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治疗组加用PEMF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变化。结果:1个月后,两组的HAMD、ADL和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PEMF组优于对照组(HAMD、ADL和CSS)评分比较(P〈0.01,P〈0.05)。结论:PEMF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抑郁患者 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外科78例脑出血术后抑郁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再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患者的 HAMD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抑郁症状 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内科住院的PSD患者128例,随机纳入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第4、8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情况.结果:干预组第4周、第8周的SDS评分、HAMD评分及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均给予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康复等常规治疗以及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N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后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病例老年PSD的发生率为41.9%,以轻-中度抑郁为主;12周后,观察组HAMD和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其治疗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73.5%),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康复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心理护理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作用。方法 将5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康复基础训练(包括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前及干预2周和4周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指数)。结果 干预2周、4周后SDS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 P<0.05或 P<0.01), MBI指数均显著上升( P<0.05或 P<0.01)。结论 早期综合心理护理能辅助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有一定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李俊  陈怀珍  吴云虎  徐国存 《安徽医学》2015,36(10):1213-1215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舍曲林50 mg每晚)和对照组(淀粉片1#每晚),两组均联合心理治疗,疗程12周,监测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COR)水平,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急性期脑梗死抑郁患者早期干预疗效、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随访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以治疗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 NIHSS、HAMD评分及 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S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 COR水平和PSD发生率。应重视卒中后急性期内抑郁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结果:2组干预前的HAMD、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HAMD、NIHSS和AD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析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HAMD、NIHS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NIHSS及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ost-strok depression,PSD)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PSD患者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16周后(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 (LOTCA)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OTCA和MoCA各项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周后随访,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LOTCA总分、MoCA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有持续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路优泰干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对80例确诊为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口服路优泰,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其余治疗同干预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评定干预的疗效和预后。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6周末HAMD、BI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后抑郁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而路优泰可有效干预卒中后抑郁,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老年消化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60例)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一对一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消化系统症状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价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及抑郁症状减轻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消化系统症状和抑郁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干预组治疗4周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对一护理干预更有利于老年FD症状改善及抑郁症状的减轻,能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早期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1,(8):59-60
目的观察及其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PSD患者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抗抑郁药氟西汀胶囊20mg,1次/天。治疗期间未用其他抗抑郁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心理干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物。两组均同时进行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期为8周。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分别进行HAMD、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第4、8周末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有助于PSD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陈宁涛  周宏图 《重庆医学》2006,35(19):1739-1740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氟西汀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MESSS评分降低,MBI评分增加(P<0.05);组间比较,3个月时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治疗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能够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丰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SSS、HAMD、HAMA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疏肝解郁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疏肝解郁汤口服及足浴1号方浸足,两组均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血清NS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活血疏肝解郁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降低患者的血清NSE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美容  马秋平  朱秀丽 《广西医学》2009,31(10):1553-155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老年公寓住院的PSD患者53倒为干预组,选取2003午8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老年公寓住院的PSD患者47例为时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干预,观察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减少(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升高(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SD患者早期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灵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07-10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FD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F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6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52例复发一缓解型MS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2组均予MS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精神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S治疗过程中,应用Orem自理模式有利于减轻M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徐岩  鞠倩  王萍  陈晶 《河北医学》2013,19(3):448-45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8)及心理干预组(n=67),分别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第7天和第21天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结果: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8.5%,其中常规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54.4%)显著高于心理干预组(22.4%)(X2=14.6143,P〈0.01);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及第21天,心理干预组卒中后抑郁患者SD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t=2.07,P〈0.05;t=6.70,P〈0.0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1.91,P〉0.05),而在第21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1.9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