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院1975~1985年间经脊髓碘油造影和/或手术探查确诊为脊髓蛛网膜炎的25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1.诊断依据:本组脊髓蛛网膜炎25例,其中4例还合并脑蛛网膜炎。经脊髓造影和手术探查证实者12例,经脊髓造影和脑造影证实者2例,单由脊髓造影证实者8例,脊髓造影阴性但因有脊髓机能障碍症状存在而行手术探查阳性者1例,单由手术探查证实者1例,由脑造影证明颅底粘连而推  相似文献   

2.
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诊断和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诊断和手术治疗探讨刘胜,王国安,曹作为,陈坚粘连性蛛网膜炎的发病率在脊髓压迫症中居第二位[1]。我院于1978年5月~1992年6月共收治47例经椎管造影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脊髓蛛网膜炎又称脊髓蛛网膜粘连。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74~1984年期间50例经碘油椎管造影,其中21例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脊髓蛛网膜炎,进行分析讨沦。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14~63岁,其中20~50岁者39例。 入院时间病程在1月以内者2例,1月以上1年以内者27例、1年以上者21例,平均为2年5个月。呈起伏发展者11例,进行性发展者39例。半数患者可追问出既往有头腰部外伤、肺部结核感染、椎管内肿瘤或椎间盘脱出术后等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和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头颅CT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阴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头痛43例,恶心呕吐36例,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瘫痪)3例,癫痫发作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9例。头颅CT显示为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5例,其余8例通过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确诊。35例患者中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者21例。其余14例为非PNSH。所有患者于发病后2~7d内行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发病14-21d后全部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或CTA,41例仍为阴性;1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例发现脊髓血管畸形,且均为非PNSH患者。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对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符合PNSH的患者,应避免重复造影。但对于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可能的非PNSH患者,应积极复查DSA或高质量的CTA或MRA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脊髓蛛网膜炎症黏连的特点分为3型:I型(弥漫黏连型)10例,Ⅱ型(局限黏连型)3例,Ⅲ型(囊肿型)2例。I型行脊髓空洞一胸腔分流术,Ⅱ型行脊髓黏连松解术,Ⅲ型行囊肿探查切除术。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3例,同术前2例。MRJ复查显示:脊髓空洞缩小12例,消失1例,同术前2例。13例术后随访8个月~3年,症状改善9例,同术前3例,加重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的有效方法,根据分型选择合适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是脑卒中疾病中能在1h左右引起死亡的一种类型。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颅腔内容物增加,除迅速出现头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CT平扫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16层CTA检查以明确病因。结果 CTA显示18例自发性SAH,9例为动脉瘤,3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脑动脉硬化,1例烟雾病,2例阴性。阳性病例中5例经DSA、2例经手术证实,表现与CTA一致,2例CTA表现正常病例行DSA检查阴性1例,CTA漏诊动脉瘤1例。结论多层螺旋CT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诊治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指导,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以脊髓血管畸形所致者多,其自然预后差,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1]。本文就2例脊髓血管畸形致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27岁,学生。因突发头痛、呕吐57天于1999年9月15日入院,该患于住院前57天进餐时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呈持续性,以后枕部为重,伴喷射状呕吐,病后半小时出现意识不清,2小时后经头部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做头部血管造影,未见异常,后做脊髓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9.
