1)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故障合闸角在0°附近时现有选线方法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1种新的选线方法。该方法将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小波包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在变换分解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故障合闸角求取不同的故障特征量。若故障合闸角在0°附近,则求取各馈线的衰减直流分量,其极大值的馈线即为故障线路;若故障合闸角在90°附近,则求取各馈线的小波能量,其极大值即为故障线路;若衰减直流分量或小波均无极大值,则母线故障。在PSCAD/EMTDC中对搭建的6条电缆馈线的配网模型进行仿真,并通过MATLAB处理仿真数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突破谐振接地系统选线瓶颈,提出一种动态电阻选线方式,运用理论分析和ATP-EMTP仿真试验,确定了选线程序启动方式与动态电阻阻值选取办法.其次通过分析电路模型,得到动态切换为电阻接地方式后的阻性注入电流表达式.最后在国网配电智能化应用及关键设备联合实验室进行现场试验,验证了在谐振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动态...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对故障初始角为零以及接地电阻为高阻的故障线路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CA-PSO-SVM)的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仿真,采集瞬时零序功率数据,将数据输入PCA-PSO-SVM模型中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单一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经粒子群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CA-PSO-SVM模型有着更好的选线准确度与选线效率。  相似文献   

5.
10kV电缆接地线施工接线错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穿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缆接地线接线错误,导致单相接地故障时,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不选线,综保后台不报警的故障案例,并对接地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判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接地故障的处理、故障电流的控制、故障点的绝缘恢复、故障线路的查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故障点对人身安全的影响;讨论了由于故障导致接地选线难的因素;讨论了故障发生后残流控制与故障恢复、弧光过电压及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关系;讨论了配电网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认为目前该接地方式存在有严重的安全瓶颈、选线瓶颈与容量瓶颈,存在消弧困难和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中性点动态接地改造的重要性,并对其原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基于对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的过程分析,本文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智能故障诊断定位系统。该系统基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和线路故障录波单元的数据,通过深度学习和形态比对等人工智能方法,建立并优化故障诊断规则,提高了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准确率,进一步收敛了故障范围,可大大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停电损失。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刘伟明 《云南建材》2010,(10):105-106
10kV配电线路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单相接地故障更是频繁发生。某局2008年的19次异常中,单相接地故障占了5次,2009年的21次异常中,单相接地故障占6次。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升高,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因而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2h,这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最大优点;但是,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网长时间运行,会严重影响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别是要注意的是,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尽量减少接地故障的发生,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易必胜 《建筑安全》2012,27(8):62-64
文章介绍了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并分析了施工用电接地故障造成的不利影响,探讨了现场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步骤和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相关要求,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UPFC集多种控制功能于一体,更具灵活性。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端柔性交流输电的仿真模型,研究了单相接地故障与感应雷过电压故障。结果表明:当单相接地时,UPFC会动作产生补偿电压;感应雷过电压时,送端母线、受端母线和变流器阀两端都会出现严重的过电压。基于上述分析,为了保护重要的电力设备,最后给出了避雷器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介绍了配电网系统故障特点,详细分析配电网故障选线技术,提出配电网故障选线系统,进一步缩小接地故障的查找范围,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消除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点过渡电阻阻值以及现有保护方法盲区等因素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信息量幅值特征差异,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明确了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出口侧以及健全区段、故障区段两端暂态零序电流幅值特征关系。其次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提取暂态高频信号,并引入Hausdorff距离算法,计算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幅值匹配度,通过与预设动作阈值比较,可有效判断故障线路与故障区段。仿真结果验证,本研究所提方法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与噪声干扰的影响,对于不同过渡电阻的接地故障均能准确判断故障线路与故障区段,仿真数据与实际故障录波均验证本研究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10/0.4kV变电站系统接地与保护接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0/0.4kV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危害.指出单相接地故障容易造成设备绝缘损坏与电击事故的发生,介绍减小10/0.4kV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所引发危害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以及小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并开发研制出了配电网中性点动态接地成套装置。该装置具备消弧线圈接地与小电阻接地方式二者的优点,又能够灵活地解决两者存在的缺点。其功能在于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依据故障特征量和参数,就可以对故障的性质进行智能判断。满足在瞬时性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的绝缘水平能够快速恢复,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同时在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选出,并切除故障线路,确保了设备和人身安全。经大量实验及运行结果证明: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分析,配电网中性点动态接地装置解决了接地选线和人身安全得难题;而从小电阻接地方式角度分析,解决了供电可靠性和高阻接地时零序保护"失灵"的问题,因此该装置是当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5)
本文分析了矿区6KV架空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永久性故障与瞬时性故障电弧燃烧的特性,提出一种符合矿区环境要求的动态小波能量法的自适应单相重合闸故障类型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1)
提出了参数识别原理的选线新方法 ,现场动模系统仿真、录波数据仿真证明:该方法耐过渡电阻能力强,选线正确,不受间歇电弧和消弧线圈影响,适用于各种系统,具有自举性;本原理利用网架模型变化识别故障,从故障本质角度出,解决了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判据失效的以往对电气量大小的测量等。采用PC辅助分析系统+选线装置一体化配置方案,可实现大容量数据判断、存储,故障指示与整定图像化、语音化;可解决其他系统故障指示不直观、无录波及分析功能、操作复杂等问题;使功能完善,使用人性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具有的人身安全、接地选线及供电可靠性问题,开发了基于故障相智能接地处理方式的配电网多功能安全接地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了铁磁谐振动态预警判断技术、分区式故障相选相技术、故障性质的智能判断与处理技术和自适应接地选线技术解决了配电网铁磁谐振动态预警、判断与处理,解决了过渡电阻接地时的精准选相,解决了故障性质的智能判断与处理,能使瞬时性故障快速恢复,使永久性故障选线精确率提高到百分百,能处理0-2 000 A的故障电流。装置经在电网的试验及运行效果证明:装置解决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安全瓶颈、容量瓶颈和选线难题,解决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供电可靠性问题和经高阻接地时的安全问题,为目前在中性点接地领域上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和分析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接线的特点,结合某用户10kV低电阻接地系统实际参数,应用对称分量法分析其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针对低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根据相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理论分析及运行经验,对系统各元件的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整定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种简化整定的配置方案,希望对同行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和配电变压器雷害原因及防雷措施和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影响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方法以及对配电变压器的防雷措施做了简单的概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因馈线参数不对称所造成的故障选线难题,提出了一种消除不对称参数影响的故障选线方案。首先,推导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计及不对称参数影响下的对地导纳计算公式,并对该计算公式作为选线判据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该判据的局限性,采用了主动保护的思想,将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造为动态接地方式,有效放大了故障馈线与非故障馈线的对地导纳参数差异。理论分析与PSCAD仿真结果表明:故障馈线的对地导纳模值大于非故障馈线,故障馈线与非故障馈线的对地导纳相角差大于90,可依靠其差异性进行准确选线。该方案在理论上消除了不对称参数与过渡电阻对故障选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