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以脊髓血管畸形所致者多,其自然预后差,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1].本文就2例脊髓血管畸形致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临床症状较轻,脑血管造影多呈阴性,预后较好。它不同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推测可能为静脉出血或毛细血管渗血。为了进一步了解PNSH的临床特点,本文结合文献对诊断为PNSH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4年1月至2 0 0 2年6月,我院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 2例,其中9例患者出血位于环中脑的脑池,脑血管造影阴性,诊断为PNSH。其中女性6例、男性3例,年龄4 3~6 1岁(平均5 4 1)岁,对上述患者均进行了随访。1 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热原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发热者88例,其中低热(37.3—38℃)27例,中等度发热(38.1—39%)42例,高热(39.1—41℃)16例,超高热(41℃以上)3例。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热原因复杂多样,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入路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偏心型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特发性或病因治疗无效的继发性偏心型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空洞均位于颈、胸髓。患者均接受DREZ入路直形引流管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腰痛量表评分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采用MRI评估脊髓空洞的改善情况(空洞体积缩小≥50%为明显改善)。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暂时性上肢麻木及脑脊液漏各1例, 无一例患者出现分流管堵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死亡。术后3、12个月随访, 分别有17例(81.0%)、20例(95.2%)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mJOA腰痛量表评分分别为(11.6±1.1)分、(11.3±1.3)分, 与术前的(8.1±1.3)分比较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随访显示, 术后3个月, 19例(90.5%)患者的脊髓空洞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 20例(95.2%)患者的脊髓空洞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特发性或病因治疗无效的继发性...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非损伤性脑膜动脉或浅表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综合征。现将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24例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一临床分析。l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新生儿及颅脑损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包括在内)。24例均经腰穿证实(排除穿刺损伤)。性别:男10例,女14例。年龄40d~3岁年6例,~7岁7例,~12岁11例。病因:脑血管畸形10例,脑肿瘤l例,维生素K缺乏5例,动脉瘤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不明原因5例。症状及体征:(1)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蛛网膜囊肿合并硬膜下积液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儿童左颞蛛网膜囊肿破裂致硬膜下积液病例,结合文献探讨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结果:在蛛网膜囊肿破裂致硬膜下积液的病例中,80%病例的囊肿位于中颅窝,半数以上病例有明确外伤史,CT或MRI可明确诊断,治疗多采取引流或开窗手术。结论:蛛网膜囊肿和硬膜下积液相关联的病例少见。CT或MRI具有诊断价值,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倾向引入显微手术及内窥镜技术来治疗,建议根据囊肿类型选取分流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5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占位,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病变周围上、下蛛网膜下腔可见迂曲增粗血管流空影,常伴有脊髓空洞或囊性变.本组5例均获全切除,术后症状明显改善4例,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MRI影像学特点,正确的术前诊断有助于手术策略制定及手术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报告8例,临床确诊脊髓动静脉畸形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脊髓侵犯、霉菌性脊髓炎各1例。临床上以突发性腰背部疼痛为特征,并有脊髓损害症状以及头部症状。根据病史,结合腰穿检查血性脑脊液确诊。并通过椎管造影,CT扫描、MRI检查及脊髓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病因。治疗上常采用外科手术、栓塞治疗、腰穿置换疗法,理疗及神经活化剂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脊髓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本病罕见,不足全部SAH的病例的1%[1]。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女,32岁,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有颈胸腰部疼痛。头痛为前额及后枕部跳痛。疼痛为阵发性,恶心但是未吐。入院前1d头疼持续不缓解并伴有颈部强直感,遂来我院急诊入院。行头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穿检查可见血性脑脊液,血液不凝,三杯法无差异。遂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CTA检查,未见颅内动脉瘤。给  相似文献   

18.
延髓外侧综合征在神经科较常见,但对其认识还不一致。本文根据24例延髓外侧综合征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其诊断标准及病因等有关问题。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选择有吞咽困难及/或构音障碍等延髓麻痹,合并有痛觉、温度觉障碍、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等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或交感纤维通路等脑干背外侧的结构受损表现者,诊断为延髓外侧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脑干前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MSA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的43例PMSAH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的43例PMSAH患者,2周左右复查DSA或320排CT血管造影,结果仍为阴性。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再出血。43例出院后均随访6~12个月无再出血发生。结论PMSAH是一种预后佳,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主要位于脑干前方而病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VB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头晕伴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VB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为特征的少见的脑血管异常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脑梗死、脑干脑神经受压症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结论 V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易致误诊、漏诊。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治疗措施,预后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的程度及疾病进展速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